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一、名醫是怎樣煉成的? ·

在我小的時候,雖然沒有找過當地的老中醫看過什麼病,但總是聽到大人們所說的某某老中醫有什麼絕技等等傳言,總有一種朦朧不清的神秘感。這樣的疑問,我又帶到了大學,真正地看到了名老中醫的神秘風采,但心中又湧出一個更大疑問,那他們到底是怎樣成為名老中醫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但凡是看到有老中醫、名老中醫等類的書籍,都要買回來讀一讀,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原因而成為名醫的?看到他們曲折的求醫學習之路,查閱歷史長河的畫卷,歷代名醫輩出,張仲景之前的我們姑且不說,但就張仲景之後,歷代名醫輩出,可是後來我發現了一個驚天大問題,什麼問題呢?也就是說,我發現名門之後,雖然說他們子女耳聞目染,長期跟隨父輩或祖輩學習與臨證,可後來卻沒有一個與他們的上輩有齊名的,也就是說名醫名家的後代,不管是他們怎樣多麼的努力與追求,但最後總是沒有超越父輩的,這究竟又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魂牽夢縈地困擾了我很多年,遲遲得不到答案。

但最近幾年裡,我發現了一個能出名醫的人物鏈條,這就是火神派。鄭欽安→盧鑄之→盧永定→彭重善、盧崇漢等,而且發現受到鄭欽安與盧鑄之學習思想影響的人物,如祝味菊、吳佩衡、范中林、唐步祺、等等,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醫名家。這說明了一個重要問題,也就是說這個中醫在傳承方面,肯定是有過人之處,這個過人之處的學術理念與臨床療效也是獨特的,這就是火神派扶陽理論。既然成就一代又一代的名醫大家,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而不去研究與學習呢?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關於學習火神派,我這裡面總結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信仰,一個是理念。我們為什麼對火神派扶陽理論能產生信仰?就是因為臨床療效的提高,就是因為其重複性臨床治療效果,即你能治好,我學會後也能治好,大家都能治好,不然不會掀起火神派熱,也不會形成扶陽大會有爆棚的場面。

因此說,這就是我要學習火神派扶陽理念的理由與信仰!這就是我把鄭欽安醫學三書,當成經典來學習的緣故,因為我從巨人的背後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如果我們能從這百分之一的成功中看到希望,那我們就要付出100%努力,這種努力就是我們的信仰!

· 二、關於神農嘗百草 ·

神農氏嘗百草的故事,恐怕學中醫的人沒有不知道的,這個故事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呢?

在醫界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醫不自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哲理?是對還是不對?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有兩類,一類是認為真的醫不自治,這類人肯定既治不好別人,更治不了自己。但另一類人既能治好自己的病,又能治療別人的病,為什麼呢? 當一個學習中醫的赤子涉及到中醫頂層理念,即陰陽理念的時候,她不僅僅能夠治療別人的病與自己的病,還有可能治療好前所未有的疾病。這句話,如果是扶陽微信群里聽,可能會有異議的人不多,可出了這個微信圈的時候,就有可能招致很多的責難。

反過來我們仔細想一想,誰也沒有一個病人體會更深刻。因為得病時候的痛苦,當痛苦與求生的慾望交織的時候,吃中藥的時候、親自體驗在體內運行的過程,究竟藥物有沒有效果,效果怎麼樣?自己最清楚不過了,如果自己把這些過程如實的記錄,可能成就一個名醫名家。古人怎麼說的,什麼「三折肱而成良醫」,說是就是這個意思。清代名醫吳瑭、吳鞠通曾寫過一部關於《醫醫病書》,其無非是想說做醫生先要把自己的毛病去掉,才有可能成就一個良醫,這個成就良醫的背後,當然也包括醫自己的病,不僅僅是心裡病,也包括身體上的毛病。

我在學習火神派的初期,正好由於過去長期打藍球而出汗過多,導致心動過緩並漏搏,坐在辦公室上班的時候,總是感覺到心臟突然間要落了一樣。正好趕上學習火神派扶陽理念,這正好又派上了用場,四逆湯就開始喝上了,這一喝不要緊,就是一二年過去了,真的治療好了自己的病,這一喝一學不當緊,但凡大小病都是自己把脈喝中藥,後來什麼心肌長期缺血、血壓不穩定等等,折騰來折騰去,居然大大小小病的都能醫治好,特別是去年來學習鄭盧醫學,正好又膽囊炎犯了,就開始喝桂枝法、附子桂枝法、四逆填精法等,竟然也能自己折騰好。這就是我的神農嘗百草精神。

作為一個學中醫的赤子,這個赤子就是一片熱心,熱心與信仰才能學進去扶陽理念,才能有膽識去嘗試附子的味道。大家都知道,火神派興起的前幾年,嘗試附子的人層出不窮,這裡面即有醫生,也有病人,常有中毒的報道彼此起伏,在網路上鬧的沸沸揚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過量運用附子,而沒有把握好附子煎服方葯,導致中毒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我總結為「興奮行為」,因為附子大劑量帶來療效的同時,其毒副反應有時也很難避免,有時候完全都用「熱葯反應」來解釋,也不一定完全正確。

