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父母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父母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我們父母平常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估計就是」不「了。

不要玩水,

不要看電視,

不要玩手機

……

當你聽到這類詞語是,你頭腦中形成的形象是什麼?

父母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是不是聯想到的是玩水,是看電視,是玩手機,而沒有「不要」這個詞。現在,你再試著把」不要」融入進你的頭腦中?你能做到嗎?做不到吧,孩子也不能。

因為我們的頭腦只能呈現一種圖像,而不能呈現一種否定圖像。

所以,當一個孩子聽到父母說「不要把碗打了「,孩子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是把碗打了的圖像,並強化它。原來有可能是10%機率發生的事,現在可能變成了40%了。


有一個小男孩一直尿床。一次媽媽在給小男孩換了新床單後,媽媽說」今晚不要再尿床了「。結果第二天早上,孩子還是一如既往。

當媽媽說」不要再尿床時「,這個孩子將在頭腦中形成什麼圖像呢?孩子肯定得到的是尿床的頭腦圖像,強化了孩子的尿床潛意識,結果第二天還是繼續尿床。

父母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不」,「不要「這種詞語是一種負面詞語,形成的是負面圖像,帶給人們的是負面感受,最終產生的也是父負面的結果。


想像你走進一家滿座的餐廳,裡面擠滿了等待落座賓客。招待對你說:「你需要等大概30分鐘,才有空座位。」然後,你再在頭腦中繪製同樣的情景,不同的是,這次招待對你說「我將在30分鐘之內給您安排一個最佳的位置。」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父母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就拿上面小孩尿床來說,媽媽可以用一種更積極的話語方式,給孩子形成積極圖像暗示。


媽媽把孩子放在新的床單上,親吻下孩子,然後說」讓我們看今晚能不能保持床單幹凈「

這句話在孩子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是」床單幹凈「,而床單幹凈是因為孩子沒有尿床,從而潛意識中指導孩子不尿床。

向孩子描述我們想要的,而不是我們不想要的。明白無誤的告訴孩子,我們想讓他做什麼,而不是告訴他不要做什麼。

來源:神通奶爸,感謝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二胎家庭教育原則:「五要五不要」
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