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2個餅放同一個紙箱,算團隊陳化嗎?三分鐘系統介紹白茶團隊陳化

2個餅放同一個紙箱,算團隊陳化嗎?三分鐘系統介紹白茶團隊陳化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數十萬年前的智人、尼安德特人大多是以10-20人為單位的小群體生活在地球上!他們不斷的遷徙、狩獵、採集、進化、殖民......

從公元前9萬千開始馴化山羊、小麥開始;遠古的智人,開始慢慢停止了他們的遷徙生涯,固定在一個地方集群生活!從此,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群居、集群生活模式!

群居一詞,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群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群居的由於某些劣勢難以發展。在群君社會裡分工明確,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

其實,群居並不是動物和人類的專有名詞,甚至於在植物界,也需要群居的存在。

衍生到白茶保存,也需要給它們營造一個群居的環境。或者說,我們用另一個辭彙來描繪這種聚集保存的現象更好——團隊陳化。

自村姑陳第一次在文章里提出團隊陳化的概念後,越來越多掌柜開始認可這種做法,並且還會給消費者們宣傳團隊陳化的種種優勢。

然,有的時候這些掌柜在宣導時,並未徹底了解團隊陳化當真實含義,導致部分茶友仍舊不懂團隊陳化的具體做法,存在不少的疑惑。如近期見到一茶友留言,就提到了關於團隊陳化的細節。

「團隊陳化是什麼意思呢?比如一斤散茶三層包裝後跟3餅三層包裝後,這2個放在同一個紙箱,算團隊陳化嗎?」

今兒,我們就來徹底認識團隊陳化這個名詞,深入了解它有什麼特點,又該怎麼執行。

《2》

什麼是團隊陳化?

何為「團隊」?

管理學家斯蒂芬·P·羅賓斯認為:團隊就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個體,為了特定目標而按照一定規則結合在一起的組織。

注意,團隊二字對組成數量有所要求,往往不低於兩個。

何為「陳化」?

茶葉陳化是指在自然條件下,經過時間的推移,茶葉成分發生的變化,如:茶葉的色澤、香氣、湯色等。

將二者概念相結合,團隊陳化就是將同種類的大量白茶存在一個箱子中,並放在安全的區域。

強調!這裡有兩個要點,白茶必須是【同一種類】與【大量】。

如茶友所說,一斤散茶三層包裝後跟三餅三層包裝後放進同一個箱子里,這種行為不可稱為團隊陳化。

主要是因為不同年份、不同形態、不同等級的白茶,它所擁有的香氣因子不同,比如白牡丹會陳化出草藥香,濃密的花香;而有潛力的壽眉餅能夠生成蜜餞香,甜棗香。一旦這二者放在一起,強行讓它們進行所謂的「團隊陳化」,那麼二者的香氣將會相互干擾,讓人難以品鑒出真實的香氣。這反倒失去我們保存白茶的初衷。

故而,村姑陳所提倡的團隊陳化,指的是同一種茶大量保存在一起。

何為同一種茶?

即同一種原料、同一批次,同一年份、同一形態的白茶,這才叫做同一種茶。若是同一種原料的不同形態,建議要分開陳放,不可放在一個鋁袋、塑料袋中。

這才是正確的團隊陳化。

那「大量」二字,又該如何解釋呢?

借用斯蒂芬·P·羅賓斯的觀點,不能低於「2」呀。如散茶,最好同一種能至少存兩斤,給它們一個團隊,讓茶葉更自由地呼吸, 更好地促進彼此陳化。而茶餅,當然也不能低於兩餅。否則茶餅孤立無援的,也很難陳化出讓人驚艷的口感來。

《3》

白茶為什麼要強調團隊陳化?

