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文/螺絲刀

家有礦人不愁;國有礦民之幸!

俄羅斯是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擁有全世界37%的礦產資源。更讓人羨慕的是,這些礦大多未被充分開發,潛力巨大。

對那些礦,咱只有羨慕的份。不過俄羅斯還有一種礦,我們也可以去挖,或者說,應該想辦法去挖——那就是俄羅斯的人才富礦!

1,被忽視的人才富礦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前不久在公開信中提到:「俄羅斯的數學、物理、軟體都很厲害,我們也要加大對俄羅斯人才的獲取,要大規模利用俄羅斯的博士來彌補我們理論上的不足」。

任正非視野和心胸開闊,正是攬天下之才,成就了華為。但近年來,俄羅斯被西方制裁、油價下跌、國民生活水平下降等負面消息纏身,讓更多人無意間忽略了俄羅斯這座巨大的「人才富礦」。

事實上,蘇聯作為世界科技強國之一,在基礎科學研究與國防等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儘管解體後國家經濟實力下降導致科技發展受挫,但俄羅斯在航空航天、石油勘探、信息技術等理工領域仍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後蘇聯時代經常被看作是俄羅斯國內科學深刻危機的時代,然而,在過去的20年里,俄羅斯科學家已經獲得了世界一流的科學成果。優秀的俄羅斯科技人才為世界科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自蘇聯解體以來,數位來自俄羅斯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及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便是有力的證明。

不但如此,在2016年被正式添加到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四個新元素中,第115號元素被命名為moscovium(縮寫Mc),用以紀念首都莫斯科——「Moscovium」是由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osco)加上「nium」。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第118號元素被命名為oganesson(縮寫Og),以此向俄羅斯物理學家、超重元素合成先驅者尤里·奧加涅(Yuri Oganessian)相致敬。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證明了困擾數學界100年的龐加萊猜想,卻拒絕了菲爾茲獎以及100萬美元的獎金,被眾多媒體稱為「看破名利的隱士」。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除此之外,俄羅斯世界核電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俄羅斯在2016年推出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快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反應堆在全球電力領域雖然並不是個新詞,但正是這種反應堆有望成為未來能源的基礎。

同時,俄羅斯也是世界上規模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工綜合體,並且在許多生產和技術領域佔據首位。俄羅斯在武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二,在能源總產量方面和石油化工行業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中國和美國。

2,出走的俄羅斯年輕人

2011年,俄羅斯社交網站上曾出現一個備受歡迎的新博客,它被稱為 「Pora valit」,大意是「我們該離開了」。這個名字直接反映了網站的內容——數千名俄羅斯精英網民在該網站上討論交流如何逃離俄羅斯的最快捷方法。

出生於1981年的康斯坦丁·蓋茲曾任俄羅斯主流日報《莫斯科新聞》的政治編輯,之前還曾擔任俄羅斯衛生部長的顧問。在俄羅斯體制內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他本應有一個光明的前途。但現實卻是,蓋茲正準備離開俄羅斯。

他表示,「我正在考慮移民以色列。在俄羅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沒有上升的途徑。」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被稱為「普京一代」的俄羅斯年輕人

「我們要工作10到20年才能買得起一套公寓,要工作5年才能買得起一輛車。沒有升職機會。想要創辦自己的企業非常難。

每年的貸款利率高達20%至30%,整個體制監管得非常嚴格。最保險的工作是為政府做事,但我已經做過了,不想再做了。」

事實上,在俄羅斯,蓋茲的情況並非個案。越來越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俄羅斯年輕人正考慮離開祖國,移居美國、歐洲、以色列、亞洲或者拉丁美洲。

理由多種多樣:在俄羅斯創業很難、教育落後,或者僅僅是因為海外有更好的工作機會。

俄羅斯中產階級普遍存在移民傾向。2011年,莫斯科獨立研究機構勒瓦達中心進行的調查發現,22%的俄羅斯成年人希望永遠地離開祖國去更好的國家定居,這一數字比4年前的7%增長了3倍,這也是自前蘇聯垮台以來的最高值——即便是前蘇聯解體時,也只有18% 的人聲稱希望離開自己的國家。

在坦承想要離開的人當中,絕大部分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居住在大城市,會說一門外語。雖然這些人在俄羅斯的總人口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但他們大都富有才能,被認為代表了這個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未來。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莫斯科夜景(資料圖)

