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你擔心機器人搶走工作,但工業界面臨招不到人。工廠中的機器人,到底是幫助人類更安全地工作還是會搶走人類的飯碗?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副秘書長王繼宏為大家帶來演講《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以下為王繼宏演講實錄:


  我是來自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的一名工程師。好多朋友問過我,你們協會是做什麼的?簡單說,我們是讓機器代替人工作,幫助人們更多地放鬆下來享受生活。


演講嘉賓王繼宏:《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演講嘉賓王繼宏:《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提到機器人的時候,你腦海中是什麼樣的形象?


如果這四部電影你都看過,你可能屬於典型的科幻迷。

如果這四部電影你都看過,你可能屬於典型的科幻迷。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被譽為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被譽為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


  一個給人類證婚的機器人。大家有沒有看出來那個男主是誰?為了讓大家認出來是我,我特意翻箱倒櫃找出來婚禮上穿的這身衣服來演講。新娘也來了演講現場,大家可以找找看。這個可愛的機器人叫「優友」,和400多位來賓一起見證了我們這場科技味兒的婚禮。優友能說會跳,還給各位來賓跳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舞蹈。



  還有智慧餐廳的機器人,不是送餐,而是把工業領域的軟體系統應用到了餐廳的後廚系統,機器人可以根據你的口味來給你精確配餐,如果你第一次去的時候吃的是麻辣口味,那你第二次去的時候,它會按照你上一次吃的口味給你配出來。


  不過,我接下來要講的機器人,跟這些機器人可能不太一樣。


  當這麼多機器人走進我們生活,帶給我們這麼多快樂驚喜的時候,很多人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它會搶走我們的飯碗嗎?


  現在,由於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很多工廠已經開始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類,去從事一些繁重和危險崗位。但是,除了成本,其實還有另一方面的考慮:工廠實際上是被迫地去應用這些機器人,因為沒有工人可以招。


  現在的80後、90後包括00後,都是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下長大的,他們不願意到工廠去上班,因為工廠的待遇、環境和職業安全,已經不能吸引這些年輕人。他們寧願去美髮店當一個洗頭工,也不願意到工廠里去做一個工人。



  這個影片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中學政治課本提到過,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大家想一想,一個人在工廠流水線上,每天重複做這樣簡單的、枯燥無味的工作,時間長了會怎樣?第一可能會患上生理上的職業病,第二是會給心理健康帶來非常大的損傷。



  2014年,在江蘇崑山,發生過一起震驚中外的工廠特大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在一家金屬製品企業的拋光車間。當時早上7點多,有200多個工人正在那裡進行作業、上班。就是這個清晨,一聲巨響,200多人的車間發生了特大爆炸,當時造成了140多人死亡,163人重傷,很多重傷者燒的面目全非。


  拋去經濟損失不說,事故帶來的影響也太大了。所以,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批複,免去了很多當地的官員。但是,即使免去再多官員,也換不回100多條鮮活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她們有花季少女,還沒有走進婚姻的殿堂,也有剛剛生完寶寶的年輕媽媽,還有40多歲迫於生計來到這工廠打工的阿姨。就在這天,她們和自己的親人永遠地分別了,這個慘痛的教訓真是讓人痛心疾首。


  事故發生後,當地政府讓所有涉爆企業都要進行停產停業整頓,甚至打算強硬地讓這一類企業都搬遷出去。但是,那些沒有發生爆炸的企業就非常委屈,他們認為,我們工廠沒有發生事故,讓我們遷出去,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但政府說,除非你們能夠找到解決方案,否則你們一定要走。

  後來,這些企業家找到我們(機電一體化協會),我們給他們出了一套方案:就是讓我們的自動化機器人拋光系統來代替人在工廠里工作,這樣我們的工廠就更加安全,人也更加安全,同時避免了傷亡和職業危害。



  再看一下經過我們改造之後的工廠:小姐姐已經不需要在一個很昏暗的車間里進行操作,她只要把需要打磨的機械零部件放在這個密封的拋光箱里,由機器人完成打磨,完成之後再取出來就可以了,非常環保,非常安全。



  當你看到這幅圖片時,會想到什麼?是不是特別想美美地躺在裡邊,舒舒服服泡個澡?