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我們可以用毛澤東同志的一句話來總結,這就是:你要想知道梨子滋味,就是要親口嘗一嘗。學習火神派扶陽學術思想,嘗試附子這個關口,是一定要過的。因為附子就是一匹烈馬,會操縱者可馳騁疆場,不會騎的可能會被摔的頭破血流。所以說,當你對附子認識與運用,還是一個未知數的時候,千萬不能亂用附子,因為那是很危險的,我們不能拿別人的生命來開玩笑。學習與運用附子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把附子嘗試的非常到位了,瞭然於胸中之後,然後開即用附子治療自己的家人與親戚朋友的病,這樣你會更加謹慎,也能積累豐富的第一手信息與資料,這才能為自己後來廣泛運用附子提供有效的經驗。

關於附子的話題,我曾經遇到有一個這樣的小故事;記得到鄭州一個朋友的藥店參觀,他說自己的附子如何如何是四川江油正統,我仔細觀看後,認為他的附子應該是漢中最差的那種附子了,我說後他簡直說這不可能,後來他自己親近跑到四川江油後,才看到真正的四川附片是什麼樣子,正如江油內行人所說:假江油附片滿天飛,真江油附子市面根本都沒有,你看一個經營十幾的藥店老闆,他們就沒有見過什麼是真正的附子,可見附子的市場是很亂了。所以說,我們用附子的從醫者,一定要對附子的來源做好了解,這樣才能用好附子。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神農嘗百草精神的實質,針對一個火神派學習者來說,最大限度的認識附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用附子是把雙韌劍,其雖「能浮舟」,但亦「能覆舟」。因此,為了學好附子與用好附子,在邊學習與邊實踐的積累中,著成了《火神派扶陽第一要葯:附子》與《扶陽要葯論附子》二部著作,我著書不是目的,而是學習方法,是想要提升自己認識附子的能力,來駕馭附子這匹烈馬。

· 三、讀書思考與臨床探索 ·

「讀書思考寫文章,理論臨床兩提高」這兩句話,我曾經寫過一篇很長的論文,發表在北京的《中醫雜誌》上,這已經是過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回想起來當時的讀書與寫作的慾望,是那樣的強烈與執著,因為我遇到臨床上很多問題無法解決,運用常規的方法去治療病人而往往療效平平,這樣的問題對我的困擾太大了。最使我難以忘懷而感到汗顏的事,就是剛到門診坐診,病人說你是中醫大夫呢?好,就伸手在脈枕上讓我診脈,當時我的汗就下來了,真的是「心中不了,指下不明」,可病人不吃你這一套,把脈後不能說上個一二三四,病人拿起號就要走人了,心中的滋味可謂是難以表達。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從三個方面著手,想來改變這樣的困境。一是廣泛大量的讀書,但凡是國內出版名老中醫的專著,都要從全國各地郵購書店寄回來學習,什麼如饑似渴、書獃子等等都無法形容當時的情況,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讀書與寫文章上了,十幾年過去了,收穫真不小,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臨床療效,論文發表了300多篇,書也出版了十幾部,其目的是來增加「厚積」的程度,以應付「博發」的時候。就是這樣努力探索與學習,可是臨床上,捉襟見肘的情況還是常常很多。

在這個時候,我有幸投師到河南名醫、河南理工大學石景亮教授門下,老師指導我說,要從中醫基本功著手,即《湯頭歌訣》、《脈訣》、《藥性賦》、《醫學三字經》,特別是《脈訣》與《湯頭歌訣》是必須要背會的。為了學習好四小經典,結合學習體會,我又重新編寫了新編四小經典,即《脈診趣話》、《新編湯頭歌訣》、《中醫藥性賦七言歌訣》、《中醫內科三字經》,特別是學習四小經典的同時,在中國中醫藥報上發表了「四小經典乃是中醫的臨床敲門磚」,這篇文章當時在學院派里影響振動很大,而《脈診趣話》這本書發行量長年不衰,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可見基本功的訓練,對於一個出身於學院派的學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

就是這樣的努力與勤奮,困擾的情況還是無法徹底改善,湯證對應的時候,可能臨床療效會很神奇,可臨床上遇到四不象的時候,臨床療效就可想而知了。為了學習湯證對應與經方,我又編寫了《傷寒論湯證發揮》。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關於這本書還有一個笑話:記得那一年我與張存悌老師去香港講學,在一個朋友家裡做客,他拿出一本書很神秘的對我說,這本書編寫的太好了,不僅僅是湯證對應編的好,關鍵是還有插圖而一目了然。當時我說,你看這本書的作者了嗎?他說沒有,我說你再仔細看一下,看後他目瞪口呆、大吃一驚,原來作者就在對面,大家相對一笑。

