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反覆感冒的人,要注意胃腸積熱

反覆感冒的人,要注意胃腸積熱

本文說的反覆感冒的患者,要注意胃腸積熱,這一點在小兒尤其明顯。厚朴七物湯、雙解散、防風通聖散,都是針對外感夾積熱的病機。

對外感病有易感性而且經常反覆的患者,要注意其是否內有伏熱

有些患者最容易感冒,治癒之後又經常反覆。這樣的患者,固然可由肺氣太虛、衛陽不固所引起,而更多的則不單純是肺氣虛,其他內臟邪熱內伏,宿邪與外邪互相糾纏,更為常見。這其中尤以患有消化道慢性炎症者為較多。

曾治一幼兒,經常感冒,予發汗退燒藥,常愈而複發。問知此兒,每次感冒前幾日,常多飲多食,消谷善飢。知胃腸有積熱,於升麻、葛根、蘆根等方中少加大黃、黃連,不但退熱效果好,且能使不再輕易感冒。

胃腸道有積熱的患者,平時常見飲食忽增忽減、口苦口臭、舌苔厚膩、腹滿便秘等癥狀。這些癥狀,平時或不甚明顯,患者未加註意,醫生也容易忽略,當癥狀明顯時,卻往往是即將外感發熱的先兆。所以這樣的患者,平時要節制飲食,尤其要少吃油膩食物。適當服些三黃片之類的藥物,可以清除積熱,且有助於防止感冒。

《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篇》:「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這就是胃腸積熱兼有外感的證治。感有外邪,故發熱脈浮;腸道積熱,故腹滿脈數;積熱能消谷善飢,故飲食不減而如故。厚朴七物湯中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走表和榮衛以解熱,更為關鍵的是用枳實、厚朴、大黃清瀉里熱以為正本清源之計。

劉河間之雙解散、防風通聖散,在外感病中之所以應用廣泛而可靠,就是因為此方是在厚朴七物湯的基礎上加以發展,以荊芥、防風、升麻、薄荷發汗解表,黃芩、黃連、石膏清里瀉熱,使這一汗法更臻完善的緣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除四害」運動中的麻雀是怎麼得到平反的?
喝豆漿能美白養顏,怎麼喝才有效果?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