  但是,當你看到下面這張照片的時候,還有心情去泡澡嗎?


廣東佛山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也是塵肺病的重災區。

廣東佛山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也是塵肺病的重災區。


  這就是浴缸生產的過程。旁邊的工人是來自潮州的劉師傅,前不久他去做體檢,醫生告訴他說,你得病了,叫塵肺病,而且這種病沒辦法治癒,只能靠你自己去養。劉師傅從來沒聽說過這種病,也沒想到這種病會落在自己身上。


  劉師傅是中國60萬塵肺病的其中一員。他之前在陶瓷衛浴行業有5年的從業經歷。

  他是怎麼得上這種塵肺病的?



  我們平時生活中,用的潔具、陶具都要進行拋光、打磨、噴釉。劉師傅和很多像他一樣的工人,平時就在這樣昏暗、充滿粉塵甚至有毒的空間里工作。任何一個健康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只需要兩年時間,就會患上不同輕重程度的塵肺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光鮮明亮的陶瓷衛具產品背後,實際上有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職業危害。


  怎麼辦?如何解救像劉師傅這樣的產業一線工人?


  我們為他們生產了智能打磨拋光機器人。



  左上的那台機器人,是可以打磨陶瓷。右上圖,有一個師傅,他實際上是在教機器人進行噴塗、噴釉——這些噴塗過程,有經驗的師傅教一遍,機器人就學會了,後邊你再生產多少這樣的產品,它都可以按照我們人類教它的這種工藝流程去噴塗。下方兩張照片是經過改造之後的工廠車間,已經沒有太多的人在這裡,而是機器人有序地在這裡進行生產。所有需要去搬運或噴塗,繁重勞累的、具有職業危害的這種崗位,都讓機器人去代替我們。



  剛才這兩個案例,雖然行業不一樣,但是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工作現場環境很差,充滿粉塵,同時由於人工的打磨和拋光產生的火花,還容易產生爆炸,不但容易引發事故,危害生命安全,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年輕人不願意到工廠上班,有經驗的工人也越來越少,慢慢地,我們的企業就越來越招不到人,工資再高,也無法留住人才——那我們就設計出綠色的、寬敞明亮的工廠,去吸引年輕人來工作。他們不需要再去從事有害有毒、重複無味的勞動,可以學一些高科技去操作控制器,讓機器替我們來工作。

  除了工廠里的機器人,我還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服務於特種行業的機器人。



  在我們的城市裡,無論是嚴寒或是酷暑,總有一些人懸掛在百米高空,擔任著城市的美容師。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有50多歲,最小的只有20多歲。他們最害怕風,因為風來的時候,維繫他們生命的那根繩子有可能會飄動起來,極可能會面臨糟糕的狀況甚至生命危險。他們擦亮城市的時候,自己卻面臨著安全風險。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我說的是「蜘蛛人」。


蜘蛛人平時的工作環境,他們要麼是懸在百米高空,要麼是在高空攀爬,非常危險。

蜘蛛人平時的工作環境,他們要麼是懸在百米高空,要麼是在高空攀爬,非常危險。


  由於技術標準還有安全管理的滯後,「蜘蛛人」往往面臨很多職業傷害。特別是長時間從事這種職業,會造成比如腰間盤突出或頸椎疾病,影響到他們的身體。更令人揪心的是,有時還會遭遇墜落傷亡事故。



  2008年10月份,北京的華貿中心,有3名正在從事高空作業的蜘蛛人墜落下來,當場死亡。2015年7月24號,西安兩名蜘蛛人在高空作業,突然颳了大風,風把他們刮起來,撞到了玻璃牆面上,當場死亡。照片中標紅的就是人被撞到房間裡邊,把玻璃都撞碎了。2016年10月,鄭州有一個蜘蛛人準備去作業,但是他的升降機沒有固定好,墜樓身亡,而且這個現場之前就已經發生過一起事故,一個蜘蛛人被吊籃墜下來砸死。


  這些高空職業真的非常危險。

  我們就在考慮,有沒有一種機器人可以替代這些人去從事這些危險的高空作業?


