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義文摘:只要念佛,就可以進入報土,不在品位階級當中

法義文摘:只要念佛,就可以進入報土,不在品位階級當中

只要念佛,就可以進入報土,不在品位階級當中。這句話意義非常深妙,如果不經過解釋,一般人很容易誤解。可是這才是真正的凈土宗、純正的凈土法門的特色。

《觀經》談到九品階位,那念佛是在哪個品位階級?

念佛是超越品位階級的。為什麼?九品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又分為三品,中品也分為三品,下品也分為三品,上品生的眾生是怎樣的根機呢?是三福當 中的「行福」,他能「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雖然他的貪瞋痴還沒有斷除,可是因為他遇到了這個大乘法門,隨著所修善行的多寡、高低回 嚮往生極樂世界,高的就是上品上生,低的就是上品下生。所以,上品的眾生就是行三福之中的「行福」迴向往生的。如果修三福之中的「戒福」,也就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樣的眾生雖然貪瞋痴還沒有斷除,還是具足三毒,可是他把所修戒福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那他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當中。

所以,上品的人遇到大乘的法門,修習大乘的法迴向往生,所感得的就是大乘的果報,在上品生;如果遇到小乘的法門,修小乘的功德迴向往生,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當中。

中品下生是怎樣的眾生呢?是沒有遇到佛法,只是行一般的人倫道德,譬如說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或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的眾 生,雖然他沒有皈依,也沒有受持五戒,也不曉得佛法僧三寶,可是臨終時他遇到善知識告訴他有六道輪迴,有極樂世界可以往生,他便以一生的善行迴向往生極樂 世界,那麼他就在中品下生。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也好,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也好,都是以相對的因來迴向,而得到相應的果。

至於念佛,像大家這樣現在就願生彌陀凈土、專稱彌陀佛名的人,是在哪一品呢?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世間善的世福,也超越三皈五戒的戒福,也超越三福之中的行福,所以是超越品位的,也就是這裡所寫的「顯念佛往生,直入報土,超越品位階級」。為什麼?因為有其因必有其果,名號的功德是大利無上的,我們以念佛為因,功德當然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大利無上功德

有人會懷疑,「《觀經》明明有九品,而念佛是在下品,怎麼說念佛超越品位階級呢?」我現在約略以四點來說明:

一、「攝機意」。《觀經》說九品,目的是要用這九品來涵蓋一切善惡凡夫,上從大乘極善,下到五逆謗法,都能夠乘佛願力往生;並不是說念佛一定在下 品。《觀經》九品與《大經》三輩的意思差不多,只是開合不同。如果念佛一定在下品,為什麼《大經》上輩、中輩、下輩都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呢?既然三輩 都說一向專念,那就說明念佛本身是總攝萬機、超越品位、不在品位當中的,三輩九品只是反映眾生本來善惡的機類。

二、「顯勝意」。那《觀經》為什麼只在下品說念佛呢?因為下品都是造惡之機,五逆、十惡、破戒的極重罪人,獲救無門,解脫無望,唯有念佛才能救他們 脫離三惡道,離開六道輪迴,所以就將念佛安置在下品。在下品下生開顯念佛,是在彰顯念佛的功德殊勝廣大,不是說念佛就落在下品下生;反而因為在下品下生, 才顯示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三福、九品:背後是有這樣的意義,所以說念佛超越品位階級。

三、「抑止意」。念佛本身雖然超越定善、散善的品位,但是下品下生這個人是個惡人,惡人念佛雖然同樣往生,但卻說在下品,這就有抑止造惡的意思,要我們行善來念佛。

四、「隨他意」。佛說法有隨他意、隨自意、隨自他意這三種。也就是說,這部《觀經》是釋迦牟尼佛隨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說的。韋提希夫人本來就認為 往生極樂凈土,定善功德最為殊勝,所以只請釋迦牟尼佛說定善的觀法,而對於稱名念佛沒有放在心上。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狀態,認為定善功德最殊勝,散善次 之,念佛只不過是口中稱念而已,是最劣的。

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就順著韋提希夫人的意思,於「正宗分」先講十三種定觀,入定觀想,然後釋迦牟尼佛自己開說迴向三福散善往生的上品三 生、中品三生,最後在下品三生,一切定善、散善都救不了,獨獨顯明念佛的超勝與絕對,來引導一切定善與散善的修行人都歸到念佛法門。所以善導大師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

