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為又攤事了:被指抄襲蘋果獲取商業機密,華為已否認

華為又攤事了:被指抄襲蘋果獲取商業機密,華為已否認

來源:內容來自「新智元」,謝謝。

華為是怎麼超越蘋果的?

最近,國外網站The Information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竊取蘋果商業機密。

文章稱,華為抄襲蘋果智能手錶Apple Watch心率感測器、蘋果在2016年開發的連接器等部件,並對蘋果供應商、前員工使盡各種手段,試圖學走蘋果的技術。

這也是繼今年1月,美國司法部起訴指控華為竊取無線運營商T-Mobile USA的商業機密之後,華為再次被指抄襲和竊密。

不過,華為的一位發言人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蘋果則沒有回複評論請求。

華為被指施壓供應商、抄襲蘋果產品

Apple Watch設有一款運行良好的心率感測器,已獲得美國FDA的批准。報道稱,華為自己的智能手錶的用戶評價不高,其中一些消費者抱怨其心率監測器的性能不佳。

於是,去年11月,一位負責競爭智能手錶項目的華為工程師追蹤了一家參與生產蘋果智能手錶的心率感測器的供應商。該工程師以向供應商提供製造合同為借口安排了一次會議。

華為工程師與四位華為的研究人員一起參加了與該供應商的會議。該供應商高管表示,華為團隊花了一個半小時向供應商施壓,令其透露關於Apple Watch的詳細信息。

「他們試圖碰運氣,但我們什麼都不會告訴他們。」這位高管說。之後,華為沉默了。

不僅如此,The Information還報道,華為涉嫌抄襲蘋果在2016年開發的連接器,該連接器使MacBook Pro鉸鏈更薄,同時仍能將計算機的顯示器連接到其邏輯板上。

一位匿名人士表示,類似組件由採用同樣裝配方式的13個類似部件組成,去年出現在華為的MateBook Pro中。 蘋果於2016年提交了該組件的專利,但專利仍在審批過程中。

華為與具有專業知識的多家蘋果供應商進行了接觸,並為他們提供了相同的原理圖。這位知情人士表示,這些供應商認為該部件是出自蘋果的設計,並拒絕為華為進行設計。華為最終找到了一個願意設計的製造商。

安全團隊卧底黑市,蘋果對泄密不予置評

一位從蘋果離職到華為面試的員工稱,華為等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試圖通過接觸像富士康這樣的大型代工製造商的工人,來獲取有關蘋果產品的信息。

眾所周知,蘋果的產品生產線與其他企業的產線相隔離,並且每層都配備了金屬探測器以防止員工竊取零件,但儘管這樣,工人們仍能畫出蘋果產品的零件圖,並向競爭對手描述其製造原材料來泄露設計方案。

據一位前蘋果員工稱,在華為崛起之前,來自韓國的競爭對手也經常聯繫蘋果供應商,詢問關於專有組件的問題。

據現任和前任Apple員工稱,Apple要求供應商遵守美國政府關於出口軍事和國防技術的規定,嚴格遵守工廠安全準則。供應商必須記錄細緻的日誌,將敏感零件存儲在鎖定和密鑰中,並保留視頻監控。

另外,蘋果還有一支強大的全球安全團隊,他們會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審核,並對其進行違規警告。這個團隊有時甚至會派人卧底,從黑市回購被盜的蘋果零件,並使用取證技術將這些零件進行回溯定位,鎖定某些特定供應商和生產基地。

對於供應商來說,泄露蘋果零件的秘密信息的代價高昂。例如,在生產Apple Watch的過程中,每個供應商都簽署了保稅擔保合同,這意味著如果發現信息泄漏,他們將自動承擔超過100萬美元的特定託管賬戶的罰款。

當蘋果公司首次在的中國蘇州的工廠設立Apple Watch生產線時,該生產線處於嚴密防範狀態,只有Apple和其供應商授權的選定工人才能獲得徽章訪問許可權。這個過程中的每台機器都隱藏在迷宮般的防水布和帆布牆後面,以確保供應商在開發和測試時無法看到完整的生產線。從地板上取下的機器總是被蓋起來,通過推車運送到只有經授權的人員才能造訪的區域中。

也正是憑著過硬的安保措施,因此當The Information報道出現時,蘋果不予置評,而華為的發言人則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研發費用超越蘋果,華為仍頻繁被冤抄襲

本月早些時候,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生產耐用智能手機玻璃的Akhan半導體公司表示,它正在聯手調查華為竊取其知識產權的行為。 Akhan聲稱華為利用業務關係來收購其玻璃樣品,然後拆開並研究了這些樣品。

1月,美國聯邦檢察官宣傳正在對華為進行刑事調查,稱其涉嫌竊取美國商業夥伴的商業機密,包括竊取T-Mobile美國公司用於測試智能手機的技術。

華為與T-Mobile的訴訟最早追溯到五年前的2014年,當時陪審團認定華為在T-Mobile位於華盛頓州實驗室盜用機器人技術,這個機器人旨在模擬人類手指的觸感。

目前,華為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網路設備供應商了,目標是在2019年底超越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這個過程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The Information也提到,隨著美國公司越來越關注中國公司獲取知識產權的努力,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中國的科技巨頭華為身上。

華為發言人稱,「在進行研究和開發時,華為員工必須根據我們的商業行為準則搜索和使用公開信息,並尊重第三方知識產權」。

這位發言人還說明了華為在研究方面的支出情況。

歐盟委員會公布的《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以113.34億歐元位列世界第五,也是唯一一家上榜前五十的中國公司。

2018年華為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高達113.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91億元)。

而The Information這份報告中所稱被竊取機密的蘋果公司,在研發投入上卻落後於華為。

根據2016年和2017年該榜單數據顯示,華為在研發的投入上逐年增長,且排名從全球第八升至第六,而今為第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精英 的精彩文章:

摺疊手機推出在即,催生OLED面板第二春
瑞薩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失利?

TAG:摩爾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