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人民對蘇軍的巨大支援是打贏法西斯的關鍵一招?

為什麼說人民對蘇軍的巨大支援是打贏法西斯的關鍵一招?

呂海峰

眾所周知,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以後,作為超級強國的蘇聯也曾經一下子掉入到了低谷。然而,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蘇聯軍隊卻在蘇聯人民的強大支持下,取得了反法西斯的最終勝利。甚至,可以說,人民對蘇軍的巨大支援是打贏法西斯的關鍵一招。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讓我們先將目光移到公元1941年的8月,當德國正式對蘇聯本土展開攻擊之後,蘇聯的全國各地的集體農莊就開始了一項報酬捐款活動,以支持蘇聯的國防事業。那麼,具體的報酬捐款活動是個什麼樣呢?就是許多地區的集體農莊都在計劃外又種植了上萬畝的良田,也稱為「國防田」。

此後,當時光走到了1942年的春天,蘇聯所有的集體農莊都開始種植「國防田」,同時,在分配第一次國債的時候,大多數的州共和國的所有農莊莊員都立即認購了所有的國債。他們所認購的國債至少也佔到了國債銷售總額的百分之二十。

甚至,有一些地區還專門建立了軍工廠,為軍人縫製了大量的禦寒衣物。於是,伴隨著人民擁軍的熱情,蘇聯的火車一列列地將群眾的慰問品和產品送往前線。當然,在支援國防事業的過程中,周六和周日也是老百姓義務勞動的最佳時間,因此,僅僅截至1942年的3月21日,全國勞動人民就為蘇聯軍方捐款高達二十二億八千二百萬盧布,白銀七千七百四十公斤,黃金八百九十一公斤,糧食幾萬噸。

此後,根據蘇聯高層的倡議,全蘇聯的老百姓又為蘇軍的坦克縱隊、航空兵大隊進行了募捐。從而僅僅在1941年的9月到11月之間,蘇聯人民就為蘇聯的坦克縱隊、航空兵大隊捐助了一百十七萬五千雙氈靴,五十多萬件短皮襖,以及其它禦寒衣物四百五十多萬件。顯然,到了此時,蘇聯人民和蘇聯軍隊已經緊密地連在了一起。於是乎,我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蘇聯人民對蘇聯軍隊的強力支持。因此,可以說,人民對蘇軍的巨大支援是打贏法西斯的關鍵一招。(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但他的父親又是何許人也?
美國為何要將首都從費城遷到華盛頓?背後有何不為認知的秘密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