目的當然只有一個:讓茶更好喝,讓茶擁有更好的品質。

白茶,要陳化出好品質,除了溫度、濕度、光線、氣味這些外在因素外,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讓白茶太孤單,一定要讓它們組成團隊,以團隊的方式來陳化,如此這般,才能達到有效的陳化效果。

這就讓人想起一根筷子與十根筷子的故事。

一根筷子,勢單力薄,輕而易舉就被折斷。

十根筷子,人多勢眾,需花費一番功夫才可折斷。

團隊的力量,就這麼讓人難以忽視。一餅茶,一兩茶,孤掌難鳴,難成氣候。唯有大量的茶葉放在一起,大量的餅存在一起,茶葉之間共同呼吸,此起彼伏地吐故納新,互相刺激,互相成就,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作用於同一個內袋裡的所有茶葉,作用於同一個提袋裡的所有茶餅,才會讓茶葉們轉化得更快,形成更多的,更強有力的香氣。

茶農的原話:量太少,陳化得慢,陳化的效果也不好,至少要3-5斤,放在一起存,香氣才聚得起來。茶多,聚香。

這種保存上的特性,村姑陳是深有體會。

同樣是2015年的壽眉餅,一箱陳化時,打開包裝時,那叫一個香氣撲鼻,甜甜類似蜜餞的香氣,溫暖的乾草葯的香氣,劈頭蓋臉朝你而來,十分驚喜。而只有兩三餅存在一起的2015壽眉餅,香氣就明顯沒有大箱來的張揚,內斂了許多,就連這口感上,少量存放在一起的茶餅,也顯得「發育遲緩」,風味不及大箱存放來的醇厚。這一特色,茶友們不妨自己試驗一番,就會發現差距。

存在即合理,團隊陳化自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與好處。

《4》

團隊陳化該如何實現?

要做到團隊陳化,需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選購時注意白茶數量。

第二步:做好保存工作,不可掉以輕心。

團隊陳化,通常是為長期存茶量身定製,若是作為口糧茶,倒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喝茶頻率買茶,一餅茶,一斤茶都可以,並不強求數量多。

而長期存茶,則要大量存放,以提供一個最優質的條件。

如散茶,有條件可買三五斤,若是家裡存茶空間有限,可適當增加餅茶的保存數量,以確保白茶能以一個團隊的形態長期存放。

買茶簡單,要實現白茶的團隊陳化,還不可以忽視保存的重要性。

白茶保存,基本原則是要滿足:遮光、密封、乾燥、常溫、無異味存放,這是保證白茶長期保存的有利法則。此外,我們還要注意長期保存的特性。

1.不同白茶存在一個箱子里,要擁有單獨的鋁袋、塑料袋。

長期存茶時,我們會發現一個自己有時候買的茶種類多,若是都用小箱子存放,未免太占空間,也不方便收納。這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化零為整,將這些散落的白茶用一個大的紙箱都收納好,然後在紙箱上寫上箱子內茶葉的名稱。

這時候存放在同一個紙箱內的不同白茶,都要用獨立的鋁袋、塑料袋存放。如朋友所說,兩件散茶,三餅餅茶存在一個箱子里,就要做到獨立包裝,儘可能避免茶葉之間的香氣相互影響。

2.長期存放的白茶,並不需要定期透氣。

團隊陳化狀態下的白茶,並不需要定期打開鋁袋透氣,若是可以打開紙箱透氣,反倒增加了存茶的風險。

故而,一旦給白茶安了一個舒適的家,就不必它操心它的存放,細緻存放,必定會投桃報李。

《5》

一塊餅,一斤茶,孤木難撐,香氣和滋味很難聚集起來,多種香型的形成也愈發的緩慢。

一箱茶,釋放出的氣味大,物質足,香氛濃重,香氣基礎廣泛,轉化出好聞的香氣,是分分鐘的事。

團隊陳化,這是多年存茶的經驗總結,站在前任的肩膀上,能將長期存茶更好的進行下去。

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團隊的力量就是這樣無窮大。

你家存的白茶,符合團隊陳化的要求嗎?不妨自查一番,給白茶創造一個更優質的環境吧!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蓋碗沖泡白茶、岩茶、紅茶,為什麼燙手?學會這兩個技巧很關鍵!
武夷岩茶正傳,老叢水仙也有辛辣感?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