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為何說「若法正在劉備必不會東征」?法正對蜀漢有多重要

諸葛亮為何說「若法正在劉備必不會東征」?法正對蜀漢有多重要

漢昭烈帝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劉備兵敗夷陵,蜀國精銳糧草盡失,再無奪回荊州之力,諸葛亮仰天長嘆:「若法孝直還在,定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還有下一句「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畢竟死了個感情很深厚的兄弟,劉備未必還會聽勸。法正對蜀漢而言到底有多重要,為何諸葛亮有時都自愧不如。

法正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所佔的戲份極少,只有為劉備平定益州時出現過,筆墨遠不如諸葛亮多,甚至連龐統都不如。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法正是入世奇才大才,在蜀漢的地位和諸葛亮等高,一些方面各有千秋,奈何英年早逝,類似曹魏的郭嘉。

許多人猜想:若郭嘉在,曹操赤壁不會戰敗,導致有生之年再難一統;若法正在,劉備夷陵不會兵敗,導致氣急攻心身死、蜀漢國力大減。郭嘉和法正有著很多共同點:兩人都是謀主(綜合掌權之重臣),兩人都擅奇謀,兩人都善於勸諫,兩人在各自主公的地位都十分高(郭嘉法正死後,曹操劉備都十分悲傷,連哭數天),郭嘉曹操和法正劉備都是君臣相知、互相知根知底的等等。

法正入仕,不得益州牧劉璋重用,後聯合張松主動向劉備靠攏、奉其為主,幫助劉備減少了很多入主益州的麻煩。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法正千里迢迢主動找到劉備獻地出力稱臣的,假如你是劉備你會怎麼想?

入主益州之後,法正多獻奇策妙計,鞏固巴蜀、圖謀漢中、斬夏侯淵、定國家計等。諸葛亮和法正不同,諸葛亮擅長正謀,軍事方面雖不錯,但政治和外交更厲害。常常諸葛亮勸不了的事,法正出馬一下就勸回來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諸葛亮勸諫時沒把自己的位置擺正,劉備是主公和君王,也是人,有時候不喜歡聽硬邦邦的大道理、不喜歡犯顏上諫、不喜歡事事聽從別人的,因此法正勸諫很有套路和方法。法正會順其自然,卻又迂迴轉折地告訴劉備一些道理和事情。

法正知道劉備是主公是一國之主,需要臣下查缺補漏告訴他一些東西,但劉備說到底還是個人,有著自己的想法,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可能別人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有時候明知道人家是對的也會聽不進去,這是人之常情,因此轉彎抹角地勸諫是很有必要的。恰好,法正十分了解這些,做得很好。

蜀漢可以沒有關羽張飛龐統諸葛亮,但必須要有法正的存在,不然益州很難取,漢中拿不到,蜀漢的基本盤就沒有了。荊州有長江天險,但是少地勢險要的地方,東臨孫吳,西靠曹魏,是四戰之地,而劉備等人又少水軍和專門的將領,易手是挺正常的事。

諸葛亮評價法正: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大致意思就是有法正在,劉備的蜀漢可以騰飛上天,無人可制。

法正死時四十五歲,劉備聞之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後追謚他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為關內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月曾經照古人 的精彩文章:

諸葛孔明最看好的一次北伐,聞此人在敵軍後仰天長嘆:此戰必敗
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偉人:出使異國被扣押22年,歸國沒陞官沒發財

TAG:今月曾經照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