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七年,我為袁氏修家譜

十七年,我為袁氏修家譜

看歷史看世界

者按

從醞釀到最終實現並完善,這本《袁氏家譜》的修訂前後經歷了17年。對我而言,修訂家譜的初衷只是想弄清楚我從哪裡來,但在修訂過程中,我漸漸明白,正是一個個普通如袁氏家族的繁衍生息,最終匯成了中華民族的五千年血脈,並且還將永世流傳。

我還記得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告訴我,我們家是因為「湖廣填四川」才來到重慶的。他捲起袖子,指著手臂皮膚上一根隱隱約約的細紋說:「當年我們的祖先被綁著強迫離開家鄉,所以手臂才留下來這些繩索的印子。」我仔細看看自己的手臂,真的有這麼一道細紋。後來,我也曾經對我的孩子說過這個,他們的手臂上也有這樣一道隱隱約約的線。

那時候我就在想,我的祖先真的是來自湖北嗎?他們為什麼會被迫離鄉背井?在千里之外的老家,還有我們袁氏一族的親人嗎?

此文為《看歷史》原創內容,版權歸看歷史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初讀家譜:

極有收藏價值的珍貴文物

1994年,侄子袁修本、袁修俊來到成都,我們聊到了老家開縣,聊到了那些熟悉的山水與鄉親,漸漸也聊到了家譜的事。這時候我才想起來,多年前在我離家求學時父親曾留給我一本殘破不全的家譜,我一直帶在身邊,後來又帶到了成都。

此時找出來,翻看檢視,第一次覺得,或許我多年思考的問題,可以在這本家譜里找到答案。

我手裡這本殘破不全的《袁氏家譜》,由我的伯父袁學鋃在1909年續編,並復抄於1934年。我花了一段時間來仔細閱讀這本家譜,越讀越覺得有意思。

這本家譜為木刻刊印紙本,封面刻印有「汝南郡乾隆子壬重印《袁氏家譜》」字樣,扉頁抄錄有《袁氏族譜舊序》,開篇寫道:「國有玉牒,家有譜藏,萃渙之時,義大矣哉。前人重其事於既往,後人篆其緒於將來,雖百世同心可也。」在續修家譜的序言中,大伯袁學鋃記載了他所了解到的袁氏家族的來歷,以及歷代續修家譜的經過。

我們這一支袁氏家族的根源,在湖北荊州石首縣。清雍正五年(1727年),洪水成災,祖輩袁瓊、徐氏夫婦不得已背井離鄉,從石首縣來到四川北道順慶府廣安卅從義鄉白馬場居住,生育撫養了4個兒子。至乾隆二年(1737年),袁瓊病故,徐氏帶著4個兒子遷來川東夔府開縣浦里老三甲窩蓬溝,佃業居住,辛勤耕耘,家道漸漸興隆,終於在開縣安居下來。1789年,石首縣袁氏族祖袁士龍、袁鳳儀送來一套共六卷《袁氏家譜》,由萬縣萬家壩袁作森保存。1834年,袁作森又將入川第一代祖宗袁瓊以後的全族人口進行續編,整理為毛邊紙手抄本,裝訂於後。1909年,袁學鋃在開縣紅花園石壩堂兄袁學正(庚子科舉京監太學生)家中取得《袁氏家譜》六冊,抄錄始祖一脈宗派目錄、上十六世祖、下二十四代孫的支派譜系,列羅齊全,增補修訂,並囑族人抄寫多本,「代代相傳,以致永遠,不忘根本」。

我手中這本家譜,應該就是當時族人所抄之一。由此我才知道,其實我們家並不是因為湖廣填四川才來到開縣的,而當我每每讀到大伯所寫「本族中不讀詩書、不懂禮儀者,不知家譜有何益處,以為無非是添注個名字罷了,可是世人都稱呼我們袁家為『仕宦根基,書香傳家』,難道我們自己還不儘力嗎」,我都覺得,修訂家譜、傳承家訓,作為袁氏後人,我們同樣責無旁貸。

侄子袁修俊當時是我們家族中文化程度最高的,畢業於四川大學,他也一力主張修譜。因為我年少時讀過幾年私塾,有一點古文底子,經過商議,決定由我與袁修俊牽頭,重修《袁氏家譜》,同時也釐清袁氏家族在四川的發展。從那個時候起,我努力開始學習與家譜相關的歷史,並投身到袁氏族譜的續寫與修訂中來。

由於我保存的《袁氏家譜》殘缺不齊,侄子袁修萬將他保存的那本家譜寄給了我。我隨即開始整理和翻譯其中的《序言》《家訓》等,並廣泛搜集袁氏起源的資料,研究家譜的現代編製方法。但凡完成一點文字,我都會將它們發給袁修俊等人,徵求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2001年6月,我和袁修俊專程回到紅花園石壩袁修全家,看到了他們保存的原始版本的六卷《袁氏家譜》,到此我總算是把能找到的《袁氏家譜》收齊了。

《袁氏家譜》經過七次編修,所載內容,從1297年出生的一世祖袁方開始,記錄了前後700年、子孫20餘代,數以萬計的族人生卒年月和傑出人士的事迹。其中的手抄本,堪稱書法墨寶,是極有收藏價值的珍貴文物,也是研究傳統文化的重要資料。