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念佛在最後下品下生的地方來細說,這是佛隨他意的方便引導,並不是念佛一定在品位當中,甚至是下品。

如果釋迦牟尼佛完全隨自意而說的話,那就直接說念佛往生,就不說品位階級,也就是超越品位了:《小經》就是這樣。

《小經》是佛「無問自說」,也就是隨自意而說的經典,其中就將一切定善、散善功德貶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獨獨以念佛為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以念佛為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必定往生。在《小經》中,往生也不談三輩,也不說九品,只要念佛都是「不退轉」,都是「一生補處」,都 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都在同一個地位,都處於同一個境界。

可知:念佛法門,遠超上品上生法門;念佛功德,遠勝上品上生功德。

是故:念佛往生極樂,遠超上品上生,遠超九品,非九品所攝。

即是:諸行往生極樂有品位,念佛往生極樂無品位。

因此,善導大師楷定古今而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有一首偈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除了這首偈之外,善導大師又說:

念佛即是涅槃門。

第一首偈明確地顯示:唯有念佛才能進入涅槃的境界,因為念佛是涅槃的因,涅槃是念佛的果。

有一句話說「念佛成佛」,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往生到哪裡?往生到彌陀凈土;彌陀凈土是怎樣的凈土呢?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呢?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我們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豈不是當下就證入無為涅槃的佛果?這個道理我們只要思維一下就可以了解了。

既然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是念佛,那三福的內容,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要不要做呢?當然要做!我們是就往生的正因而講念佛,不 是說除了念佛以外,那些善業就不用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我們為人應該做的,這是根本,是人倫。所謂人倫,就是做人必須要有做人的條件,如果不這樣做,就不堪稱為一個人。做人就應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個就是世福。戒福的內容就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要不要做 呢?當然要隨分隨緣地做。學佛的人應該先受持三皈依,受持三皈依只有利,沒有害。眾戒也是,以在家眾來說,戒有五戒、菩薩戒,出家眾有二百五十條戒或四百八十條戒,就以我們的根機,以我們的身份做應該做的事,所謂各安其位、各司其職。但這和往生有沒有關係?(蓮友答:沒有。)跟我們往生有關係的是什麼? (蓮友答:念佛。)不過,說沒有關係也有關係,一個人如果沒有專念彌陀佛名,而修其他的諸善萬行,也就是所謂的「雜行」,只要迴向也能往生,只是在九品階位當中。

總之,一個學佛念佛的人,應該知道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的世界,正因是專稱彌陀佛名,而世福、戒福、行福是我們為人、學佛者理所當然、隨分隨力應該做的,有這樣的觀念才是正確的。這樣的人,往生就在報土當中,不會含苞在蓮花中。

「顯念佛往生,直入報土,超越品位階級」的道理,簡要的顯明就是善導大師這首偈。善導大師這樣說當然不是沒有根據,是根據哪裡呢?根據《大經》,也根據《小經》。

《小經》說: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極樂世界為什麼名為「極樂」?之所以名為「極樂」,是因為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就通通斷除煩惱的苦,當下證悟涅槃的樂,所以叫作極樂。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中對上面這段文是這麼翻譯的:

何因何緣彼佛世界名為極樂?

由彼界中諸有情類,

無有一切身心憂苦,

唯有無量清凈喜樂,

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也就是說,在極樂世界,所有的往生者都沒有一切身心憂苦(身體的苦痛和心裡的憂愁),唯有無量的清凈喜樂,所以才叫極樂世界。

論身的苦、心的憂,有哪些憂苦呢?我們身體的苦有「老苦、病苦、死苦」,我們心裡的苦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其實身心是互相影響的,身體有病痛的話,一定影響到心理,從而不能愉悅、舒適;心中有所不平、不滿,有所憂愁、瞋恚,也會影響到身體。

那麼,身的苦和心的苦根源在哪裡呢?根源在「五蘊熾盛」,這個虛假的五蘊熾盛導致身心受苦。

而極樂世界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凈喜樂」。

切實而言,往生極樂即是成佛,因為既無生死即是佛。生死有二: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六道輪迴的生死(往生極樂,永不六道輪迴,超凡入 聖,已是聖者,不是凡夫),而變異生死是菩薩階位初住以上三賢十聖等聖者的心識升華,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無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證,破盡最後一品 無明,即由等覺證入妙覺而成佛,這是變異生死的過程。

