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IWC飛行員,竟然是因為老闆兒子「玩物喪志」才誕生的?

IWC飛行員,竟然是因為老闆兒子「玩物喪志」才誕生的?

人類最初征服的一定是陸地,然後是海洋,最後才是天空。所以從懷錶開始,我們首先服務的一定是陸地行走,隨後隨著人類航海技術的進步,船鐘作為航海中除了羅盤以外的最重要的設備,鐘錶開始為海洋而服務了。那麼天空呢?我們都知道,萊特兄弟在1903年的12月17號,駕駛著「飛行者一號」在當時30公里每小時的風速下,滑翔了整整59秒,飛出了260米的距離(幾次試飛中飛行距離和時間都是最長的一次)。就是這短短的還差1秒鐘就夠1分鐘的時間裡,人類第一次證明了,我們是可以依靠科技力量飛上天空的。但那個時候,鐘錶還和飛行無緣。

萊特兄弟與「飛行者一號」

第一部分

- 緣起Mark 9,但我們都喊錯了它的名字 -

一直到1907年,其實時間距離萊特兄弟的也不算太遠。當年的卡地亞生產了一隻名叫Santos的腕錶,其實是卡地亞先生為了他的朋友,同時也是飛行員的山度士杜門特先生特意製作的。不過以後來職業飛行員的眼光來看,當年的這隻Santos其實還算不上一塊好的飛行員表,只是因為山度士先生戴著這隻腕錶飛上了天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就把1907年卡地亞的桑托斯稱之為手錶領域第一隻飛行員表。

山度士杜門特先生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飛行員表呢?IWC在1936年的時候給出了答案,一隻標準的符合飛行員(當時的飛行員)需求的表應該具備的條件:很好的可讀性,對於溫差的容忍度,極強的防磁性能,防滑方便的操作性。那麼為什麼有這些條件呢?很簡單。當時的飛機和今天的完全不一樣,螺旋槳驅動,機艙內的溫度差非常巨大,少量的電子設備但卻會產生很強的磁場。所有這些都導致了一隻標準的、真正的飛行員表應該具備以上的條件。就在這樣的標準下,1936年,IWC的第一支飛行員表橫空出世了!也就是民間俗稱的——Mark 9!

人們口中的Mark 9,IWC官方型號為:IW436

但是很遺憾的是,把它叫做Mark 9是很不科學也很不嚴謹的。為什麼?

Mark不是一個隨便稱呼的代號。只有軍方採購設備才會標註上Mark的字樣。而IWC的這款飛行員表並非軍方採購訂單所致。所以如果以「代」來分,它確實是Mark 9,但如果以科學的方式來看,它還真的不能叫Mark 9。

說起這隻表的問世,還和當年IWC的總經理有點關係。這位叫做厄恩斯特·雅各布·弘博格(Ernst Jakob Homberger)的老闆有兩個兒子,這兩位公子哥對飛行這件事情熱愛至極。也就是因為品牌老闆的公子們熱愛飛行,所以IWC當時決定要生產一隻真正適合飛行員的腕錶。

Ernst Jakob Homberger的兒子之一:

Hans Homberger的瑞士飛行員執照

Ernst Jakob Homberger的另一個兒子:

Rudolf Homberger也在瑞士空軍服役

這隻表擁有37.5mm的口徑,在當時看來已經是屬於巨型尺寸的錶殼了。搭載的是一隻Cal 83的手動上鏈機芯。當時並沒有採用防磁蓋的結構,而是使用了一套防磁的擒縱系統來達到防磁的目的。同時,由於當時已經有了Radiomir的夜光技術,所以這隻飛行員表的碩大的阿拉伯數字刻度和指針上都塗抹了這種材料。錶殼的設計滿足了溫差上下40攝氏度的環境,保證在這個80攝氏度的變化區間內能夠準確走時。同時,表圈外側留有密集的螺旋紋路,為的是能夠讓飛行員在佩戴手套的情況下也能轉動表圈,那麼為什麼要轉動表圈呢?那個時候的飛行員是依靠無線電定位法來確認飛機的位置的,而旋轉表圈搭配表圈上的三角形標記,用它來對準時針或者分針就可以使用無線電定位法了。

IWC的IW436,當年的超大表徑現在看來確很斯文

所有的這些特徵,都讓這隻1936年的IWC飛行員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飛行員表」。而這隻表,也是揭開IWC飛行員表前世今生的第一支原型!有了它,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第二部分

- 在W.W.W的競賽中勝出 -

一戰失敗以後的德國,單方面撕毀了《凡爾賽和約》,德國總參謀部偷偷地和蘇俄簽訂了一份《拉帕洛協定》,然後在莫斯科近郊處和蘇俄一起共建了飛機製造廠,打著發展民用航空的幌子發展軍用航空的實力。希特勒上台後,對於空軍的建設就更加變本加厲了。1933年的5月,德國正式成立了「帝國航空部」,並且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將大多數資源傾斜在航空計時生產企業中,作為其157個兵工項目擴展建設項目的重中之重。那麼在這段時間裡,IWC也為德國空軍服務。並且在1940年為德國空軍設計了具備停秒功能的52 T.SC飛行員腕錶。這隻表可以看成是現在IWC「大飛行員」(民間愛稱「大飛」)的原型表。型號中的52寓意就是錶殼直徑52mm!!!錶殼的厚度也達到了16mm,但重量很輕,只有183克。但在52 T.SC之後,IWC就和納粹德國劃清了界限。轉而全面服務於英國空軍!

