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地方部門將門前日本大樹移栽,稱「清算日本殖民的殘渣」
據日本《朝日新聞》2月20日報道,韓國東南部慶尚南道教育廳於移除了一棵位於辦公樓前的龍柏,原因是輿論認為這棵大樹是日本產品種,代表日本殖民歷史,與即將到來的獨立運動100周年活動格格不入。
移除龍柏施工現場
3月1日韓國即將迎來朝鮮半島獨立運動100周年紀念日,該教育廳以此契機發布了移除大樹的消息。教育廳有關人士表示,這樣做是受了韓國媒體的影響,此前媒體不斷批評「圓柏是日本殖民時代的殘渣,應當清算」。
而根據《中央日報》的消息,這棵龍柏是日本產品種,常見於日本神社。日本首任朝鮮總督伊藤博文曾經在1909年在韓國大邱植下第一棵龍柏,由此這種樹木被認為是「日本殖民的象徵」。
施工現場
教育廳在移除龍柏的地方種上了韓國本土的松樹,對此有關人士解釋稱「在三一運動和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之際,種植我國固有品種的松樹,彰顯歷史精神」。
一些韓媒報道稱「我國有自己固有的松樹,何必要將冠有日本學名的樹木立於中央機構門前呢?」
早在2017年內,韓國一些民間團體就曾要求更換韓國國會大樓周圍的龍柏為韓國本土的松樹,理由也是「龍柏是日本殖民的殘渣。」
韓國國會大樓外也種植龍柏
歷史上韓國曾經歷了長達35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19年3月1日,由朝鮮宗教界人士組成的「民族代表」33人和青年學生共同發起的這場運動,他們以朝鮮高宗李熙的葬禮為契機於3月1日在京城(今韓國首爾)塔洞公園舉行民眾集會,宣讀《己未獨立宣言》,進行示威、請願活動要求獨立。該運動三個多月後以失敗告終。
(九號洋鏡頭編譯,僅獨家發布在騰訊平台,請勿轉載抄襲)


※澳洲億萬富豪出軌後莫名慘死家中,華裔情人稱其原配是「真兇」
※老婦重傷打急救電話,兒子從300公里外趕回發現救護車還沒到
TAG:九號洋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