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條微博熱搜: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早買。

下面還配了這樣一張圖——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乍一看,真的很有道理。所以評論區里也有一票人跟風同意,他們好像下一秒就要衝進高檔商場的大門進行血拚。

是啊,喜歡的東西雖然貴,但是現在咬咬牙買了,它的利用率會在餘生幾十年大放異彩,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細想想,還是覺得不對。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不是不想把那隻限量款的包包帶回家,也不是不想把各個色號的口紅都抹一遍,只是,野心配不上現實,畢竟錢包有時候比臉都乾淨。

有句話說,花唄和借唄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

我有個朋友,每個月10日就是他的災難日,因為那天是花唄的還款日。

可是工資15號才發,她又抹不開面子向朋友借錢,只好從借唄借了錢還花唄的,拆東牆補西牆,日子過得提心弔膽。

每個月一發工資,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還借唄的錢,雖然也曾暗下決心要開源節流,可是看到喜歡的東西還是忍不住不剁手。

尤其現在新媒體時代,文章標題各個扎心,比如:


「男人捨得花錢不一定愛你,不捨得花錢一定不愛你」「錢可以再賺,可喜歡的裙子下架了就再也沒有了」「你什麼都嫌貴,你就會變得很便宜」......

再加上曾風靡一時的字眼: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剎那間,花錢不僅和慾望緊密相關、而且還成為生活里儀式感的表現。

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買買買和負債纍纍之間惡性循環著,對他們而言,攢錢是妄想,月工資連負擔基本的生活都是杯水車薪。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在《一個購物狂的自白》里,麗貝卡有一句名言:

我購物的時候世界就變得很美好。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曾經她一直都活在奢靡的生活里,她覺得及時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才能稱得上幸福。

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表面風光亮麗,其實歇斯底里。

他們甚至還說,窮怎麼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起碼自己賺錢自己花,沒有伸手向父母要一分錢。

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

我想很多人都搞錯了它的概念。

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為了買到喜歡的東西提前支出,而是對於自己口袋裡的錢有足夠的自信和支配的權力,你知道它還有多少,也知道它不會因為慾望而損耗乾淨。

真正聰明的年輕人不會因為想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在還款日時恨的咬牙切齒。

用「買買買」來表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並不是我所理解的「不將就」的人生。

相反,我們見過太多為了填補自己的慾望,而活生生將自己變扭曲的例子。

比如,2016年,上百位女孩因借款作為抵押的裸照和視頻在網上泄露,致使她們深陷「裸貸門」風波。

消息一出,才讓人們不得不開始正視,「先消費後還錢」真的就像魔鬼一般,吞噬著年輕人的生活。

我覺得遺憾,不僅僅是為那些奔赴至不光明未來的年輕人,也為那些所有慾壑難填的心。

社會丨你的「假精緻」,正在悄悄毀掉你

真正的金錢自由,並不是想買的立刻就要買到,也不是執拗的要將所有新款好物都收入囊中,而是對自己的錢物有足夠的支配力。

需要的時候能拿得出手,不需要的時候就按照計劃來支出,一分一毫都盡在自己掌控之中。

我一直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描寫的場景格外認同: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就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你身邊一定會有這兩類人。

一類是「隱形貧困人口」,平時在朋友面前富得流油,花錢從不計較,可一回到家裡就開始打開自己的借貸軟體,拚命計算下個月的還款數字;

還有一類是「隱形富豪」,平時花錢從不大手大腳,對於不該花的錢格外小心翼翼,可自己銀行卡里的數字在同齡人眼裡,早已經是不可逾越的山峰。

前者這類人是古斯塔夫·勒龐筆下的群體,後者才是真正掌握消費自由能力的人。

你要知道,真正活得通透且精明的人,不是事事算計,而是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他不會因為提前消費奢侈品而滿面春風,他們有能力也有自由買所有買得起的東西,也有底氣和傲氣從想買的東西身邊走過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丨袁詠儀、張智霖相愛二十年,什麼才是愛情的最好打開方式?
國際丨在菲律賓,20萬中國人靠騙同胞為生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