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矽谷Live / 實地探訪 / 熱點探秘/ 深度探討

本文授權轉載自腦極體(ID:unity007)

作者:藏狐

大家最近都看了頭頂「硬科幻」標籤的《流浪地球》吧?最近它收穫的不光是漫天彩虹屁,從劇情邏輯到科學細節,天天都有一些硬傷被拉出來花式吊打。

特別是「流浪地球計劃」這個故事賴以存在的大背景,無論是一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還是點燃木星,都是違背科學定理的。

不過,這就像是作者為讀者和觀眾搭建的一個夢幻舞台,吃不下類似設定的直接右上角小紅叉就好了,非要揪著一個想像中的太空計劃謬誤不放未免就有點杠精了。

但是,如果現實中的太空計劃也這麼腦洞大開、勞民傷財,那才是真實引起不適了……神奇的是,歷史上這種充滿了玄幻色彩的太空計劃還真不少見。

比如冷戰期間,美軍就真推出過名為「Project Retro」的太空計劃,試圖利用 1000 座阿特拉斯火箭發動機的反向推力,迫使地球停止自傳,可是以當時該發動機的推力,至少得安裝 1000 萬億台才有可能,而且會將地表環境破壞殆盡……結果當然是因為太瘋狂而被否決了。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不過,這樣聳人聽聞的太空計劃還出現過很多。這也切實暴露出了人類在探索太空上的巨大難題:讓想像力在科技和宇宙的規律下自洽,並且符合全人類利益,實在是一項難度係數爆表的思想體操。

今天,小探就帶大家集體圍觀一下這些毫無求生欲的未來計劃吧。

異想天開型:敢叫宇宙換新天

這類太空計劃,可能提出時根本就沒有想要產生任何實際的結果,但都做到了在氣勢上自帶「敢為天下先」「宇宙規律都是渣」的王霸之氣。

比如美國在19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簡稱SDI)。

該計劃由「洲際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和「反衛星計劃」兩部分組成,預算更是高達1萬多億美元。核心目標是以太空為基地,建立一個綜合防禦系統,在太空部署激光、高能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防禦和攔截來自蘇聯的戰略導彈。

不過,雖然研究工作進行得是紅紅火火,並且花費了近千億美元的費用,但很多計劃中的項目都因技術難度過大、費用高昂等無限期停擺。

這個未能實施的計劃在90年代宣布終止時,立刻引發了輿論嘩然,就被認為只是一種宣傳煙霧彈、一場徹底的騙局。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星球大戰」計劃2.0版又啟動了。

前不久特朗普公布了美國最新版的導彈防禦系統計劃,也是以太空為戰場來部署部署導彈攔截器。大家猜猜這次會不會重蹈覆轍呢?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太空計劃怎麼能少的了月亮呢。「狠起來連地球衛星都炸」的月球基地計劃,1959年就在美國空軍的案頭誕生了。

該計劃打算在月球附近或者月球上引爆一枚核武器,引發一場「月震」以供研究,順道嚇唬一下「對家」蘇聯人,甚至為此劫持了蘇聯的月球探測器來研究。

幸好這個輕率的方案也搞砸了。該計劃推出一年後,美軍就忙著應付蘇聯的金星探測計划去了,月球得以逃過一劫……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總而言之,這類太空計劃表面一看有理有據挺能忽悠人的,實則缺乏科學理論和技術實踐支撐,最後都難逃涼涼的命運。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為提供了不少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及陰謀論滋生的土壤……

強行碰瓷型:目迷五色or暗度陳倉

如果說上述計劃還能跟太空計劃扯上關係,也算無意間推動了科研事業發展,那麼接下來這些碰瓷型計劃,就是強行蹭太空戰略的熱度,撬開牛頓棺材板、腦洞如黑洞一般的存在……

比如蘇聯的地球望遠鏡計劃,立志挖穿地殼,打造一個可以觀測地底物質的望遠鏡;

美國人也很快推出了鑽海計劃。這就將美蘇太空競賽引向了一個神奇的畫風,開始比賽誰更會「挖坑」了。

戰鬥民族也是極其認真,真在科拉半島上鑽出了一個12263米的孔,據說是到達地球最深處的人造物,該項目最後因為經費不足而停止,科拉超深井的洞口也隨之被封閉,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不要以為喜歡超自然的只有吃瓜群眾,科研人員和管理者們也沒能倖免。 「藍皮書計劃」就是美國空軍為調查UFO於1952年成立的計劃。

該計劃收集了 12618 件 UFO 報告,最後得出結論:大部分 UFO 事件,都只是誤認了自然現象(雲、星星等)或是普通飛行物,還有少數幾件是謊報。也有人稱,該計劃是為了掩飾當局秘密研究飛碟的障眼法。

而它的繼承者「水瓶座計劃」,則收集過去兩萬五千年來外星人與地球人類互動的歷史資料記錄,而且至今仍在不懈進行中……真是三體艦隊看到會沉默,瓦肯星人看到會流淚。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為了應對神秘的外星人,美國就發起了一個「絕地計劃」。在80年代後期,開始打造一支由「超級士兵」組建的秘密通靈部隊,這些「絕地武士」個個都具有特異功能或通靈能力。甚至有不少科學家參與其中,進行相關的實驗,不過以失敗居多。

