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人敗離不得逸字,討人嫌離不得驕字

曾國藩:人敗離不得逸字,討人嫌離不得驕字

文:曾春生 讀史(dushi818)特約作家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曾國藩的這兩句話,看似老生常談,卻是古今不易之常理。

人的一生成功與否,雖然同天分、機遇、命運都有點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努力的怎麼樣,奮鬥的怎麼樣,也就是說你付出了多少辛勤勞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甚至是十分耕耘,一分收穫。多一分勤奮,多一分成功,勤奮的多少與成功的大小是成正比的。

機遇偏愛勤奮的人,天分來之於勤奮,百勤能補拙,一懶便成愚。有人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此言不虛。即使是個天才,你有了惰性,不再勤奮了,也會辱沒於庸常之中,王安石筆下有個神童仲永,六歲能詩,譽滿鄉里,後來卻寂寂無聲了,雖有被捧死的因素,我想,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躺在神童的光環下,吃香的喝辣的,不再勤勉奮發之故吧?

再說那個驕傲。都說,驕兵必敗,打仗不能驕,為人處世,處處都不能驕。先說驕兵必敗,三國里的關雲長,先前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何等英雄!可後來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不但自己喪身,還禍及全軍覆沒,都是驕傲惹的禍。他先是不接受孫權的和親,說什麼「虎女安肯嫁犬子」,後又對呂蒙的稱病失察,繼之又對陸遜假作謙卑洋洋得意,自視太高,對誰都不放在眼裡,失去警覺,最終才有被東吳偷襲之敗。就連霸王項羽,闖王李自成,他倆原本佔盡天時地利,一個幾乎十戰九勝,一個打進了北京城,可最後都是兵敗身滅,往深層次看,也少不了那個傲字。而最可嘆的是霸王項羽至死還不明白這個理,說什麼「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常人凡患驕傲之病,也是不會有什麼長進的。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毛主席說:「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自滿之人,自己覺得自己天下第一,自己什麼都夠了,不必再學習了,不必再努力了。如此這般,即便你是個免子,人家是個烏龜,你躺在那裡睡覺,人家爬的再慢,可一直在努力地爬,你不落後才怪哩。所以,凡驕傲自滿者,十個有十個都是要失敗的。

曾國藩還有另一句話:「人敗離不得逸字,討人嫌離不得驕字。」話雖不同,一個意思。的確,一個惰,一個傲,都是失敗的根苗,也是易犯的毛病,真該如暮鼓晨鐘,常常敲打,別嫌咶噪啊。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大善無形,兩個感動無數人的平凡女子
曾國藩:善與人分享利益的人,都有一種特殊吸引力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