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夜場票被炒至4000元,今晚的故宮連「阿哥」都進不去

夜場票被炒至4000元,今晚的故宮連「阿哥」都進不去

文丨陸鵬鵬

今日正月十五元宵節,恰逢2019「年度最大最圓月」之日,600歲的紫禁城將上演現代燈光秀,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

近年來,在故宮IP的加持下,其文創產品收入逐年增高,體現了極強的帶貨能力,品牌價值正在不斷被放大。

故宮夜場一票難求,閑魚最高被炒至4000元

繼故宮口紅、膠帶等文創產品上熱搜後,今日的燈光秀再度讓故宮成焦點。

2月17日,故宮博物院發布「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動同時刷新了三個首次:一是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二是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三是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公眾開放。

根據官微發布的消息得知,該活動是免費的,但是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目前,門票預約人數已達上限,並且在短時間內被觀眾搶完,預售系統一度癱瘓。

不少北京的讀者對藍鯨反映稱,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便去搶票了,但是由於搶票人數過多,進去之後網站就處於癱瘓狀態,一個小時後再刷就沒票了。

面對觀眾的疑問,今日凌晨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發布《關於「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的特別公告》,公告稱目前已有3500人預約成功。

其中,2月19日晚將有2500名駐華使節、勞動模範、北京榜樣、快遞小哥、環衛工人、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消防指戰員、公安幹警等各界代表受邀參觀,同時接待網上預約的觀眾500人。2月20日晚,全部時段用於接待通過網上預約的3000名觀眾。

對於觀眾抱怨搶不到票的問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解釋原因說,3000萬人搶,永遠也不夠。

雖然官網已預約不到夜場門票,但藍鯨注意到,相關門票在閑魚平台上有出售,並且價格最高達到了4000元一張,即便如此評論區仍有大量網友求轉讓。

由此可見,本次的故宮元宵燈秀可謂是一票難求,面對如此狀況,不少人為買到一張寶貴的夜場票可謂使盡了渾身解數。網路上更有買家戲稱:「因為我覺得我是阿哥進不去面子上掛不住。」

前年文創營業額達15億,紫禁城背後藏著一門好生意

事實上此次元宵燈會並非故宮首次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此前刷屏的H5、口紅、膠帶、網紅紀錄片等周邊產品無不深受大眾喜愛。

2018年12月9日,一篇名為《故宮口紅,真的真的來了!》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很快獲得10萬+的閱讀量,發布該文的公眾號名為「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隨後公眾號「故宮淘寶」也隨後發布了「故宮仙鶴系列」彩妝,包括眼影、腮紅和口紅。

彼時還引發了一場故宮周邊產品的「嫡庶之爭」

目前,故宮下面有三個文創系列:故宮淘寶、故宮文化創意館和故宮文創旗艦店。此前,讓公眾感到好玩和「萌」的各種網紅產品,都來自「故宮淘寶」,是承包給外面的機構在做。故宮後來又推出了自己的「故宮文化創意館」,產品更端莊一些。「故宮文創旗艦店」則是屬於「故宮出版社」。

用網友的話來說,「故宮淘寶」是「庶長子」、「故宮博物院文創」則是「嫡次子」,三種文創系列體現了故宮在發展運營IP時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事實上,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在故宮產品推出後買家幾乎是一搶而空,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對故宮而言,周邊產品的熱銷為營收帶來了可觀的數字。

從2013年起,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便開始走紅網路,其收入也是連年走高。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共有9170種,2016年為故宮帶來10億元左右收入。

在今年舉辦的亞布力論壇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談到故宮財務時稱,故宮是差額撥款單位,國家只給54%經費,剩下自己掙,去年給的專項預算是11.2億元。隨著故宮IP增大,前年文創總營業額15億元。

高昂的營業額進一步的提升了故宮這一IP的價值。這也意味著傳統文化對人們的吸引力並未減退,從H5到紀錄片再到口紅等衍生品,故宮系列火熱的背後,是傳統IP的創新開發和多樣化運營。

H5刷屏、微信篇篇10w+,故宮IP開發離不開新媒體

放眼全球來,發行文物衍生品已非新鮮事,雖然紫禁城背後是一座文化富礦,但如何開發才是難題。此前行業內總有公司表態要做中國的迪士尼,然而有觀點認為,其實中國早就有迪士尼了,就是故宮。只是以前的不會玩,現在北京故宮的運營越玩越好了。

一位文創產業的業內人士對藍鯨表示,與一般文創產品相比,故宮這類傳統文化IP的發展和傳播有一定難點。對故宮這樣「高冷」的形象而言,品牌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產品推廣讓更多人能接受,要做到接地氣

早在2010年10月,故宮為了售賣周邊產品,就已上線了「故宮淘寶」。彼時,在大眾觀念中,博物館周邊產品依舊被當作是旅遊景點紀念品,是一堆價格昂貴卻新意不大的產品,買家也是寥寥無幾。

直到2013年開始涉足新媒體,「故宮淘寶」才正式走入大眾的視野。2015年8月,故宮淘寶網上促銷,1500個手機座在一個小時全部售罄,日成交量1.6萬單,微信公眾號的廣告軟文閱讀量幾乎每篇都是10萬+。

除此之外,由故宮衍生出的H5《穿越故宮來看你》,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也不斷在觀眾面前刷足了存在感,成為故宮文創成功熱銷的基石。

近年來隨著文化傳媒市場投融資進程的加快,資本將更多目光聚焦在文創產業上面。

上述人士對藍鯨表示,文化的事,不應該是一個特別著急的問題,不是需要迅速把它變現的一個問題,因為這是一個長遠的項目,需要考慮怎樣將其流傳下去,這也是難點之一。

如今,故宮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網紅」。從線上到線下,從紀錄片、H5、自媒體文到口紅、膠帶、手鏈,系列產品已經遍布了生活每個角落。故宮IP的成功開發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啟示,如何活化傳統文化的商業價值是關鍵,創意者在這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END

被封的公眾號沒有一個「冤死鬼」

土味博主,或許是最懂互聯的產品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