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發文機構榜單公布

《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發文機構榜單公布

學界普遍關注的2018年度《中國社會科學》發文量榜單日前正式揭曉。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實踐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研究前沿,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再攀高峰。

發文分布展現時代脈動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共刊發稿件126篇,用稿率1.58%,與2017年同期用稿率相比有所上升。從學科分布看,2018年刊發經濟學文章23篇,法學文章21篇,哲學文章16篇,社會學文章13篇,馬克思主義文章12篇,文學文章12篇,歷史學文章12篇,公共管理學文章9篇,國際關係文章6篇,政治學文章2篇。與2017編輯年度相比,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公共管理學科發文量略有上升。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系統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選題策劃,推出一系列有學術含量和學理深度的闡釋解讀文章。如2018年第1期刊發的「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究」文章,2018年第9期刊發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筆談。

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圍繞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國社會科學》刊發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撰寫的《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理論——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重頭理論文章。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加大對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學術攻關,推動對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這一重大主題,2018年第11期策划了「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學術專題」,從學術視角對40年來我國經濟學、國際關係學、法學、社會學、文學、哲學等學科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領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討論、爭鳴進行梳理、概括,對40年改革開放實踐進行學術解讀和理論思考,多角度立體化呈現40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走過的光輝發展歷程。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刊發了「『一帶一路』與全球化新趨勢」「大數據時代的國際關係研究」等一系列專題和筆談,以及《全球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與外部衝擊》《中國政府治理的法治路徑》《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法社會基礎理論的當代發展》《新發展理念與文化自信》等文章,對當前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意義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學者認為,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所刊稿件的學科選題分布反映了我國學術界對國內外重大問題的關切與思考,體現了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的前沿視角和水平。

作者單位分布廣泛

中國社科院、人大等發文量居前

從全年發文量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的發文量仍然位居前列,體現出這些單位的學術研究優勢。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實力上升較快、以前較少有機會在《中國社會科學》發文的普通高校開始嶄露頭角,反映出《中國社會科學》堅持開門辦刊方針取得切實效果。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作者共有174人(包含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來自全國共56家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的作者佔比最高,約佔作者總數的43.7%,這也是2018年作者群變化的一大亮點;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作者數量為8.62%;中國人民大學的作者數量為7.47%;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並列第四,占作者總數的5.75%;中山大學和復旦大學並列第五,占作者總數的5.0%;清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位於第六,占作者總數的3.45%。

引領中國學術健康發展

獲省部級以上獎項27項

《中國社會科學》以對學術的敬畏之心遴選稿件,不斷完善發稿工作各環節的管理,堅持嚴格的編審流程,鍛造了一流的學術標杆。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榮譽榜又添新彩。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社會科學》刊登的文章在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間,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27項。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和「2018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學術類)稱號,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評為2018年度優秀期刊。《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被評定為「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英文核心期刊。

以《中國社會科學》為代表的學術期刊,是代表中國國家學術形象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學術名刊,在學術界、理論界持續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打造引領學術發展的高端平台

舉辦各類重要學術會議30餘場

開門辦刊是《中國社會科學》始終堅持的方針。除刊發優秀學術成果外,《中國社會科學》還通過組織品牌學術論壇,不斷提升設置學術議題的能力,培育優質稿件,推動學術創新。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舉辦各種重要學術會議共32場,其中一些品牌會議,如4月在武漢舉辦的第十八屆馬克思哲學論壇、7月在哈爾濱召開的第五屆「當代中國文論:反思與重建」高端學術論壇、10月在銅仁舉行的第七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高層論壇、11月在昆明召開的第十二屆歷史學前沿論壇以及12月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社會科學前沿論壇等,學術層次高端、學術成果厚重,成為社會科學界及相關學科領域極具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學術盛事。

這些高端學術論壇圍繞當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各學科前沿和熱點問題,進行廣泛的交流和反覆討論,整合了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人才和思想資源,參與見證並引領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不斷發展。

積極推動中國學術「走出去」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已經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從學術層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國社會科學》站在了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第一線。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共組織涉外學術活動16次。其中,9月,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智利安德烈斯·貝略大學以及阿根廷科爾多瓦國立大學共同主辦,巴西亞馬孫聯邦大學承辦的「第七屆中拉學術高層論壇」在巴西亞馬孫州馬瑙斯舉行,論壇以「全球化發展新時代與中拉合作新機制」為主題,圍繞經貿互動關係、國際合作機制、社會可持續發展、文化交流互鑒等領域展開多學科的研討;10月,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與德國波恩應用政治研究院、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六屆中德學術高層論壇」在德國慕尼黑召開,論壇主題聚焦「合作與發展——全球化世界中的中國與德國」,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塑更美好的世界經濟未來」「多渠道探索國家與社會治理之道」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這些全球範圍內的高端國際論壇加深了中外學術界的聯繫,形成了良好的國際交流機制,對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具有深遠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如花似錦 年味京城
仇小敏:中國改革開放對世界的深刻影響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