對於這些俄羅斯年輕專業人才來說,他們出國的目的比較簡單,為的是看看外面的世界,拿更高的工資,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和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現在,情況有所好轉,但程度有限。許多有才能的俄羅斯年輕人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便離開國家,有時甚至在大學畢業後立即離開。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研究領域的官僚作風,長期缺乏工作經費,科研人員工資低以及科學家們缺乏對未來的信心等。

因此,不少年輕人在獲得國家免費教育後,便找機會移居國外。

蓋茲表示,和國外相比,俄羅斯的生活品質很低,在這裡要照顧好家人也比較困難。「俄羅斯醫療體系被嚴重破壞。學校或託兒所的名額非常緊張,在莫斯科,人們需要為此等待數月之久。」

正如許多發展中和轉型國家一樣,俄羅斯人才流失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

蘇聯時期,由於當局管控嚴格等原因,人才流失只是個別現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才流失變成全國性問題。特別是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社會經濟危機四起,比如由於投入比以前大大減少,基礎科學一落千丈。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聖彼得堡大學(資料圖)

據統計,1999至2004年,有2.5萬名俄羅斯科學家出國定居。

最近三年,已有120萬俄羅斯公民移民海外,其中40%的移民受過高等教育。俄羅斯的人才遷移潮越來越顯示出「高端化」、「精英化」的特點。

3,吸引俄羅斯人才?中國可以嗎

因此,既然俄羅斯的年輕精英們在科研領域有如此強的競爭力,而俄本國對他們的吸引力目前還有所欠缺,那擁有廣闊市場的中國能不能為這些有才華的年輕人提供一方大展拳腳的空間呢?

當然可以。

近幾年,中國正在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場,卻缺乏足夠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因此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航空人才的主要境外目的地。

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300名訓練有素且英語水平優秀的俄羅斯飛行員、飛機機長和教練員赴亞洲就業,還有400名同類型飛行員準備前往就業,這其中還包括不少退役的軍機飛行員,他們往往都有操作世界一流戰鬥機等的經驗。

為此,2016年中國還簡化了向外國飛行員發放工作許可的程序,進一步促進了俄飛行人員的到來。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尤其是這幾年,中國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主動「走出去」,這個過程也給俄羅斯人才帶來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華為、海爾、東風等知名的中國品牌都在通過吸納當地人就業,實施品牌的本土化戰略,提高俄羅斯職員對中國企業文化的認可度。

另外,中企不斷增加在海外的曝光度也有利於吸引優秀人才來華髮展。

2018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Mail.Ru互聯網集團、MegaFon電信運營商高調宣布建立新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在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建立領先的社交商務夥伴關係。

到目前為止,在俄羅斯,華為智能手機已經超過蘋果產品,成為智能手機銷售數量的領導者。

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新聞局在2018年底發布公告稱,華為將在當地建立繼莫斯科、聖彼得堡兩個科研中心之後的第三個科研中心,研發通信技術。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而且,中俄兩國也可以在文化領域合作,通過聯合製作節目,或者利用俄羅斯媒體宣傳本國高精尖項目,加強中俄兩國人民對彼此的了解。

比如,俄羅斯第一頻道在2016年推出的一部名為《跟著葉叔走中國》的系列紀錄片,在俄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影片中,葉叔向俄羅斯民眾介紹「和諧號」,親身體驗之後感嘆稱它是一個鐵路奇蹟,讓俄羅斯觀眾直觀地感受到了「中國速度」。像中國高鐵等世界領先的高科技無疑是吸引高等工程人才的利器。

俄羅斯的這個礦,咱得想辦法挖!

不必否認,吸納俄羅斯的人才,也面臨著一些現實困難和阻礙。

有語言的問題,還有俄羅斯社會對中國的防範心態,以及俄羅斯政府出於籠絡人才的考慮,出台的限制政策。

不過,總體而言,中俄之間的人才流動更加密集呈現出一個勢頭。這說明,儘管有困難和阻礙,但市場自發調節的必要性,衍生出更強大的動力。

最後想強調一下,人才流動並不是中俄之間的零和競爭。俄羅斯的中青年人才,在中國找到了發展機會,獲得鍛煉和經驗,實際幫助俄羅斯解決了年輕人的就業問題。而他們將來回到俄羅斯之後,還可以做出更重要的貢獻。

中俄是鄰居,又是全面戰略協作的夥伴關係,肥水沒流外人田!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風雲補壹刀 的精彩文章:

獨家|中國渣男在菲律賓騷擾少女,激起新一輪反華情緒!

TAG:環球風雲補壹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