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緬甸頭疼70年強悍武裝,與中國同根同源,現為何不向緬甸投降?

緬甸頭疼70年強悍武裝,與中國同根同源,現為何不向緬甸投降?

世界上民族複雜地區除了東歐中區,就是亞洲的緬甸地區了。緬甸自從英國殖民結束獨立以來,雖然成為一個國家,但該國撣邦、克欽邦、佤邦等地區民族矛盾激烈,而且還有獨立民族武裝,致使緬甸自建國以來,國家一直處於內亂之中,緬甸政府與各民族矛盾也是分分合合,總體處於敵對狀態。


緬甸民族武裝產生的根源

緬甸撣邦、克欽邦等地區自古就是中國領土,唐代是南詔地區,宋代屬於大理國屬地,但這些地區在英國殖民時與中國脫離。

19世紀時,英國發動三次征緬甸戰爭,於1886年開始在緬甸實施殖民統治,後來緬甸還被日本佔領3年,直到1945年獨立,緬甸長達半個世紀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英國殖民緬甸時,為鞏固殖民統治,針對緬甸民族構成複雜,而且矛盾多的現狀,實行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對緬族聚居的中部、南部地區直接統治,而對居住在山區的少數民族則繼續保留土製,給他們一定自治權,定期向英國殖民者繳稅。

表面上看這種分而治之政策減少了矛盾,便於統治,但卻使緬甸各民族間斷絕往來,而且隔閡越來越深,為緬甸獨立後民族衝突埋下禍根。

英國殖民者不僅分隔緬甸各少數民族,而且還扶持各少數民族的武裝力量,允許如克欽族、克倫族、撣族等民族有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向他們提供武器裝備,利用這些武裝鎮壓緬族的反抗。

緬甸一些有識之士也看到英國殖民者這種意圖,因此為了團結各民族力量,1947年,克欽族、撣族、緬族、欽族的代表簽訂《彬龍協議》,表面上看是一份團結各民族的協議,但由於英國支持民族武裝現狀無法改變,只能在協議中保留各個少數民族享有充分自由。但這一協議簽署後,成為後來緬甸各地方武裝與緬甸政府對抗的主要依據。不過克倫等少數族卻拒絕簽署這一協議。

緬甸獨立後制定的第一部憲法中,對各民族的訴求也有保留,不過緬甸政府卻在憲法中給予緬族更大利益,這就觸發了民族之間利益不平等的矛盾。

緬甸軍政府統治後,為了實現緬甸的國家統一,允許一些實力較強的民族武裝建立高度的自治區,並對願意與緬甸軍政府和談的給予經濟支持,緬甸境民族矛盾有所緩和。

2008年,緬甸又修改新憲法,希望與各少數民族武裝談判解決問題,並收編這些武裝。除了一些力量弱小的民族武裝願意和談外,其他實力強大的民族武裝對政府條件不滿,克欽獨立軍、撣邦果敢同盟軍、佤邦聯合軍等武裝拒絕被收編,這就導致矛盾衝突,直至大打出手,緬甸政府與各族武裝的衝突全面爆發。

2009年,緬甸政府雖然打敗了果敢同盟軍,並建立撣邦特區,但撣邦內的一些武裝與緬甸政府並未和解,還有零星衝突。

緬甸內戰雖然有民族矛盾一面,但也有西方勢力的插手,背後有複雜因素,完全解決難度很大。


緬甸實力最強一支武裝

在緬甸內部衝突中,有一支武裝令緬甸政府很頭疼,自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這支武裝一直與緬甸政府對抗,讓緬甸十分頭疼,直到現在緬甸也拿這支武裝沒有辦法。

這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就是緬甸克欽獨立軍。克欽獨立軍是緬北地區民族武裝中最強悍的一支軍隊。該支武裝與緬甸政府70年歷史中,已經具備豐富的戰爭經驗和較為完整的軍事體系。

2011年,緬甸政府撕毀1994年與克欽武裝簽訂的停火協議,再次與克欽獨立軍爆發衝突。後來隨著果敢同盟軍的再次崛起,緬甸沒有精力多方面作戰,因此緬甸政府軍與克欽武裝的衝突才減少。

克欽獨立軍是克欽族自治邦的武裝組織,他的壯大雖然與英國扶持的民族武裝有關,但真正實力強大,還是在後期發展中。克欽族控制區域是287公里,邦內人口有15萬,而克欽獨立軍的數量達到了3萬,還有10萬餘人的民兵,可見克欽武裝是全民皆兵。

在克欽族內,要求18歲民眾就要參加克欽獨立軍,而且不允許退伍,60歲退出克欽軍只是長期休假,遇到戰事還要參加軍隊。

克欽族根據人口徵兵,家裡有四五個兒子,那麼必須有3個兒子當兵,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當兵,沒有兒子的女孩參加克欽軍。而沒有參加克欽軍的,就地成為民兵。這種軍事體制,使克欽獨立軍有源源不斷的兵源。

克欽軍不僅有充足的兵源,而且有一套正規的軍事訓練體系,並不像人們眼中那種烏合之眾的地方武裝。克欽獨立軍為了提高軍人的素質,專門設置自己的中央軍校,培養優秀的軍官。而且克欽族內還有完整的武器裝備工廠,雖然不是先進的兵工廠,但能夠生產各類槍支和迫擊炮,為克欽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武裝裝備。

克欽族與我國境內的景頗族同根同源,而且語言文化傳統相通,還有很多血緣關係。克欽族是緬甸第六大民族,不僅克欽邦有分布,其他地區也有分布,據資料記載,克欽族有100萬人。由於二戰中,克欽族與美軍並肩作戰過,所以該族受美國影響較大,主要信奉基督教,而有還會講英語。克欽族與撣邦果敢軍不同之處在於,雖然對中國友好和嚮往,但與果敢全面推行漢文化還有所不同。


緬甸最強民族武裝發展趨勢

通過歷史過往記載看,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對抗中,有勝也有敗。有時處於上風,有時處於劣勢,但處於劣勢時緬甸政府軍也未能消滅這支武裝,可見其戰鬥力非常強。

這些年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軍衝突中,勢力範圍有所收縮,原來的中心地區被緬甸政府軍控制,因此克欽獨立軍的只得把中心向萊鑫轉移。現在萊鑫地區成為克欽獨立軍新的立足這地。

克欽獨立軍也知道無論從實力與兵力,如果長期固守一點很難與緬甸政府軍實現長期對抗,因此也與果敢軍一般實行游擊戰,他們把部分兵力向北部邊境的克欽族聚居地轉移,防止被緬甸政府軍全部消滅。這些聚集在克欽族聚居地的武裝,與萊鑫地區武裝成犄角之勢,有時還會給緬甸政軍以打擊。

2015年,彭家聲領導的果敢軍再次與緬甸政府軍發生衝突,克欽獨立軍也參與行動。2018年,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再次在我國邊境地區發生衝突,一些難民湧入我國境內。目前來看,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動靜不大。將來克欽獨立軍何去何從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緬甸民族和解任務任重道遠。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沙特記者被殺案件,為何土耳其揪住不放?從兩國歷史中能找到原因
從囚徒到一國總統,他一干16年,因何成為該國政壇「常青樹」?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