  答案是肯定的。



  這是新加坡的一家公司和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的玻璃牆面的清潔機器人。它有攝像機,有機械臂,可以對牆外邊進行掃描,同時也可以計算,同時,它配備了噴頭,所以除了能用水把表面清洗乾淨,還可以給牆外上顏色。


  那麼,中國有沒有類似的機器人?


  也有。



  來自福建廈門的劉昌臻團隊的科研人員,研發了一種幕牆清洗的機器人。玻璃幕牆在城市中真的是很漂亮,很好看,但是有個問題:特別容易臟,髒了之後特別難清洗。他們研發的就是這樣一個小的牆面清洗的機器人。


  研發完成之後,他們就找了三個蜘蛛人,和機器人進行高空作業的比賽,這個作業是由上往下,蜘蛛人不但要清洗,還要進行自我升降,還要左右搖擺。但是機器人就可以很從容,可以縱向和橫向地進行玻璃牆面的清洗。


  我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剪了一個兩分鐘的短片,來給大家看看:這個高空幕牆的機器人的誕生過程,以及它和人類去比賽會怎樣。

  視頻中可以看到,機器人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和三個蜘蛛人去比,機器人完勝。


  剛才我們看到的案例,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一些不願意看到的事實:一個是在高危的工作環境,對人造成身體和心理危害;一個是在高空的——我自己就是一個恐高症,只要是三層樓以上的,往下看一眼血壓就上升。好消息是:以後,這些都可以請機器人來幫我們人類去完成。


  可能剛才講的這些,離我們日常生活還比較遠,有沒有在我們生活中能夠看到的,或者是服務於我們生活的這種機器人呢?有的。不過,由於機器人技術的滯後,還有產業的發展速度,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服務我們生活的機器人,可能會讓人覺得它還比較笨,還比較傻,在生活中可能不能很好地幫助我們,甚至有可能還拖我們的後腿。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快速分享一些引領智慧生活的服務機器人。



  這個是日本本田公司開發的世界上最有名的阿西莫機器人。他不但能說會跳,可以給我們端咖啡,陪孩子玩,還可以和人類自如地交流。考驗一個機器人它水平是不是真的高,讓它走兩步就行。你看這個機器人平衡感非常的好,不光走兩步,而且還能上下樓梯。



  送餐機器人。這個正在給提供送餐服務的機器人,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公司新松機器人開發的送餐機器人。不過,它只能根據很簡單的路線,耗電非常快,必須不斷地充電。



  還有陪護機器人。現在老齡化非常嚴重,老年人越來越多,一對年輕夫婦可能需要贍養四位老人,如果家裡還有二胎,壓力會非常大。如果年輕人外出工作,老人和孩子在家,也很擔心他們在家可能會有什麼危險狀況。那麼,有沒有一種陪護機器人,可以在家裡照顧我們的父母和孩子?有的,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發這種面向家庭的養老機器人。


  還有機器人伴侶。如果真的有這麼漂亮的機器人伴侶出現在你的生活,你會願意帶著她回去見父母嗎?


  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描繪過「機器人暴動或機器人和人的對立」,也有人預言,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它將會取代人類更多的工作,搶走我們的飯碗,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失業潮。


  我只能說,當今,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下,我們已經進入到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社會。面對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我們無法拒絕,只能去適應它。未來,我們將與機器人一起友好的協作,而不是敵人,共同去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謝謝大家。


演講嘉賓王繼宏:《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演講嘉賓王繼宏:《機器人:搶走飯碗,還是帶來職業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靠查重軟體防論文抄襲?只是治標不治本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跨越細胞衰老死亡的機制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