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在美國精英職場上華人難敵印度人

為什麼在美國精英職場上華人難敵印度人

前些日子,微軟原執行官斯蒂夫鮑爾曼宣布退休,由印度裔高管薩提亞·納德拉(SatyaNadella)接任,出乎很多人的意外,由於微軟本身的影響,印度裔出任CEO,引起不少議論。

鮑爾曼一年前宣布即將退休後,微軟董事會就開始物色接替人選,各種傳說也紛至沓來。有趣的是英國博彩網站Ladbrokes專門開設了競猜選項。諾基亞CEO埃洛普(Stephen Elop)以1∶5的賠率高居榜首。微軟首席運營官Kevin Turner次居第二熱候選,賠率為1∶6。在這份競猜榜上,微軟雲計算和企業部門執行副總裁薩提亞·納德拉位列第8,賠率為1∶14。故微軟宣布薩提亞·納德拉出任新CEO時,納德拉被稱為是一匹黑馬。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名單上有一位華裔微軟高管。就是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應用與服務部門總裁陸奇。陸奇位列第5,賠率是1∶10。顯然,很多人認為陸奇出任CEO的可能性較納德拉大得多。當然,博彩公司的信息只是提出可能性,但也非空穴來風,畢竟對各種信息儘可能地掌握分析,才能賺錢。

一個CEO人選的提出和上位有很多複雜的因素,納德拉的上任雖然是個案,但給人們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是印度裔?為什麼華人在職場上競爭不過印度人?尤其是後一個問題,在華人社會普遍存在。

據2000年美國人口統計數字,華裔人口約400萬,印度裔318萬,印度裔是繼華裔美國人和菲律賓裔美國人之後的第三大亞裔族群,但精英比例較高。印度人在美國高科技界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在矽谷,有一種說法是由印度人和華人二分天下。坊間看法是,華人工程師和印度人工程師,由於各自經歷的基礎教育等因素不同,在不同領域如半導體和軟體方面各有千秋。

但是在職場,尤其是在高技術行業如IT界,印度人向上發展的能力較華人高,這是基本被公認的事實。據伯克萊加大的研究數據,加州矽谷7%的高科技公司有印度裔的CEO。2011年《時代周刊》載文《India" leading Export:CEOs》指出,在美國500強公司里,CEO們除了美國人,最多的就是印度裔。這方面,華人是遠遠落後的。

華人在職場上總體競爭力要小於印度人,原因很多。語言問題是其一,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印度人說英語雖然被認為有濃重的口音,但交流無礙。而對中國人來說,由於語言差別很大,許多精英都是成年以後才來美國,要嫻熟地掌握英語,困難很多。很多即使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的華人精英,語言仍然存在問題,尤其是對其中的微妙差別的掌握,這點,母語是英語的印度精英階層,在需要很強的交流溝通能力管理崗位上的競爭力,就較英語半路出家的華人強很多。

其二是印度人團結並堅守本族裔文化,強烈認同自身族裔,重視本族裔的團結互助是印度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印度裔精英階層,很注意幫助本族裔,常常是一個公司來了一個印度經理,如果站住腳,在招聘,工作安排上會刻意提攜本族裔的人,很快就會有一批印度手下。被提攜的人也如此炮製,這樣藤藤蔓蔓,形成各種團隊,自然在管理職位往上走的時候有更多的競爭力。

印度精英階層不僅在高科技界職場上攻城略地,還積極進入華爾街等金融商界、醫療界等,影響漸大,所有先行者,都和猶太幫、愛爾蘭幫一樣,在提攜本族裔人士上不遺餘力。這就使印度裔的影響迅速擴大,在這種背景下,納德拉出任微軟CEO,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成為一種必然。

反觀華人,在精英雲集的高科技行業或金融等行業,幾乎都是處於單槍匹馬奮鬥的狀態,在IT界,華人精英可謂不少,但是很少有提攜本族裔人士的現象。相反的是,很多華人對公司里本族裔的同事下屬,生怕被認為是拉幫結派,又怕互相競爭,避之唯恐不及。還有的華人認為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不把華人作為本族裔看待,有不少中國人談及求職時遇到華裔面試官,態度較之其他族裔的面試官更為冷淡。

華人在職場競爭不過印度人,原因很多,但上述兩點是主要的。前一點隨著時間推移,新一代華人成長和留學生留學年齡降低,語言能力或許能夠改善。後一點又回到華人一盤散沙的老問題。在美華人組織可謂不少,但真正有影響的卻不多,而且,組織之間聯繫鬆散,遇到事情或許成立一個聯盟,過後又風雲飄散。在美華人職業人士,很多在飯桌上是朋友,在同鄉會裡是朋友,但在職場卻彼此視為公開或潛在的對手。據說現在很多華人精英認識到這一點,但是要改變這種現象,恐怕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相對印度裔堅守本族裔文化,很多華人非但不重視本族裔文化,極端的人甚至借口融入主流社會而排斥本族裔文化,而本族裔文化恰恰是一個族裔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說到底,無論華人組織和職場人士,都缺乏一種凝聚力,缺乏互信。在這次華人起來反對SCA5的行動中,也處處可見這些不足,有時候令人十分失望。如何改變,值得所有華人深思。

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如果以上幾點都能得到改善,是不是在美華人在職場上就能競爭得過印度人呢?當初陸奇落選之後,坊間有言論提及陸奇的中國大陸背景。陸奇的中國大陸背景是否對其升職有影響未有確實消息,但是在美國地位如此重要的高科技公司的重要職務安排,不涉及政治因素恐怕也是不大可能的。隨著中國的崛起,中美兩國之間複雜的崛起與遏制,競爭和合作的關係,再加上兩個國家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會對在美華人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影響。

中美兩國國家政治制度和意識形不同的影響,使得華裔在美國,較之印度裔,猶太裔甚至日本裔等少數族裔,在職場競爭上除了本身的各種不足外,另外多了一層難以逾越的障礙。譬如印度裔,母國印度在美國人看來,是不成功的民主國家,這樣的國家即便開始發展,一是有相同的意識形態可能成為盟友,二是即使發展也不會對美國構成政治地緣上,經濟上等方面的威脅。故印度裔在美國高科技領域也好,金融商貿領域也好,尤其在涉及或可能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擔任高端職務,自然更令美國人放心。這是華裔在與印度裔競爭時所不能及的重要因素。

有不少華人認為如果已經加入美國籍,融入主流社會,便不存在這個障礙。其實不然,美國民調公司蓋洛普2月20日出爐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20%的受調查者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敵人,選民如此,政客尤其是共和黨保守派政客更不待言。華人加入美國籍,終究還是華裔美國人,有抹不去的中國色彩。例如華裔美國人趙小蘭,在很多人眼裡可謂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楷模,但趙小蘭的夫君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儘管位居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也免不了因為趙小蘭是華裔而受到「親華」的攻擊,更不用說普通的職場華人可能受到的影響。

就如美國國會對《排華法案》的道歉案,中國崛起是不能忽視的潛在因素一樣;中國崛起的政治經濟影響,中國移民的快速增加及中國移民中高端人才的大量湧現,都可能會使美國政界和民眾對華人群體的崛起更加具有戒心,此起彼伏之間,恐難令人樂觀。

如此,華人在美國職場尤其是重要行業部門上的競爭可能會更為艱難。

(2014-02-23首發於《觀察者》網站)

以上內容來自清華社《你不知道的美國那些事兒》,建議購買紙書或電子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為什麼在美國精英職場上華人難敵印度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書名:你不知道的美國那些事兒

作者:一嫻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49.8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如花的心情是無價的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