極樂世界是涅槃境界,既無分段生死,也無變異生死,是故往生即是成佛,即受佛之涅槃大樂。佛樂即是涅槃大樂,涅槃大樂,唯佛所受。

不論何人,一旦往生極樂,皆受涅槃大樂,受涅槃大樂即是成佛。

「無有眾苦」即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要而言之,即是無有分段、變異生死之苦。

「但受諸樂」即是「唯有無量清凈喜樂」,要而言之,即是唯有自然、無為涅槃之樂。

《大經》「依正涅槃」文說:

彼佛國土,清凈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三段經文都在顯明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殊勝。第一段標示出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如善導大師所言「極樂無為涅槃界」。接下來兩段在顯明所得到的涅 槃妙果,「其諸聲聞」這一段是在顯明所證到的都是平等一味、沒有差別;接下來「顏貌端正」這一段是在顯明所得到的涅槃身體的殊勝微妙。

「彼佛國土,清凈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極樂世界也叫作「安樂國」「安樂世界」,就是從這裡來的。「清凈安穩」是「安」,「微妙快 樂」是「樂」。「清凈安穩」就是清凈、無染、不變動的「安」(而娑婆世界的所有快樂是有漏、虛妄、不凈、污染、變動的);「樂」,是微妙難思如涅槃之樂, 所以說「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次」就是接近,就是「國如泥洹」的「如」;「泥洹」就是涅槃。

涅槃本來是指人所證到的境界,是就正報而言的。本來用於正報的涅槃,現在用於依報,所以經文就用了「次」「如」,一方面便於分別依報、正報的不同, 另一方面顯示極樂世界雖有依報與正報,但實質上都是一樣的涅槃;不只是正報的眾生證到涅槃,即使是依報環境也等同泥洹,使得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證入 涅槃。

同時,若論涅槃,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本來常住、不經任何造作。安樂凈土、極樂世界則是有始無終,由彌陀清凈願心、無量德行所成就,並不是空寂無 相,而是有相的凈土,雖然是有相的凈土,卻是常住不變,而且是清凈、安穩、不變動、無污染的,等同無為涅槃,同樣具有涅槃「常樂我凈」的四種德能。因此說 「次於無為涅槃之道」。所以極樂世界的清凈莊嚴根本是不能想像的。經典說極樂世界黃金鋪地、七寶樓閣,雖然這樣述說、形容,但這其實是以我們凡夫可以理解的來講,真正的景象必須要等我們往生之後才能正確了解。因此,天親菩薩《往生論》讚歎極樂世界說:

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無量壽佛的國土是怎樣的莊嚴呢?是「第一義諦」。「第一義」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真空的境界。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最超越,沒有任何境界能夠超過真空的境界,所以叫作「第一」;意義深廣而又真實不虛,所以叫作「第一義諦」,也叫作「第一義空」,也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這種空,不是我們凡夫觀念上的「什麼都沒有」的那種頑空,這種空能生妙有,所以這種空叫作「真空」。真空能生妙有,所以接下來的「妙境界相」就是妙有,「境界相」就是有,所以是「妙有」。

因此,「第一義諦」是空有不二之空,謂之「真空」,故稱「第一」。「妙境界相」是空有不二之有,謂之「妙有」,故說「妙境」。

這樣講的話,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與涅槃的真空沒有差別,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是涅槃的真空所顯現出來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報土不但高妙,而且超勝十方凈土。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這是顯示無為涅槃的內容,也就是顯示往生的聖眾都是「法身平等」。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顯明「內德平等」,也就是極樂凈土的聖眾,內德都是相同的。

「咸同一類,形無異狀」:顯明「外相平等」,內心所證的境界以及外用的功能既然咸同一類,他們的外貌就沒有美醜的不同,所以說「形無異狀」。

這四句經文顯示「法身平等」。「平等法身」的這些內涵,都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所成就的,譬如說「智慧高明」是四十八願當中的第二十五願「說一切 智願」、第二十九願「得辯才智願」,和第三十願「智辯無窮願」這三願所成就的;「神通洞達」就是從第五願一直到第十願這六願所成就的;「咸同一類」就是第 三願「悉皆金色願」所成就的;「形無異狀」就是第四願「無有好醜願」所成就的。