該計劃與其他國家的超能力計劃(比如蘇聯的10003部隊,中國的503所等)一樣,隨著冷戰結束而宣告破產。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面對這類怪力亂神式太空計劃,想像力餘額不足、或是堅守唯物主義的盆友,可能已經滿頭佛光式問號了。

僅從計劃本身,顯然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不過這些計劃的提出,原本也與真實的科研沒什麼關係,只是在那個特殊年代震懾和迷惑對家的一種宣傳手段罷遼,本身就是為了宣傳而設立的,誰先認真就輸了。

自我挑戰型:漫漫太空路,上下求索

看了這麼多不著調的太空計劃,可以看出,航空航天項目作為集財力、科研、國防等國家綜合實力於一身的「國寵」,自然難以避免成為國家之間明裡暗裡較勁的焦點。

那麼,有沒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靠譜太空計劃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搞清楚太空計劃的本質,不是把人類送上天空,更不是跑偏成怪力亂神和國家威懾口水戰。它的核心,是讓人類可以在太空中正常工作和生活,為人類長遠的命運和星際探索做好準備。

從這個角度來說,靠譜的太空計劃主要有兩種,一是深空探測和基礎科學理論驗證;一是依託現有工程基礎的空間探索。

深空探測和基礎科學領域,是推動太空任務實現質變的先導性計劃。

比如歐洲的 LISA 計劃,就是用來探測引力波的。目標是在2034年把一個放大60萬倍的 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觀測台)送上太空,在地球噪音之外聆聽引力波的律動。十年經費就高達10.5億歐元。

一旦該計劃正式落地,通過觀察原子級別精度的時空擾動,不僅直接推動太空技術的進步,更是直接推動基礎物理進程。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中國也有自己的引力波探測計劃,即「天琴計劃」和「太極計劃」。

前者由中山大學在2016年發起,總投資約為150億人民幣,計劃用15年—20年的時間發射衛星上天。太極計劃則是 2008 年由中科院發起,並與歐洲 LISA 計劃達成合作。初步規劃是在 2033 年發射一組由三顆微型、六路激光干涉的引力波探測裝置,望遠鏡直徑達到50cm,每年所能觀測到的引力波事件率將比 LISA 高一個量級。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總之,與該類計劃強關聯的種種技術,比如慣性感測器、激光干涉測距等,將直接惠及人類太空任務和宇宙學、黑洞物理等基礎科學的進步,幫助人類進一步理解宇宙的本質。

至於工程基礎上的空間探測,就沒有那麼浪漫和形而上了,目的是通過觀測讓人類更好地掌握其他關聯星體的環境、資源、異動等情況,有著更強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比如前不久 NASA 的「帕克」任務,就發射了一枚重約635千克的太陽探測器,將在未來7年內環繞太陽飛行24圈,在金星引力的幫助下調整軌道逐漸逼近太陽,最終抵達距離太陽表面大約610萬千米的地方。

它也代表了航天工業的巔峰水準:飛行速度達每小時70萬千米,是目前飛得最快的人造物體;表面採用碳複合材料防熱罩,可抵禦1400攝氏度的高溫……

作為有史以來最靠近太陽的航天器,「帕克」能夠近距離測量太陽外層空間的電場和磁場,研究日冕物質拋射的物理機制,從而更好地預測大型空間天氣事件,防止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比如干擾無線電通信、危及電網、影響宇航員作業等等。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中國探月計劃也是類似的存在。

去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升空,它將登陸月球背面,幫助人類第一次觀測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那個未知半球。

而在這之前,2004年啟動的探月計劃「嫦娥工程」,已經相繼發送三個無人探測器,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並完成採樣、高精度成像、表面數據收集等任務,以便更好地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為進行月球基地建設、尋找未來宜居點埋下伏筆。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也就是說,空間探測計劃往往會研究非常具體的專業領域,比如航空飛行、地球科學、空間環境等種種,關鍵點在於描繪和理解地球所處的周圍環境。

儘管這種太空計劃遠沒有什麼外星人來的志怪獵奇,也沒有星球大戰來的熱血噴張,也不像「流浪地球」這樣充滿浪漫色彩,卻在一點一滴之間,壘實了人類邁向太空的戰略資產,讓前進的每一步更有力。

為人類下一個的新黎明做準備,哪怕晨光微熹的那一刻,今日的我們誰也看不到,也好過讓未來指向虛妄。

推薦閱讀

除了「帶地球去流浪」,還有哪些腦洞大開的太空計劃?

區塊鏈報告 |腦機介面報告

矽谷人工智慧|斯坦福校長

衛哲|姚勁波|胡海泉

垂直種植 | 無人車

王者榮耀 | 返老還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從百億美元到零估值,矽谷的Theranos或許不止一個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