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文 | 周元

編輯 | 美齡


5年前,李娜在澳網奪冠創造亞洲網球歷史,5年後,她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再度提升亞洲網球的高度。1月21日,國際網球名人堂公布2019年入選名單,李娜以得票第一位入選。在國際網球名人堂創立65年後,終於迎來了第一張亞洲面孔。在暗流與激浪,退縮與無畏之後,她終成為亞洲驕傲,閃耀世界。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入選名人堂是網球界的至高榮譽,自1955年以來,名人堂僅授予23個國家的254名網球巨星該項榮譽。作為亞洲首位大滿貫得主和網球運動的開拓者,李娜入圍並不讓人意外。按照國際網球名人堂的入圍資格,球員只有在退役五年後才有資格入圍,而李娜今年剛剛退役滿五年就立刻入圍,也彰顯了她對於中國網球乃至亞洲網球的突出貢獻。官宣之後,李娜表態:「感覺非常榮幸,這簡直比拿大滿貫更有榮譽感。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獲得大滿貫冠軍的球員都能入選名人堂。」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從武漢到北京、從北京到悉尼、巴黎、倫敦、紐約……15年職業生涯,21次進入WTA女單決賽;收穫9項WTA、19項ITF單打冠軍,李娜最終的職業生涯總戰績定格在503勝188負,雄踞世界前十205周,榮耀的背後是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1982年出生的李娜,6歲開始練習網球。此前她學過鋼琴,可自己並不喜歡,後來去學羽毛球,父親就默默把鋼琴賣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父親的投入似乎不計成本。

1989年,7歲的李娜被網球教練夏溪瑤相中開始練網球。因為損耗大,經常要換專業裝備;少年宮的陪練也要收錢,一小時5塊,在那個年代的價格不算低。父親毫不猶豫,一家人節衣縮食,讓李娜只管安心練球。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小學畢業前夕,李娜面臨著升學還是繼續打球的選擇,20世紀90年代初,大多數家長對運動員這條路並不抱期望,尤其是網友這麼冷門的項目,但父親還是拍板,堅持讓李娜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1996年,李娜進入湖北省隊,遇到了她職業生涯中的又一個「貴人」教練余麗橋。在余麗橋的指導下,李娜在球場上練得更苦。

為比賽進行密集籌備訓練的李娜曾在武昌見了父親一面,她知道父親病了,但不知道他已經病得那麼重。因為怕影響李娜比賽,父親告訴家裡人,要對李娜隱瞞自己的死訊。當李娜結束比賽回到家裡,迎接她的是父親的遺像……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父親的突然離世帶給李娜極大打擊,也讓李娜失去了心靈上的守護者。她不得不一邊極力剋制心痛,繼續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一邊默默背負起父親看病治療的欠債。她開始明白自己必須迅速成為母親和家中的頂樑柱,甚至到後來,大家都覺得她是個剽悍到不需要任何保護的女人,只有她自己心裡知道,「在漫長的青春期,我堅硬的外殼下藏著的那個女孩是多麼軟弱無力,她是多麼羨慕那些父母雙全的孩子。」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1997年,李娜在青島的全國網球聯賽總決賽中,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全國冠軍,成為年齡最小的成一人 組全國單打冠軍。但李娜始終覺得很遺憾,因她實現了父親的心愿,但此時父親已經看不到了。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16歲的李娜入選國家隊,中國自古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教練對弟子們非常嚴厲,將近十年的訓練時間裡,李娜沒有聽到過教練一句表揚的話。加上失去了父親的鼓勵與依靠,李娜遭遇過最脆弱的低谷,處在強烈自怨自艾的狀態中,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李娜剖析過自己的心理:「對自己不夠自信、甚至於很自卑的心態。在關鍵時候,自己拿不出那份自信可以去面對困難。」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在「出成績」的誘惑下,一切高壓手段都是被默許的。「國家隊的那種方式,不能說不好,但一名教練面對眾多隊員,很難完全做到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執教。」李娜道出了她在國家隊時期的不如意,同時也說出了許多職業運動員的心聲。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2002年,釜山亞運會前,被傷病困擾的李娜突然決定退役,在她看來,「網球帶給我太大的起伏、太多的悲喜,我對它的感情充滿了矛盾。現在,終於有一個改變的機會擺在我面前,我毫不猶豫地抓緊了它,我需要改變,我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平平靜靜地像一個普通人一樣過日子。」退役後的李娜去華中科技大學學習了新聞專業。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2003年,新任中國國家網球中心掌門人孫晉芳轉呈到武漢勸說李娜,「你為什麼不為自己打球?」一年後,李娜暫時擱置學業,回到了熟悉的賽場。

復出後的李娜像是一張白紙,之前一切成績都沒有了。重建的過程並不輕鬆,在姜山的鼓勵和肯定下,李娜開始打破心中的藩籬,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世界頂級的選手。「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源於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自己的失敗是因為不能把控自己的心態。有奪冠的實力,卻不具備奪冠的心態,這才是我的致命傷!」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之後,李娜相繼在北京、通遼、烏蘭浩特的三站ITF女單賽事中奪魁。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李婷和孫甜甜雙打奪冠。9月份,李娜在當年首次舉辦的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上,以6比3、6比4直落兩局擊敗斯洛伐克的蘇查,成為第一個在WTA巡迴賽中奪得單打冠軍的中國球手。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一直以來,李娜都想體會一下真正的職業網球是什麼樣子,網球的「改制」讓她看到了希望。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26歲的李娜與體育總局簽署了單飛協議。

成為真正的職業選手,這是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去做的事」。因為「單飛」的自由背後,是代價。脫離體制,盈虧自負,後果一己承擔,李娜也經歷了從一開始的拮据、獎金不夠支付團隊開銷,到之後團隊磨合成功不斷攀登至職業巔峰的曲折過程。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2010年1月,李娜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進入四強,這是她職業生涯首次打入大滿貫四強。也是在這一年,李娜在溫布爾登又一次闖進8強後,她終於實現了8年前許下的願望:世界前10。曾經,李娜以為自己人生最高成就就是世界前10,但這天真的到來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她期待著再一次的自我突破。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201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李娜戰勝義大利人斯齊亞沃尼,成為亞洲首個奪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球員,這是中國網球歷史上最具份量的一次突破,同時也為中國網壇開啟了新的時代。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李娜曾對記者說,「人生本來就是在不斷的挑戰自己」。對她自己而言,勝利帶給她最好的禮物是內心的平靜,「不必再為失誤痛恨自己,不必反覆折磨自己」。面對失敗,她能夠變得更加理性,網球名將莎拉波娃曾公開對媒體表示:「跟李娜最有意思的是在賽場上打比賽,我們交手很多次,她是最難打的對手之一,跟她比賽總是很艱難,很消耗體力,她是非常強大的運動員。」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2014年,李娜在澳網收穫了人生第二座大滿貫冠軍,世界排名一度達到第二位。同年,她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人物,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驚艷法網、圓夢澳網,手上厚厚的老繭,記錄著李娜作為生活強者的柔韌與成熟。2014年9月,李娜選擇退役,「非常滿意自己的網球生涯,也非常自豪,現在退役是最好的時間,沒有遺憾,沒有後悔。以前問過自己,內心堅強的回答,沒有,自己已經儘力了。」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對於中國網球來說,李娜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的成就幫助這項運動在國內生根發芽、開枝散葉,但她的成就還需要後輩們努力追趕。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封面人物 | 李娜,入選名人堂,「我還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精英YOLO 的精彩文章:

傳承力量?權力 | 挪威王室(下):堅信真愛無敵的王族

TAG:環球精英YO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