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行走京滬線,乘坐綠皮車去北京,途徑天津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一個精緻的小站:靜海站。

一如它的名字,靜靜佇立在鐵道邊上,古色古香又不失時尚韻味。目前,它已經不再是候車大廳了,成為了鐵路博物館。講述著百年中國鐵路興衰歷史。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靜海站屬於特點明晰的德式風格,日耳曼血統濃郁。它始建於1908年。

當時,清政府一直想憑藉自己的力量修建一條貫穿南北的鐵路,但財力達不到。英國和德國人聽說後,反覆上門,甚至威脅,要求把工程交給他們來做,同時提供貸款。

這在今天來看是利用外資的好機會,但在當時是國家無能,屈辱的表現。清政府無奈之下,簽訂了借款合同,並於1907年的12月,開始建設津浦線。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津浦線分為南北兩段同時施工,黃河以北由德國人負責,黃河以南英國人負責。靜海站就是德國人的傑作。

當時,為了設計這座不大的車站,德國工程師全部由本土抽調而來,既要滿足中國人的審美觀,更要體現日耳曼的風格。車站並不是很大,全部建築面積655平方米。但是車站內設置了兩大先進的設施:暖氣和公廁。

當年時候,很多窮苦的老百姓會在冬天裡到候車大廳取暖。而對於公廁這一新鮮設施,當時很多周邊農民還是不理解的。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圖為1941年時候的靜海站。

靜海站是津浦線上的重要節點站,它坐西向東,面闊六間,大體分為三個部分,其中中間部分是候車大廳,兩邊是辦公室和值班室。車站有二樓,是站長辦公室和接待重要人物的會議室。

由於使用價值和文物價值較高,2007年,它成為「天津十大不可移動文物」之一。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相對於老靜海站的驚艷,新建設的靜海站就有些土氣了。灰撲撲沒有特點,和農村生產大隊的二層小樓差不多。這裡距天津市區40公里,屬於北京鐵路局滄州車務段。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此後,經過幾次維修,成了今天的面貌。

很多人說由於車站在靜海,管理權卻在北京局下面的滄州車段,造成了遠離核心,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改造力度小。

清朝天津,德國人建的車站用到現在,比新建的還漂亮!

不過,如今的靜海站也在迎來新的機遇,靜海位置獨特,正好處在雄安新區與濱海新區的中間,論證設計中的雄安到天津的津雄城際鐵路過這裡,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會一飛衝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大利華人街 的精彩文章:

法國可疑男子被警察盯上,不料真是個劫匪
巴黎十九區一樓房火災,13人受傷

TAG:義大利華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