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與美國瀕臨「決裂」?雙方在5個重大問題上分歧大

德國與美國瀕臨「決裂」?雙方在5個重大問題上分歧大

「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當地時間2月15日至17日舉行。這次會議凸顯了美歐矛盾,尤其是作為歐洲核心的德國與美國的矛盾。

德國與美國瀕臨「決裂」?雙方在5個重大問題上分歧大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講中強調的是美國對國際事務的主導地位,還誇讚特朗普讓美國前所未有地強大,但獲得的掌聲稀稀拉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默克爾發言。

德國的「鐵娘子」把矛頭主要對準了美方,在5個方面都不留情面地展開攻防:

1、在貿易方面,德國公開對美國說不。就美國威脅加征汽車關稅一事,默克爾對彭斯表達了不一致的立場。她指出寶馬最大的汽車工廠就設在美國南卡羅來納,而非德國的巴伐利亞,但白宮居然把歐洲的汽車製造業看成是威脅其國家安全的隱患,這令整個歐洲都不滿和震驚。德方分析,如果美國真的加征25%關稅,將令德國對美汽車出口「腰斬」,損失會超過190億美元。

2、在伊朗問題上,德國與美國的看法截然相反。默克爾公開呼籲要維護《伊核協議》,以保證伊朗不會被逼而研製和擁有核武。但彭斯卻在2月14日于波蘭華沙召開的中東問題會議上要求盟友們都退出《伊核協議》。彭斯甚至把是否跟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提升到是否與美國站在一起的高度,並指責一些歐洲盟友在破壞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3、德國不同意與俄羅斯進行完全切割。彭斯強硬要求德國放棄與俄羅斯合作建設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理由是「西方國家不能依靠東方的俄羅斯維持經濟繁榮」,他還危言聳聽地暗示「如果依靠俄羅斯的能源就無法確保西方的集體防衛」。默克爾則堅持「不能刻意孤立俄羅斯」,她認為俄羅斯並非一個不靠譜的能源供應者,即使從地緣考慮也不能切斷俄歐關係並對東方採取完全敵視的做法。

德國與美國瀕臨「決裂」?雙方在5個重大問題上分歧大

4、美方從阿富汗撤軍令盟友產生被拋棄感。默克爾還對特朗普突然宣布從阿富汗撤軍而感到不解,她懷疑美方此舉也是出於單邊主義考慮,並質問美方是否考慮到撤軍之後將令俄羅斯與伊朗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這與美方制裁伊朗的行為自相矛盾。更何況,德國還在北約的框架下向阿富汗派駐了軍隊,主要就是協助美軍,其數量最多時達到7000人,如今也有1500人左右。美國可以輕飄飄地決定抽身而去,盟友的軍隊怎麼辦?如果美軍把壓力都轉移到友軍頭上,柏林方面又該如何向民眾解釋向海外派兵的意義?探客認為,默克爾很顯然在指責美方根本不考慮盟友,只考慮自己。

5、對「安全」的理解出現較大偏差。至於美方一直責怪德國「搭美國提供的安全便車」,默克爾也進行了回擊:德國5年後將把防務支出提升到佔GDP大約1.5%的水平,雖然低於北約2%的要求,但進步是巨大的。更何況,維護安全不能以防務支出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針對歐洲發達國家最為頭疼的難民問題,默克爾認為提供一筆支持非洲發展的資金能夠帶來更多的安全。在很多德國人看來,氣候變化造成的威脅恐怕比俄羅斯更大。而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恰恰是美國人。

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一個重大結論就是世界不再有唯一的核心,新興國家的崛起改變了實力分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單邊主義實現「贏者通吃」。盛產哲學家的德國應該意識到,損害全球利益的是美國的單邊主義與孤立主義,只有堅持多邊主義才能避免可能爆發的危機。

德國與美國瀕臨「決裂」?雙方在5個重大問題上分歧大

德國在這5個問題上與美國「單挑」,恐怕並非頭腦一熱,而是因為國際形勢的變化令大西洋聯盟內部出現了斷裂帶。

國際秩序已經不能滿足全球治理的需求,需要「變」,也就是改革。而美國則希望一直維持「一超獨大」的局面,最好所有國家都奉行「美國優先」,這與德國的利益背道而馳。西方集團的2個代表性國家在一系列問題上出現矛盾,或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來源:海外探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大利華人街 的精彩文章:

祈福黨國外四處亂竄,華人大姐識破騙術機智取證
西班牙失蹤女子遭肢解藏屍冰箱 同居男友有重大嫌疑被捕

TAG:義大利華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