既然「咸同一類」,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名稱(有聲聞、有菩薩、有天人)呢?釋迦牟尼佛在這裡就解釋說:「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為十方國土有 聲聞、菩薩、天人,到了極樂世界,為隨順他們而說有這些名稱,其實都是內德、外相一樣平等,沒有差別,既然聲聞、人天是隨順余方的風俗名稱,菩薩也一樣, 內心所證悟的,都是與彌陀相同的涅槃妙果,所證悟的內德、外相都相同,但順他方,故暫名為菩薩或天人。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顏貌」指臉部,「容色」指臉部以下的形體,也就是清凈的色身。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超越世間,是世間無法相比的。

「容色微妙,非天非人」:「微」,往生極樂世界雖有身體,可是既不是人的身體,也不是天人的身體,所以說「微」。「妙」,非天非人而有身,所以說是 「妙」。「微妙」是微細而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聖眾身體之微細,是我們用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卻有身體,可以說也是我們心思所想像不到的。雖有形而非 天非人之形,雖有相而超越世間一切之相,都具足無量相好、無量莊嚴,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涅槃之相,所以說「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謂「自然、虛無、無極」都是「涅槃」的另一種名稱。本來法性無為自然,前面講彼佛國土是無為涅槃,那麼,往生極 樂世界所證悟到的這種非天非人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當然也都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經》說:「真解脫者,即是虛無。虛無之身者,即是如來。」所以,「虛無」 就是真解脫,也就是如來,而這種果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願」所成就的。

《大阿彌陀經》說: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

說經行道皆如佛。

《莊嚴經》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以上經文,皆是彰顯念佛往生、直入報土、超越品位階級的經證與理證。

故曇鸞大師說: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凈土,

三界系業,畢竟不牽。

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這段法語不難了解。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所謂凡夫,即是煩惱成就。如果不是煩惱成就,那就不是凡夫,就超凡入聖。所以,只要這一口氣還在,我們就一定有煩惱。

即使是煩惱成就的凡夫,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有煩惱怎能往生呢?但是曇鸞大師說也能往生。

「三界系業,畢竟不牽」:生生世世以來所造的罪業,本應系縛眾生永在三界六道輪迴,可是,這些罪業不能綁住他,他終必往生極樂世界。

曇鸞大師說這種結果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也就是說他今生今世還沒有往生、還沒有斷除煩惱,就已經得涅槃分。

「焉可思議」:怎能想像得到呢?真是不可思議啊!

什麼是不可思議?能夠使具足煩惱的凡夫往生成佛,這種力量(彌陀願力)才是不可思議,其他的並非不可思議。所以,曇鸞大師讚歎說「焉可思議」。

這裡的「得涅槃分」又是什麼含義呢?「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就是佛的境界。我們在這裡不斷煩惱就已經得到佛的境界嗎?「涅槃分」,「分」有兩種解釋:一是「一分」,二是「分齊」。

「一分」就是一部分,或者是一小部分,也就是願生、稱名的人,他所獲得的利益,所謂「現當二益」,「現益」就是入正定聚,入正定聚就是所得的涅槃的一部分;「當益」就是往生成佛,往生成佛就是全部獲得涅槃分。

第二個解釋就是「分齊」。「分齊」也是佛教的名相,以現代話來解釋就是等級、等位、位置、果位的意思,也就是往生就能夠成佛,獲得涅槃的果位。現在是獲得少部分,到往生之後,就獲得了全部分,所以叫作「得涅槃分」。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凈土」:也就是願生、稱名,也能夠不斷煩惱得涅槃分,三界系業,畢竟不牽。

善導大師亦說: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證得無為法性身。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轉入真如門;

大小僧祇恆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

法照大師亦說:

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淪在六塵;

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凡夫若得到西方,曠劫塵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離無常。

五濁修行多退轉,不如念佛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覺,還來苦海作津梁。

——摘自 慧凈法師 《無條件的救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中芬陀利花 的精彩文章:

學佛分享:亡靈來聽念佛機求超度
感應錄:昏迷百日,不礙往生

TAG:人中芬陀利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