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犯人臨刑時,作了一首詩,皇帝聽後卻下令:將在場監斬官抄家滅門

犯人臨刑時,作了一首詩,皇帝聽後卻下令:將在場監斬官抄家滅門

在我國古代當中,刑法一直都是十分嚴苛而殘酷的。有些時候古人的思想比較死板,他們經常是害怕被處以刑罰的家人報復,因此他們選擇了斬草除根。有很多刑法都必須株連到他的親人和宗親,但是令人們想不到的是在歷史當中竟然有一個犯人,他在被行刑之前喊出了一首詩.

刑場上的長官們聽到了,也通通被朝廷斬首,甚至有的官員還牽扯了自己的家人。這首詩到底是什麼呢?這個人又是誰呢?為何僅僅是因為聽到了這首詩而被殺死了呢?這人名叫孫蕡,因為藍玉的事情而遭到了牽連,所以要被斬首。藍玉,或許很多人聽過這個名字,他是明朝時候的開國大臣。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孫子在今後的治理中毫無障礙,於是當時的皇帝要殺了他,對於這樣的舉動藍玉十分心痛,他不會想到一起打拚天下的皇帝居然會這樣的絕情,因為在他的一生之中為大明立下了巨大功勞,他曾經為這個國家立下了顯赫的戰功,同時也收復邊疆,抵禦住了外侵的敵人,在明朝當中他擁有著衛青一樣的地位。

但就是這樣的一名將領,最終卻落得被抄家滅門的下場,而那名受到牽連的人,在死之前說那首詩,意思大概是鳥盡弓藏,以此來諷刺當時的皇帝朱元璋,說他是一個反臉無情的小人。而由於當時明朝建立了非常細緻的情報網路,在這個人說出這首詩的時候,當場的行刑官並沒有阻攔,因此這些事情就被彙報給了朱元璋。

他隨後便對監斬官進行審問,聽說事情確實如此之後,他隨即下令將所有監斬的人員全部殺死,很多人因為責任更加重大,因此還牽連了家人,原本要殺的只是藍玉一個人,但因為各種牽連,最後卻有15,000人因此而受難,有很多無辜的百姓因此被不明不白的殺死。朱元璋甚至將藍玉的皮剝下來掛在城樓示眾,百姓們卻敢怒而不敢言。

文中圖片來源於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豪說史 的精彩文章:

面對禍害一方的蝗蟲,為何古人寧願啃樹皮,也不油炸罪魁禍首?
小山村突降「真龍」,頭長80厘米龍角,70年後老人上交其殘骸

TAG:阿豪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