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人生最怕的三個字是「配不上」

人生最怕的三個字是「配不上」

微信ID:v_movier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鐘

出處 | 我們心裡都有病

ID|staynormal

作者:大將軍郭|心理諮詢師|性感長腿女青年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Devil提供

看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里有一段頗有感觸,Selina任家萱面對約會對象張軒睿的示好,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可能腦子壞了,才有可能喜歡我」。

這對白放在偶像劇里可能是女主矯情或撒嬌,為的是確認男主的情感,掩飾自己的慌亂,但在這段綜藝里,Selina的語氣和神色都充滿了真情實感,很讓人心疼。

這句話真實體現了很多人對待情感的心態,總是難以置信自己會被人喜歡,不敢接受他人的愛,哪怕自己動了心,但依舊望而卻步。

他們的核心信念也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我配不上」,還有很多相似的表達,比如「我不值得」、「我沒資格」、「我不應該得到」等等,表述不一,但都反應了一樣的缺失和匱乏,他們沒有「配得感」。

「配得感」就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可以擁有什麼樣生活的一種資格認定,配得感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

不敢被愛——情感上沒有配得感

不敢購買高品質的物件——物質上沒有配得感

獲得成功卻抗拒擁有和享受成功——精神上沒有配得感

你會發現,配得感往往跟實際情況並不相符,即便是一個人已經在物質和情感上具備了得到和擁有的能力和資格,但他仍舊認為自己「不配」。

Selina任家萱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她事業成功,外表甜美,性格體貼,為人善良,她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女神啊!

但面對知名度並不如自己的約會對象,她全然忽略了自己的優點,拚命強調兩個人的年齡差異,當然,她未曾提起的情感創傷,也無疑成為了她認定自己「不配」的最紮實的理由。

哪怕約會對象表現的再誠摯,所有局外人都告訴她並不是她想的那樣,但在沒有配得感的人的心目當中,「不配」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性的自我詛咒和自我設限。

缺失配得感的人其實很多,這種可能性甚至也潛伏在你自己身上。

我有個要好的女朋友,以前我們經常談心,她暗戀一個男同學多年,卻始終不敢聯絡和表白,她總說對方特別優秀,自己配不上。

我曾納悶過這是何方神仙?我膚白貌美家境優渥的博士女友都配不上?她定居海外後終於向我們吐露真言,原來那個男同學是我們都認識的共同好友,但恕我直言,男生並不如我女友描述的那般優質,就是個普通的陽光大男孩而已,甚至他戀愛過的幾個女孩都遠遠不及我的小姐妹。

我一直以為她不過是給對方加上了愛的濾鏡,但回想她過去的一些表現,後來的我才明白,她只是配得感太低。

比如,送給她一件禮物,哪怕價值平平,樣式平凡,她也會覺得過於貴重,接受後坐立不安,總想著償還人情;比如,在朋友的慫恿下,她買過一條很漂亮的裙子,但她從來沒穿過,不是場合不適合,而是她總覺得自己襯不出裙子的美。

配得感低的人,特別容易內疚。

在所有該享受美好的時刻,他們總是無所適從而又尷尬萬分,你硬塞給他們的時候,他還會慌亂和不安,甚至逃避和生硬的拒絕。

當你有以下五種表現時,那說明你在配得感上需要反思和調適了:

經常感到抱歉,常說「對不起」

當別人讚美你時感到尷尬和不自在

對錢敏感,不敢輕易跟人談錢

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不敢享受

不接受美好的感覺,會讓你不安

配得感低的人真的不值得讚美嗎?真的配不上享受美好嗎?不是,不是他們真的不夠好,而是他們總以為自己不夠好,而這種「自以為」其實往往遺傳於原生家庭。

個體對自己最初的評價其實都源於父母(主要撫養人),我們的自我評價體系的第一個建造者也是父母,父母認為你可愛,長大後你也更傾向於認為自己可愛,父母認為你值得,長大後你才不會覺得自己配不上。

父母對我們的評價很少直接反映在言語上,但卻會滲透在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上,回憶童年,你的慾望或者說你想要的東西會在什麼情況下被滿足?父母在什麼時候會讚揚你?什麼時候會說愛你,會發自內心的對你微笑?

配得感低的人,往往在童年經歷了大量的被拒絕和被否定,而獲得滿足和認可的時刻往往是因為自己先達到了父母的要求,比如,你想要的玩具從來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過,只有你乖乖表現了一個月,父母才勉強買給你,比如,你想出去跟小夥伴做遊戲的請求,只有在考試達到父母期望的分數時才被允許。

甚至有時,你以為已經達到了足夠父母表揚你的標準,父母卻還是認為不夠,總有別人家的孩子比你強,他們掛在嘴邊的都是你的不足,你的弱勢,他們吝嗇表揚和讚美,那是在你童年中最稀缺的東西。

這是配得感低的根源,你在父母的評價中成了低價值的人,他們一次次重複著你還不夠資格,那這種「我不配」的感受也一次又一次重複在你的心裡,最終形成了你的自我評價。

然而,談論原生家庭對配得感形成的影響,並不是要去責難父母和不幸的童年,因為有時你甚至於心不忍,你會發現配得感低像是一種基因遺傳,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也是缺失配得感。

哪怕經濟條件允許,他們也不敢購買品質好的物件,省吃儉用沒什麼目的,只是一種習慣,每每他們說「我不需要」,內心真實的聲音其實都是「我配不上」。

而一個配得感太低的人,是會踐行「自我實現的預言」的,因為時常覺得「我不配」,他們總是閃躲和遠離各種變得更好、得到更多的機會,總是停留在委屈自己的行為習慣上。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囚禁自我需求和慾望,當一個人的需求和慾望被壓抑,能量也就無法伸展,結局就是你真的離更好的生活越來越遠,你越來越不幸運。

追溯來時路是為了讓配得感低的人看到它形成的路徑,而這條路即便無法回頭,你卻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炮製,改變「我不配」,扭轉「我不值得」,大膽去擁抱美好。

我曾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你值得擁有全世界」,我希望每個努力奮鬥的人都應該時不時去告訴自己這句話,你值得更多更好,這不是雞湯,這是一種新的信念。

信念可以影響行動,而行動可以形成習慣,習慣可以反作用於行動,最終推翻「我不配」的桎梏,形成全新的認為自己值得的信念。

你是否配得上更好的生活,那是需要通過努力和實踐才能知道的,但你絕對配得上一場自我解救,把那個囚困在配得感低的詛咒里的自我解救出來,因為那個被囚禁的你,本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 END ——

點一下,你會變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場庫 的精彩文章:

聽說Elsa是迪士尼第一個有女朋友的公主,你怎麼看?
還有多少翟天臨正在把黑手伸向學術圈?

TAG:場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