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骨文的發現催生出兩個學科,外國學者質疑其真實性,都是他的錯

甲骨文的發現催生出兩個學科,外國學者質疑其真實性,都是他的錯

文物是反映一個朝代文化和歷史的最佳證據,除了對於研究者來說有價值之外,還對收藏者有價值。畢竟這些文物都非常貴重,稍微一倒騰就能從中賺取不少利潤。但是高額的利潤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文物不是什麼人都能搞到手的,那想要沾這麼一點利,就只能選擇造假這條路了。

造假這事從古至今都有,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關於河南出土的殷墟商王朝遺址。對於商朝歷史,之前一直有人質疑真實性,真是因為這裡出土了甲骨文,才為那個朝代正名。所以當時發現甲骨文的時候,不僅是我國的考古學家高興,就連外國的學者也都非常關注,除了這些研究人員,當然也少不了收藏界的人士,畢竟他們又多了一個收藏方向,為了能夠收到一件有甲骨文的文物,他們不惜花費重金,這麼大的利益,造假的人自然要跟上潮流。

清朝時期有一位叫王懿榮的金石學家,他在抓藥的時候,在藥材當中看到了一片龍骨上面有符號,他本來就對文物有研究,當時就覺得不一般,於是跟那家藥鋪買了很多龍骨,經過研究他認出了上面有些簡單文字,頓時覺得這些都是珍寶,就想誘惑向藥店供貨的商人,這些藥材都是從哪裡挖到的。

商人以為要嗆行,當然不能告訴他真相,所以說了個湯陰縣的假地址,結果那段時間湯陰縣就成了甲骨文的出處,就連日本專家要發表和甲骨文有關的文章時,都會把發現地改成湯陰縣,我國的考古學家羅振玉卻套出了真實地,河南安陽小屯村。但是甲骨文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有字的畢竟少,為了賺錢,當地有個叫藍葆光的村民就開始自己刻字賣。

這樣的假貨賣得多了,大家也一眼能識別出來了,藍葆光又發明出新的辦法,反正大家也看不懂甲骨文,乾脆就將上面的筆畫故意刻歪,或者是瞎刻。靠著這個手法,他又狠賺了一筆,據說有位加拿大的收藏家手裡有幾萬片假的甲骨文呢!所以後來除了有甲骨文研究這門科目之外,還多了甲骨文辯偽這個科目。

光是這樣也就算了,關鍵是這些造假太猖狂,搞得國外專家都開始對中國的歷史和考古質疑,說甲骨文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都是我們自己編造出來的。這對我們整個國家都是一種恥辱。打假行動還是不能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偷挖進明朝皇室墓中,看清墓室情況不敢下去,專家:幸好有積水
古代數十萬大軍鼓舞士氣,沒有話筒和擴音設備,後面人怎麼聽見?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