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李克紹:小方好用,治療肩周炎

李克紹:小方好用,治療肩周炎

「白朮附子合用,既然有暖肌、祛寒、鎮痛的明顯作用,所以臨床遇到風寒濕痹等證,除新發者可加入羌活、獨活、細辛、防風等治標之藥物以外,對於反覆發作的慢性患者,一般只是重用術附,更覺葯簡效速。」

一、病案舉例

王某,中年男性,1984年8月9日在千佛山醫院就診。自述左肩胛喜暖怕涼,活動受限已半年余。睡時必須用被嚴密蓋好,否則自覺有涼風外襲。撫摸患部肌肉較無病處明顯發涼。曾多方治療未見好轉。

診斷:此乃肩關節周圍炎,或稱凝肩,重者稱漏肩風,乃局部受寒,氣血凝結所致。予以近效方術附湯(藥量酌改)處方:

生白朮30g,炮附子15g,生薑3片,棗2枚。水煎服。

三劑後疼痛減輕,繼服十餘劑,痊癒。

二、分析

術附湯見於《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原文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風虛」是病理,「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是癥狀,「暖肌、補中、益精氣」是指本方的藥理作用。

這段文字里要特別注意的是「風虛」和「暖肌」這兩點,才能靈活地運用本方。「風虛」是因虛受風,這就提示我們應把治療的重點放在「虛」字上,「風」則是次要的。「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等,則提示患者脾虛不能運化精微所帶來的一系列癥狀的重點舉例。

術附湯的作用,既然能「補中益精氣」,那麼頭眩等證亦必迎刃而解。但風虛患者,其頭眩等證,是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例如本案患者,就沒有這些癥狀。所以本案用此方的主導思想,是把重點放在「暖肌」二字上。

受風后只發涼,沒有寒熱癥狀,這當然是虛性反應。張璐云:「肩背痛有因寒伏結者,近效白朮附子湯」。這是因為白朮生用,善走肌肉,配附子之辛熱,走而不守,能內溫臟腑,外暖肌肉。《傷寒論》之去桂枝加白朮湯,服後半日許為什麼能「其人身如痹」?方後就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云云。正因為附子與術合用,有走皮內、暖肌肉、逐寒濕、鎮疼痛的效果,所以《傷寒論》中少陰病,身體痛、骨節痛等用附子湯,就是因為附子湯中是術附並用的。

白朮附子合用,既然有暖肌、祛寒、鎮痛的明顯作用,所以臨床遇到風寒濕痹等證,除新發者可加入羌活、獨活、細辛、防風等治標之藥物以外,對於反覆發作的慢性患者,一般只是重用術附,更覺葯簡效速。

白朮要生用,要重用,至少每劑30g,並可漸加至60g、90g。附子一般用15g即可。據歷年試用,本方在一般情況下,三、五劑即可有效,重者需服至三、四十劑。尤其對於常服羌活、獨活、細辛、防風、川烏、草烏等方效果不大,或隨愈隨發的患者,改用本方更為理想。因為本方是補益精氣之品,不但可以糾正攻邪傷正之偏,而且可以久服無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黃煌:為啥多病的長壽,沒病的早死?(常用的十九個經方及感悟)
江爾遜:余臨證四十餘年,因喜用柴胡,屢遭詰難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