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祖宗比我們聰明!雞兔同籠多少只腳?演算法太有趣了!

老祖宗比我們聰明!雞兔同籠多少只腳?演算法太有趣了!

文:駑愚風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穿越到古代,你能做出這些數學題嗎?

有一堆物品,

3個3個數剩兩個,

5個5個數剩3個,

7個7個數還是剩兩個,

求這堆物品的數量是多少?

要是穿越到古代,我們的祖先大概不會搞複雜的開方平方立方N次方指數函數對數無理數這些燒腦玩意兒;就算城會玩的也許只會唐詩宋詞元曲。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而且錯的離譜!咱們的祖先會六藝智慧——六藝是什麼鬼?禮樂射御書數聽著都拗口。

今天就來扯一下六藝中的數,數學的數。祖先們最大的特點是數學家不但精通算術,而且文字功夫都相當了得。

我們先來看南北朝時期《孫子算經》里記載的一道數學題:

今有物不知其數,

三三數之剩二,

五五數之剩三,

七七數之剩二。

問物幾何?

腫么樣?懵圈了吧?幾何,那不是黑三角的傳說嗎?叉叉角角,腦殼都給你磨脫。

人家題意是:

有一堆物品,

3個3個數剩兩個,

5個5個數剩3個,

7個7個數還是剩兩個,

求這堆物品的數量是多少?

《孫子算經》?不造啊。只知道《孫子兵法》的孫武,可惜此孫子非彼孫子,南北朝距今已經有1500多年了,也不造他是孫子還是老子,據專家考證那孫子是個聰明絕頂但又不知名的和尚。

怎麼算?咱先來個最簡單演算法瞎蒙一回:

3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21,再加上2就等於23。基本合題意。嘿嘿,總算運氣好,撞對了答案!

可是答案不是唯一,那我們就解方程:3x 2=5y 3=7z 2

腫么算?哎呦,可真不好求!

咱們再來看看數學大神們是腫么解釋這個題的演算法的?《孫子算經》里不但提供了答案,而且還給出了解法。

這是一個差為3*5*7=105的等差數列。每個答案均可以分解為3個數之和,能夠被5和7整除,但除以3後餘數為2;能夠被3和7整除,但除以5後餘數為3;能夠被3和5整除,但除以7後餘數為2。

因此得出第一個數為140,第二個數為63,第3個數為30,所以140 63 30=233就是原題的一個解。而且23、128、233、338都是原題的解。

南宋大數學家秦九韶也忒贊同這一演算法,而且進一步開創了對一次同餘式理論的研究工作。

明朝的數學家程大位則更是牛逼,還把這道題的解法編成歌訣: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樹梅花廿一支,

七子團圓正半月,

除百零五使得知!

這麼枯燥單調又複雜的計算居然還被他編成一首詩!和古人相比,我們情何以堪?

公元1801年,德國數學家高斯在《算術探究》中明確寫出了「物不知數」定理。

高斯?沒錯,就是在幾歲時就能飛快算出

1 2 3 4...... 98 99 100=5050

的那個數學天才高斯!

公元1874年馬蒂生指出——《孫子算經》的「物不知數」符合高斯的定理,並將此題的定理命名為:「中國的剩餘定理」。

我們的祖先夠膩害吧?精算領先於外國1000多年。也看出外國數學家是多麼崇拜我國的那位南北朝時期的孫子!

咱不扯複雜的了,搞得人掉頭髮。再來一道簡單的——

雞兔問題在《孫子算經》里也是蠻有趣的:

今有雉兔同籠,

上有三十五頭,

下有九十四足,

問雉兔各幾何?

古人真是奇葩,有事沒事把雞和兔關在一個籠子里數腿玩,還偏要想些花樣考倫家智商不說,而且還文縐縐磨倫家腦殼。

腫么解?還是老規矩,我們又來解方程。這道題也實在簡單,終於是咱的菜。

因為兔子是4條腿,而雞是2條腿,我們設雞為x,那麼兔就為y=35-x

因此列方程為:

2x 4(35-x)=94

解得x=23

即雞為23隻

則35-23=12

兔為12隻

這是西方的演算法。

然鵝,在1500年前的《孫子算經》里又是腫么算的呢?

有個逆天的抬腳演算法:

比方說這些雞兔都是訓練有素的小萌寵,我們敲一聲鑼,雞和兔都條件反射地同時抬起一條腿,這時雞就是金雞獨立的優雅站姿,兔也呈三足鼎立之勢。

再敲一聲鑼,雞兔又必須同時抬腿。這時雞就趴下了,兔子則雙腿倒立。

通過這兩次鑼聲,發現神馬問題沒?

兩次敲鑼以後,雞腿沒了;剩下兔子的兩條腿,把剩下的兔腿總數再除以2就是兔子的實際數量了。

因此得出:兔子數量=(腳的總數-頭數*2)/2

按照這個方法計算兔子數量為:

(94-35*2)/2=12(只)

雞為35-12=23(只)

還有更牛的。讓我們看不懂的數學文字記載——

南徐州從事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周二十二。

這樣的記載,不要說計算,就是看著都頭暈。可見我們古代祖先是多麼講究語言邏輯的嚴謹,足以讓今天的語文老師汗顏。

這說的什麼呀?當然是《隋書》里祖沖之的圓周率π啦。意思就是說當時祖沖之就能把π的誤差精確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不得不佩服祖先的腦洞實在太牛!

腫么記?山巔一寺一壺酒而樂啊,哈哈。

看來穿越回古代不好玩,特別是做數學題我們只有吃鴨蛋。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得志,中年失業,老年入花叢
曾國藩:寡是一種大智慧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