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所描寫的冬夜月景,卻美得令人心醉!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所描寫的冬夜月景,卻美得令人心醉!

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與月有關的就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其中僅蘇軾筆下就有不少,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陽關曲·中秋月》、《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等。或抒發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之胸襟。總之,在蘇軾筆下,肯定有符合你心境的詩詞去細細品讀。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所描寫的冬夜月景,卻美得令人心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而除了蘇軾那些廣為人知的詩詞外,還有一些冷門卻十分驚艷的詩詞,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的。譬如,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菩薩蠻·濕雲不動溪橋冷》。這首詞上片主要描寫了橋下冬夜美麗的月景,下片則主要描寫了河畔高樓與河下船里的情思。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這首《菩薩蠻·濕雲不動溪橋冷》:

濕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

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

莫憑小欄干。夜深花正寒。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所描寫的冬夜月景,卻美得令人心醉!

詞的開頭兩句「濕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蘇軾以仰視的角度描繪了冬夜景色,並且烘託了此刻的心境。這兩句詞的意思是說,天空中凝聚的濃雲不動,溪橋清冷,輕寒剛剛開始穿透東風的身影。「濕雲不動」,有指空間濕氣呈現飽和狀態之意,這個時候人呼吸會感到胸悶,這裡主要暗示蘇軾的壓抑心境。

而「冷」、「嫩寒」則是對冬夜的氣候環境進行了描寫,這裡有突出蘇軾生活處境嚴峻之意。另外,蘇軾還把「濕雲」、「溪橋」、「嫩寒」、「東風」這些景象全都進行了人格化,使其表達出的意思更加的生動。接下來的兩句「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則是蘇軾以俯視的角度描繪了冬夜景色,以及烘托不同的心境。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所描寫的冬夜月景,卻美得令人心醉!

只見橋下的河水發出經久不息的聲響,河邊的梅花正在月光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聽覺、嗅覺的不同表達,主要是為了烘托此時心境的轉變,由前面的壓抑到現在的恬淡。至此,整首詞的上片,蘇軾聲、形、色、味俱全的描寫了一幅動態的冬夜月景,宛如電影畫面一樣,美得令人心醉!

下片「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兩句,則是蘇軾用互比的手法,描寫了船中人想像中的佳人形象。這裡所表達的情思,與李清照在《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中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裡是花與人比較起來,應該是花比較清瘦。主要突出了人憐花之意。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所描寫的冬夜月景,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後兩句「莫憑小欄干。夜深花正寒。」則是從側面描寫了佳人的相思。只見她獨自一人靠著那小小的欄杆,殊不知此時夜正深,花正在受著寒冷。這裡蘇軾運用了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中的「獨自莫憑欄」和「羅衾不耐五更寒」詞句,不露痕迹地也將自己的處境體現了出來。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運用了比喻、擬人等表現手法,生動的描繪了冬夜月景,並且烘託了河畔高樓與河下船里的兩種情思。蘇軾這首詞寫於他從泗洲(今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過楚州(今江蘇省境)時。當時楚州太守田待問辦席招待蘇軾,席上,蘇軾賦此詞以贈侍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韋應物的這首詩僅有20字,卻語淺情深,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