說到現在,才開始真正涉及到學習火神派扶陽理念。記得我最早接觸到火神派學術思想是在2004年的《遼寧中醫雜誌》上,看到張存悌老師的火神派連載中得到啟發,由此而開始收集與學習有關火神派著作與研究論文,從中受益非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邊學習、邊實踐、邊寫作,就這樣一路走來,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了看病。 記得幾年前一個學院的退休老師在深圳打工,看到我的書之後,給我打電話說看到《火神派學習與臨證實踐》後,才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病的,說這幾十年教書照本宣科,打工也很困難。更有一位老中醫與我聊天交流後說,學習了火神派扶陽學術理念,前幾十年的東西簡直就是白學了。從這些前輩們的談話中,我們就能體會到火神派不僅僅是在理論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而臨床療效提高更使我欣喜若狂,感覺到臨床苦苦地執著追求20多年,一入火神派的門檻兒,可謂是別有一番洞天,不僅有撥雲見日、茅塞頓開之感,同時還有一種在一瞬間抓住了中醫之根底與精髓的感覺,充分感覺到中醫博大精深後面那真正的內涵與神魂。說到這兒,有一個小故事能說明一下這個問題,記得有一次我請一個搞傷寒經方的朋友吃飯,在閑談之際我說,在中醫業內,有沒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他說根本不可能有。我說你聽:以三陽之方治三陽病,雖失不遠;以三陰之方治三陰病,雖失不遠。這話是不是中醫應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當時他無言以對!

就這樣一路走來,正如我的書名一樣《火神派學習與臨證實踐》,這才是我內心真實寫照與反映,陸陸續續出版了《火神派方葯臨證指要》、《火神派當代名家驗案集》、《火神派扶陽第一要葯:附子》、《扶陽要葯論附子》、《火神派扶陽臨證指要》、《火神派扶陽臨證經驗》、《扶陽學講義》、《扶陽歌訣》、《火神派名家·祝味菊》、《鄭欽安醫書解難問答錄》等共計11本。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其實寫書不是目的,目的是想把這麼好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讓這個好的方法發揚光大,能使更多的學習者少走彎路,儘快走上扶陽大道,這才是我內心的真實反映。因為寫書從外面看來很簡單不過,其實寫書不是目的,而是學習方法,既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掌握能力的方法。說的再簡單一點就為用而寫,因為當時火神派著作並沒有多少參考文獻能利用,尋找資料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正如張存悌在他的《關東火神醫案醫話集》里所說:「千淘萬漉始到金」。也就是說,讀書與寫作就像是沙堆里找金子一樣,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每一本書都是學習、積累、思考的結晶」(張存悌語),這句話,正好也反映了我的心聲,所以說我與張存悌老師很有緣份,就緣於這個因素。不過出書多了也成了毛病,有人認為我成為書蟲子了,看來好的想法也未必都有好的結果,所以說「知我罪我,一世當任」吧!心裡有佛佛常在,何必拜山到廟前?

說到現在,本次講座已接近的尾聲,關於是否講這一節內容,開始已經說了,我心裡有過矛盾,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確實與火神派學習關係不太大,可講也可以不講,經過再三的考慮,我認為還是講一講好,因為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為什麼開頭難呢?因為當我們學習沒有方向的時候,想要達到一定的目標是很困難的。只有我們找對了方向,才能達到正確的彼岸。學習火神派扶陽學術理念十年來,收穫雖然不少,但困難與困擾也不少,不說別的,單單就一個陰火症就成了臨床上的很大困擾。說實在話,要不是有緣參加扶陽弟子班的話,我的最後一本扶陽著作《鄭欽安醫書解難問答錄》就成了收功之作品了,因為學習扶陽,十年已經過去了,在我的臨床中有不少的門檻兒而難以越過,當我學習了師傅《傳道錄》之後,又進入了鄭盧醫學中新的境界,使我以往的疑問都找到了答案。

所以說,學習火神派扶陽學術理念與鄭盧醫學,我曾經兩次放下過去,接受現在,即把我們所學的新知識新理念,化作我們心中的信仰,這樣我們一定能夠學習好扶陽學術理念與鄭盧醫學,真正走入扶陽大道,成為一個「明醫」。這個明字,是明明白白的明,不是名字的名。

以上節選自傅文錄《我的扶陽之路》。

傅文錄談學扶陽的三點感悟 (文末附公開課)

扶陽醫學經常出現,但你真的理解扶陽的內涵嗎?

扶陽了,陰怎麼辦?

陰病了,怎麼扶陽?

陰陽關係,哪個為主,哪個為從?

扶陽就是用大量的姜附桂?

現代人錯綜複雜的疾病,到底要怎麼下手?

什麼樣的治病次第是最好的?你是否有一個大而簡的思維體系在支持你,令你能做到指下明明,心中了了?還是套用教科書的治則,挨個撞,挨個碰,遇疑還得翻翻書,找找思路?開方後能預估複診時的情況嗎?

扶陽醫學是不是對所有疾病、所有年齡人、所有地域人都適合?

本周六晚上20:00,中醫家邀請傅文錄老師給大家講一場線上公開課,為您解答扶陽醫學的困惑。如感興趣可以諮詢課程助理。

微信:zhongyijiakefu(芍藥)

電話:1812416189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黃芩清膽丸
加味五苓散治療眩暈的探討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