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儒佛有何「同」與「不同」?

儒佛有何「同」與「不同」?

儒佛有何「同」與「不同」?

儒佛之本體,固無二致。儒佛之工夫,淺而論之,亦頗相同,深而論之,則天地懸殊。

何以言之,儒以誠為本,佛以覺為宗。誠即明德,由誠起明,因明致誠,則誠明合一,即明明德。覺有本覺,始覺,由本覺而起始覺,由始覺以證本覺,始本合一,則成佛。本覺即誠,始覺即明,如此說去,儒佛了無二致。

閣下所謂學孔學佛,理不外大學一章者,乃決定無疑之語,此淺而論之也。至於發揮其修證工夫淺深次第,則本雖同,而所證所到,大有不同也。

儒者能明明德,為能如佛之三惑圓斷,二嚴悉備乎。為如證法身菩薩之分破無明,分見佛性乎。為如聲聞緣覺之斷盡見思二惑乎。三者唯聲聞斷見思最為卑下,然已得六通自在,故紫柏雲,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初果尚七生天上,七反人間,而其道力,任運不犯殺戒,故凡所至處,蟲自離開,所謂初果耕地,蟲離四寸,況二三四果乎。

儒教中學者且置,即以聖人言之,其聖人固多大權示現,則本且勿論。若據跡說,恐未能與見思凈盡者比,況破無明證法性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乎。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悲智閩院人 東隱之味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