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每周囈語(1)

馮學榮:每周囈語(1)

1

我們現在所知的歷史,主要是出自於歷史人物留下來的回憶錄、自傳、檔案、電報等,前二者並不可信,而後兩者也只記錄了部分的歷史,在歷史上,有大量的耳語、眼色、君子協定、間諜工作、地下活動,各種作偽,各種掩人耳目,各種不為人知的事情,大量的歷史當事人終生閉嘴,人一死,許多歷史的真相,就永遠不能再見天日,所以,世上根本沒有絕對真實的歷史,只有不斷接近歷史事實的努力,重大歷史事件的真相如果能還原八成的,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2

獲得一樣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3

因為貨幣天然膨脹,所以理論上房地產價格永遠上漲,但是如果在某些年份漲得太厲害,透支了未來很長時間的漲幅,則其投資價值會下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房價從2萬元/平米提前瘋漲到20年後的15萬元/平米,那麼如果我現在入手,理論上20年後我確實也還是會盈利,問題是20年後我已經死了。

4

情感豐富的人寫歷史,基本不可信,因為他有喜惡,所以他在敘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代入自己的情感,因而會有意無意地放大符合自己情感的資料、而忽視與自己的情感衝突的資料,於是他的敘事就會有偏差,寫出來的就不是歷史,而是宣傳資料。研究歷史猶如警察查案,旨在查清事實,不能有感情,不能站隊,因為你一旦站了隊,就有了偏見,而一旦有了偏見,就容易產生冤假錯案。

5

人都是有價的。別不信。年輕的朋友們要記住,自身的經濟條件尚未準備充分之前,不要去追求條件太好的女人。否則不但會失敗,而且還會遭人恥笑。就算短暫擁有,也很快會失去。這些都是老男人們的血淚教訓。別不信。要牢記。

6

從小在寒涼濕熱體虛火旺等等這一類描述世界的語言環境里長大的人,你很難勸他脫離這套邏輯去相信現代生物學,就像清朝的漢人從小習慣了留辮子,你就算告訴他我們漢人其實原本不留辮子,而即使他相信了,他在靈魂的深處,仍然認為留辮子好看,而剪掉辮子,仍然是一件很醜陋、很離經叛道的事情。

7

交一個「有用」的朋友,不是在交朋友,而是在利用人,凡是有用的朋友,都不是朋友,朋友不是拿來「用」的,朋友是拿來一起玩的,這個問題,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正確回答,反而是腦滿腸肥的成年人,迷失了做人交朋友的初心。

8

人類確實有可能走向永生,但不是以肉體的形式,而是以數字化的形式,未來人類可能會告別生物時代,走進後生物時代,靈魂和思想將會數字化,實現上傳下載。不吃飯。充電為生。我是活不到那一天了。恨太早來到這個世界。

9

崇禎皇帝上吊不是壯烈,而是理性選擇,崇禎在最後時刻是想逃的,但是發現紫禁城的各個門,都被叛變的皇親國戚和太監們鎖死了,他逃不出去,與其被李自成用鍋煮死,真的不如自己上吊。歷史事件,其實基本上都是符合邏輯的。

圖:崇禎皇帝上吊

10

許多人已經對過年時候群發的賀年微信,產生了厭倦,微信接到一大堆,發者不過只是複製粘貼,接到的人回一個,也是複製粘貼,機械運動,仿如行政大廳的公務員蓋章,接到一個,蓋一個,索然無味,然而,你又不敢不回,生怕對方說你沒有人味。其實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發自程序,流於形式,日久天長,則必然使人生厭。其實不發也許更好,以免打擾別人。

11

「愛」是一個帶有欺騙性質的字。親子之愛與男女之間的愛,根本不是一回事。看透這一點,恭喜你,你已經擺脫了文字的束縛,具備了看透世界本質的能力。

12

人們說沒有人可以準確預見未來。這話不對。其實有。馬雲就是一個典型。20年前,他準確預見了今天的互聯網社會。所以他砸鍋賣鐵,跑步進入這個行業,也成就了他。別瞧不起人家,人家確實是高人。這個世界上能預見未來的人,基本上都集中在商界。世上有一些窮書生對你說,他預見未來中國會怎麼樣怎麼樣,你要警惕、並反問他:你既然能預見未來,為何現在還混的這麼差?

圖:馬雲

13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壞人,都不會知道自己壞。如果他有能力知道自己壞,那麼他就不會成為一個壞人。

14

選對行業,比努力重要得多。選擇謀生的城市,比選對行業重要得多。

15

你的配偶如果當年有更好的選擇的話,TA絕對不會選你。我這句話,通殺全人類。別怪我話帶刺。這是真話。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任何關係,記住是任何關係,都是契約關係,記住,是契約關係。

16

吃回頭草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如果對方接受你,那麼說明對方既無能力,也無自尊;如果對方不接受你,那麼你自己碰一鼻子灰,自作賤,何苦也哉。

17

人的本質是動物。所有人在本性上,都具有多偶傾向。你的老婆看起來文質彬彬,知書達理,但是其實她在電視機面前,已經對著古天樂精神出軌了一萬次。

18

年輕人選擇行業和事業,最好是選擇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最擅長做的事情,最好是既最喜歡做、又最擅長做的事情,你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

19

不要跟宗教徒講科學。

20

大清駐英公使龔照瑗在倫敦抓捕孫中山時,龔照瑗堅信自己是一個偉大的人。

圖:龔照瑗

馮學榮,70年代生人,現居香港,知名作家,讀史人,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親歷北洋》、《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等,是「別等」效率手冊的忠實踐行者與受益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再見2018,那些沐猴而冠的偽君子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