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彭德懷的青化砭戰役為何會打的如此輕鬆?

彭德懷的青化砭戰役為何會打的如此輕鬆?

1947年3月19日,面對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毛澤東等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部隊,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陝北。毛澤東預見到國民黨軍佔領延安後,必定要找解放軍主力決戰,故在離開延安前夕,布置了青化砭戰役。

西北解放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為迷惑敵人,以小部兵力誘導胡宗南部主力五個旅進至延安西北之安塞,而將主力集結在延安東北之青化砭地區,待機伏擊國民黨軍。

胡宗南為保側翼安全,由第二十七師三十一旅沿延榆公路北進,恰好進入伏擊圈。

青化砭戰役是解放軍撤離延安後的第一個勝利,它狠狠地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邊區軍民的鬥志。

戰前,西北解放軍5個旅埋伏在青化砭四周,敵軍派出20多個便衣和一個連沿著公路兩側山樑搜索,竟沒有發現我軍的任何蛛絲馬跡。更奇怪的是,行進中的敵三十一旅旅部和九十二團2993人進入我軍根據地竟然喪失了最基本的警惕,甚至有的重武器還在牲口上馱著,等到戰鬥打響後都未來得及卸下便成了解放軍的戰利品,好像是特意贈送給我軍的。整個戰鬥持續時間不到兩小時,雙方傷亡人數創下了解放戰爭初期的最低紀錄:敵軍傷亡400人,我軍傷亡265人(負傷243人,犧牲22人),陷於包圍中的敵軍顯然沒有困獸猶鬥,包括旅長和團長在內共2593人很快就當了俘虜。青化砭戰役打得如此乾淨利落,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戰場上找不到第二個戰例。

為什麼青化砭戰役會打的如此輕鬆?

回答這個問題,就得說一說國民黨第二十七師三十一旅少將旅長李紀雲了。

李紀雲抗日戰爭期間曾在忻口戰役中同八路軍並肩戰鬥抗擊日寇,與共產黨、八路軍建立了信任關係,隨後加入共產黨,成為我黨隱藏在國民黨軍隊中的秘密工作人員。當年,蔣介石部署胡宗南數十萬大軍進攻延安,毛主席留守陝北,黨中央和彭德懷將關鍵的第一仗選在青化砭伏擊李紀雲的的三十一旅,絕非巧合。李紀雲作為我軍的內應,送肉上俎,毅然率部進入彭德懷預設的天羅地網,於我軍而言,功不可沒。

青化砭戰鬥後,我軍有意讓李紀雲伺機「逃脫」,輾轉返回南京。然而,李紀雲此後再也未能獲得蔣介石的信任,一直在上海和南京賦閑。

解放前夕,本著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的方針,黨中央寄希望於李紀雲在解放台灣的戰役中發揮作用,遂鼓勵李紀雲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同時將他的妻女留在了大陸。

李紀雲的女兒高中畢業後考入屬於國防科委分管的北京工業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包頭一家生產大炮的軍工企業當工程師。後來,她自己曾去台灣探親,父親李紀雲在台灣早已另建家庭,見面時,父親垂垂老矣,不久於世。

青化砭戰役是「三戰三捷」打得最順利的一仗。如果沒有「內應」,不可能這麼順當;李紀雲也是解放戰爭初期我軍俘獲的國民黨少少將旅長中唯一「成功逃脫」者;如果李紀雲不是共產黨的「內應」,新中國不可能撫養他的女兒;在政審嚴格的那個年代,一個國民黨少將的女兒不可能到國防科委分管的大學上學,更不可能分配到軍工單位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唐朝的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