據1468年首次編撰的《袁氏家譜》 記載,袁氏一世祖為袁方(1297-1359),應為河南汝寧府汝陽縣袁宏(公元328年生,東晉時期文學家、史學家,著有《竹林名士傳》《後漢記》三十卷)後人,考取舉人後赴江西吉水縣任知縣,病逝任上。其長子袁志達(1332-1423)中舉後回河南,途遇兵亂受阻,滯留於湖北省石首縣,袁氏家族遂在此安居,繁衍生息。五世祖袁愷為明朝庚午(1450年)科舉人,官至河南監察御史、雲南巡撫,《袁氏家譜》正是由他主持首次編撰。他還親自撰寫《家訓》,並撰列出前十六代世派:方誌壽思、恆宗爵汝、垂世懋鼎、玉尚系作。此後,十三世伯祖袁士龍於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主持續修家譜,撰寫《新刻袁氏重修家譜敘》,並擬定後二十四世派:大學正修為本、道在先致其知、善士心懷盛德、行之家國時宜。子子孫孫都按這個世派來取名。在今天看來,這二十四字也極其優美,而我的名字正是按正字輩來取的,我應當是石首袁氏第十九代孫。

修訂家譜:

加快尋根的腳步

在這次拜訪中我了解到,近年多次有袁氏後人尋根溯源找到這裡來查譜、抄譜,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家譜的重要性,這也提醒了我們,要加快重修家譜的腳步。

2002年12月,我和侄子袁修俊、侄孫袁為成,代表袁氏祖孫三代,對續譜工作的組織、內容和步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商議,確定了具體的方案,並撰寫了《修譜倡議書》,發給本族知名人士,建議成立籌備組,進行家族人口情況調查,得到本族人士積極響應。

因為2003年春天開始的「非典」事件,修譜一事暫停一段時間後於2004年再次啟動,《簡譜》《序言》和《家訓》的整理和翻譯基本告一段落。

2005年春,我們以籌備組名義印製了1000份3種「袁氏普查表」,發送回袁氏家族所在的區縣各地,對袁氏後人的現狀進行調查。

2005年8月5日,由族內人士慷慨捐資,首屆袁氏家族(開縣系)代表大會在開縣(今重慶市開州區)岳溪鎮胡家龍泉山莊召開了第一次大會,在30餘位族人倡議下,成立了自1934年以後半個世紀以來的第八次修譜組委會,加強對續譜工作的領導、監督和保障。具體的修譜工作由我主持,當年在成都完成了初稿。

族代會

2006年7月5日,經過第一屆第二次族代會的討論,初稿得以通過,將原有的七卷家譜刊印本複印之後印刷了50本,並附上了家譜第八卷修訂本。

這次續譜與前六次有明顯不同之處:一是將原譜的文言《序言》《家訓》等翻譯成白話文編在本卷之首;二是分為簡譜和詳譜兩個部分,特別是入川前的各代祖宗,只保留直系,而刪除旁系,一目了然;三是採用橫書、簡體、表格式譜系,並按家庭、同輩相近排列,便於查詢和閱讀。

袁氏家族內部也因為這次修譜,增加了凝聚力。2010年6月19日,在第一屆第四次族代會上,就有雲陽袁氏宗親200多人前來合譜。2011年11月,我和妻子杜星鳳也帶著修訂版《袁氏家譜》前往湖北省石首縣,找到了袁氏宗祠所在地,受到了族人的熱情接待,並成功與袁氏總譜合譜。

2011年11月,經家族成員協商,董姓支系今後新生嬰兒,恢複姓袁。開縣支系、雲陽支系、董姓支系合為一個開縣支系;字派合併為一個系列。扶日堂荊州石首系《袁氏族譜》新譜編委會決定,新增延續字派:瑞雪振朝綱,文明孝義慈。

此後,第二屆第一次族代會決定,對第八卷第1版增補相關內容,印製《袁氏家譜》第八卷第2版100本。

到此,從最初醞釀到最終成書並完善內容,這本《袁氏家譜》的修訂前後經歷了17年。這個過程說起來就是幾個時間節點,但對我個人來說,前前後後花費了極多心血,而我也從中收穫良多。

家譜告訴我:

我從哪裡來?

有家才有國

作為袁氏家族開縣支系第19代孫,我為能參與到家譜的修訂與保護工作中來,感到非常自豪。在我看來,一本家譜,真實記錄了一個家族的歷史,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的組成部分;家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是規範族人行為的準則,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

在明成化四年(1468年)先祖袁愷首編的《袁氏家譜》中,專門列有《袁氏家訓》一篇,其中的家規包括,凡為父母者,兒子到了7歲,選擇優良教師嚴加教育,女兒到了7歲,選擇賢惠褓姆精心撫養,對子女不可嬌生慣養;子孫務必勤讀詩書,努力農務;對兄弟朋友要謙和,對父母長輩要孝順;不可態度驕橫、生活奢侈、性情懶惰、羞辱祖先等。《家訓》中對族人的行為細節也有詳細規定,例如舉辦長輩喪事時,子孫須著孝服,不得貪食酒肉,並停止娛樂活動;子孫切戒嫖賭,飲酒應有節制,不可酗酒。這些樸實的家訓流傳至今,是一個家族門第家風的體現,也與當下提倡的中華傳統美德不謀而合。

對我而言,修訂家譜的初衷只是想弄清楚我從哪裡來;在修訂過程中,我所接觸到的、我所閱讀到的那些話、那些名字,是血濃於水的家族淵源,是融於生命中的遺傳密碼,它們指引著我不斷尋找家族的根,而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我漸漸明白,有家才有國,有家訓家風才有家國情懷,正是一個個普通如袁氏家族的繁衍生息,最終匯成了中華民族的五千年血脈,並且還將永世流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別惹知網,你知道它的背景有多大嗎?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