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元宵佳節的起源與佛教的甚深因緣

元宵佳節的起源與佛教的甚深因緣

元宵

去年元夜時 / 花市燈如晝

今年元夜時 / 月與燈依舊

元宵節起源

元宵佳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這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起源於東漢明帝,更準確地說,是起源於佛教。

漢明帝有一日夢見一位金人,相好莊嚴,光明晃耀,醒來後心嚮往之,詢於群臣。太史官傅毅引經據典,認為皇帝所夢金人正是西方的一位大聖人,而經典曾記載,這位聖人的教言將在一千年後傳入中國,以年代推算,正適其時。這位西方的大聖人自然就是佛陀。這就有了漢明帝之後遣使西行、迎請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尊者、翻譯經典、建寺立剎等對每一位中國人而言意義非凡的舉動。尊者到來之後,漢明帝以國家盛大的儀式歡迎他們,請他們住在當時外交禮節最高的一個機構——鴻臚寺。尊者翻譯了佛陀涅槃前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經——《四十二章經》,然後為皇帝和大臣講經說法,聽聞後皇帝和大臣身心歡喜。兩位尊者帶來了經書、佛像和佛舍利,皇帝非常歡喜,為了把兩位尊者永久地留在中國,把佛教永久地建立於中國,就按照當時官方最高級別的鴻臚寺又造了河南洛陽的白馬寺。

隨著佛像、舍利的傳入,當時的僧人們會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點燈敬佛、瞻仰舍利。漢明帝知道後,就下旨這一天的晚上,除了寺廟,士族庶民的家裡也要張燈結綵,禮敬佛陀。進而,還要求在燈籠上寫下佛經里的法句,讓大家在賞燈的同時領受佛法經義。

由此,就漸漸形成了元宵節觀燈、猜謎的習俗,並相沿至今。但是元宵節的來歷真正是為了紀念佛法、弘揚佛法而創建的,我們中國的每一個佳節,其實都有很深的內涵。

元宵節點燈

「無量火焰,照耀無極」,佛教中把火光比作佛的功德威神。燈燈相接,光光交攝,妙用在於:一能破世間黑暗,現佛法光明;二能摧眾生煩惱,增眾生智慧。因此,燈盞,一直是佛前極為重要的供具之一。

尤其是元宵佳節,正逢月圓,供燈、禮佛等等善行更是一種天人合一的修行。我們居住在地球上,上有天下有地,自然也就像海水的潮汐一樣,會受到月亮磁場的影響。如果能在月圓之時,讓心靈安靜下來,入定,這就是與天地相交、獲取自我增益的「好時候」。

祖先就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把初一和十五稱為「修行日」。修行人會普遍地把握時機,在這一天發願、行善、思惟經義、皈敬真理。這「好時候」,其實也就是中國人一直在追求的——天時,地利,人合。

敬畏自然、相應自然乃至乘著自然之力來提升自我生命的內在境界,讓我們的心靈拓展,然後趨於平靜深邃。這都是來自老祖先的這一份寶貴總結,我們作為後代應該要好好銘記和踐行。

所以在元宵這一天,在盞盞明燈的照耀之下,我們也要虔誠發願:願我能相應天地,拓展心靈;願我能破暗開明,提升生命;更願我,能為世作燈,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祥雲繞壇場 齋天種福田——正月初五慧日禪寺供佛齋天法會
在超越時空的金光明中與佛陀在一起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