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渠寶笈》對書畫市場的影響

《石渠寶笈》對書畫市場的影響

隨著內地秋拍日期的臨近,多家拍賣行又陸續公布了新一批秋拍焦點拍品,給市場預熱。其中,在備受矚目的中國嘉德「大觀——中國古代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上,將呈現三件《石渠寶笈》著錄的精品力作——關仝(傳)《秋山平遠圖》手卷、蔣廷錫《蟠桃圖》立軸和錢維城《富春秋色圖》立軸亮相,引發市場期待。

從近些年來的市場表現來看,「石渠寶笈著錄」已然成為中國古代書畫高價和精品的代名詞,廣為收藏界所津津樂道。從今年截止到目前的成交情況看,《石渠寶笈》的影響力可以說愈發穩固,在成交價格最高的5件古代書畫拍品中,前四位均出自《石渠寶笈》著錄,分別為宋《漢宮秋圖》手卷(成交價1.242億元)、錢維城《台山瑞景》手卷(成交價1.46794億港元)、張宗蒼《雲棲山寺》手卷(成交價8050萬元)和錢維城《花卉冊·冊頁十二開》(成交價6670萬元)。而在2017年成交價突破億元的8件古代書畫拍品中,有5件就出自《石渠寶笈》著錄,其中尤以佳士得紐約藝術周上拍出的南宋陳容《六龍圖》最為矚目,其約3.38億元的成交價,更是刷新了中國古代繪畫的拍賣價格紀錄。再往前的2016年中,成交價格最高的古代書畫作品是任仁發《五王醉歸圖》,也是一件《石渠寶笈續篇》著錄拍品,當時拍出了3.036億元,引發極大轟動。

眾所周知,《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兩朝編纂的宮廷收藏的大型著錄文獻,書中所著錄的作品彙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時期的所有作品。縱然這一著錄中並非全部是精品和真品,甚至不乏贗品和平庸之作,但是從藏家角度來看,歷史著錄是判斷作品真偽的重要標準,有《石渠寶笈》為底,打眼的幾率要小得多。目前在拍賣會見到的《石渠寶笈》著錄書畫,儘管來自不同藏家,但最初都是從清宮流出的。這些作品由於出身就自帶皇族氣息,註定了要比其他非著錄作品被高看一等。雖然今年內地秋拍古代書畫的整體陣容尚未完全出爐,但從已知的重磅拍品來看,《石渠寶笈》著錄拍品依然是最值得期待的焦點拍賣之一。甚至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古代書畫領域未來究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終究還要看市場對於《石渠寶笈》著錄作品的徵集挖掘力度來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2 的精彩文章:

藝術:親愛的 讓我把你的悲傷治癒
好美的素描肖像

TAG:書畫藝術收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