1940年為德國空軍設計的52 T.SC飛行員腕錶

「倫敦上空的鷹」就是最典型的描繪當年英國空軍和戈林率領的德國空軍在本島保衛戰的電影。而實際上,也確實因為空戰和其他戰時的需求,英國軍方需要大量的軍用手錶。於是,政府和軍方的大訂單來了!當時的英國軍方採用的是典型的招標方式,他們找到了12家鐘錶生產廠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這12家廠商根據軍方訂單的要求生產樣表進行投標。這其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歐米茄,浪琴,積家,當然也少不了IWC萬國!

《倫敦上空的鷹》海報

軍方訂單的要求濃縮成三個英文字母就是W.W.W,第一個W就是Waterproof,防水;第二個W就是Wrist,手腕;第三個W就是Watch——怎麼感覺後兩個W是廢話呢……於是在1944年,IWC推出了自己的W.W.W,也就是後來著名的Mark X!(也因為這款Mark X的命名,所以大家都把它的前身,那隻1936年的飛行員表叫做Mark 9)這個時候Mark這個詞可以被使用了。因為這是真正的軍方設備!並且在錶盤上12點鐘位置處有一個向上的箭頭,很多人問這是什麼意思?很簡單:皇家財產!

馬克X,錶盤中的箭頭標誌代表著它是皇家財產

當年為英國軍方提供的腕錶都會在背面刻有「W.W.W.」字樣

當時12個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W.W.W給到英國軍方,每一隻表的錶盤上都有同樣的一個向上的箭頭符號。海外的收藏家都寄希望於能夠收齊這12隻原型表。並且給了個專門的稱謂叫做:Dirty Dozen。那麼由於戰時的物資緊缺,所以最終其實英國軍方都向這12家廠家下了訂單,並且都使用了這12個品牌的W.W.W。但隨著二戰的結束,軍需的數量大大下降。所以不需要12家品牌再同時生產了。戰時的W.W.W並不只是給皇家空軍使用的,而是同時分配給三軍同時使用。而二戰結束後,陸軍和海軍就不再需要W.W.W了,只有皇家空軍需要導航腕錶。為此,英國軍方在這12家裡挑選了兩家繼續給軍方供應腕錶。它們是——IWC萬國,積家。於是在1949年(項目啟動在1948年),IWC的Mark 11正式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成為了二戰後皇家空軍的第一隻軍用飛行員腕錶。

皇家空軍的第一隻軍用飛行員腕錶:馬克11

請注意,之前的型號叫Mark X,現在的型號叫Mark 11,這不是隨意的在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之間做的切換。而是完全遵循軍方的命名規則。因為英國皇家空軍在1949年的時候重新定了以阿拉伯數字替換羅馬數字的條款,所以當年進入皇家空軍的Mark變成了阿拉伯數字的編號。這個不是隨意寫的!這點上也再次證明Mark 9是不存在的一種叫法。

Mark 11的Cal 89,機芯上也刻有代表著皇家所有的「箭頭」標誌

Mark 11的口徑是36mm的,機芯使用的是Cal 89,依然是手動上鏈結構。和最初那隻1936年的飛行員表不同的是,Mark 11的防磁結構開始使用軟鐵內殼了。這是一種稱之為「法拉第罩」的原理。這種結構明顯要比僅僅是防磁的擒縱結構要來的效果更好。發條盒兩側由軸承支撐,中央秒針的驅動裝置也是IWC新的專利技術,連表鏡都是從內部旋轉固定而不是膠水固定的,為的就是在遇到機艙內壓突然下降的情況下表鏡不至於脫落。但!這些都不是讓IWC的Mark 11最終PK掉積家的根本原因。其根本之處在於Cal 89的一次防震升級,IWC給擒縱系統配備了Incabloc的避震系統。這個防震系統今天似乎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但在當時算是先進的。也正因為如此,積家雖然使用了Cal 488/sbr的天文台級別機芯,但是最終因為抗震性能不咋地,最終皇家空軍終止了與積家的合同。於是,IWC成為了標記Mark飛行員表的唯一供應商。正式在這場W.W.W開始的競賽中完美勝出!

IWC的MARK 11與積家的MARK 11

第三部

- 從軍用到民用,Mark回歸初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time表態網 的精彩文章:

經典帥氣,品鑒勞力士黑水鬼腕錶
從3萬漲到上百萬,哪款運動勞力士讓表迷如此心動?

TAG:ctime表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