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家揭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朱?群體演化歷程

科學家揭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朱?群體演化歷程

科學家揭示了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朱?的群體演化歷程,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介紹,朱?是世界瀕危鳥類保護的旗艦物種,也是人工保育最成功的物種之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朱?曾被認為在野外滅絕。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研究者在秦嶺發現了7隻野生朱?個體,隨後展開了野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此後,我國建立了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使得朱?群體數量恢復至目前的2000多隻。

為回答朱?遺傳多樣性的歷史變化,由中國、西班牙、丹麥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收集了9家博物館57份朱?歷史樣品和保育區資源,對朱?多樣性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進行了研究。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大學在讀博士馮少鴻介紹,博物館樣品來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朱?的主要分布區。基於這些樣品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並結合保育區現生朱?群體數據,團隊發現:早在約1萬年前,朱?的群體數量就開始下降。「當時氣溫回暖,適合朱?生存地域的氣候對朱?的制約已很小,由此表明,朱?在當時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可能性更大,這遠比我們認為的朱?是在近幾十年受人類影響要早很多。」馮少鴻說。

此外,團隊還發現,現代朱?群體失去了將近一半的歷史群體遺傳多樣性。由於長期近親繁殖,展現出明顯的近交效應。張國捷建議,今後對朱?的保育工作需要同分子遺傳學更好結合,以保持遺傳多樣性。

(來源: 新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行星九」可能並不存在
不滿「同車禁止分段購票」,律師以「不當得利」訴「鐵總」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