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嗎?煲過這些湯你就知道了!
鍋妹聽說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一個外星人死在了地球上,北京人想著為它建一個博物館,上海人把它做科學研究,廣東人就考慮怎麼把它烹了。
既然人類爬到食物鏈的頂端,對於能動的、不能動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自然不能放過,也就只有煎炒還是蒸煮的區別。廣東人之所以聞名全國,通常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吃」!
如果你去問周圍的廣東朋友#生的反義詞是什麼#,回答「熟」的,那註定廣東人無疑,回答「死」的便會被鑒別是假的廣東人!
江湖人稱,廣東人不但烹飪方式多,且食材多得令人髮指。多數人想想都顫抖的烤老鼠、蛇宴、青蛙……都是廣東人桌上的一盤菜。《廣東新語》里也提到:「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近有之;粵東所有食貨,天下未必盡有也。」
民國時期廣州全蛇宴
廣東人說:你看這蛇!多長!多軟!多滑!幹嘛不做成蛇羹!
廣東人又說:你看這「蟑螂」!多肥!多精!多嫩!幹嘛不油炸了它!
廣東人還說:你看這沙蟲!多白!多嬌!多鮮!不清蒸真是太可惜了!
別害怕,其實廣東人的飲食習慣還真怪不得廣東人。
在古代中國,經濟中心還沒有南移之前,北方在種植和經濟上的水平都高於南方,廣東廣西一帶也叫南蠻、嶺南。此外,廣東自古又是流放官員和罪犯的地方,生活資源匱乏也就理所當然。
南蠻的稱謂最早出現在周代的《禮記》
所以嶺南地區只有各種飛禽走獸。類似禾花雀,水蛇,兔肉這些其他地區的人不會作為食物的食材,在廣東人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食物。這是歷史經濟條件造就的。
但是,怎麼現在還吃呢?也有人文方面的原因。為了體現身份,古代權貴就流行用熊掌、魚翅、駝峰等珍貴食材宴客,在他們看來這是尊貴的象徵。不僅中國如此,中世紀時期的歐洲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尊貴身份,也愛用野味宴客哦!
中世紀的歐洲人狠起來,連狐狸也吃
除此之外,為了應對幾乎終年濕熱的氣候,靠海的廣東地區也愛吃「生猛」海鮮,越原汁原味、越新鮮的食物,他們越是愛得偏執!
鍋妹情不自禁感慨: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過,廣東人雖然有諸多烹飪方式,但最愛的還是煲湯!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廣東人因為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總覺得自己需要補點什麼才好。
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東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先上湯,後上菜,逐漸成為了廣州宴席既定流程。廣東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獨門的熬湯秘籍,一直堅持口口相傳,只為把家微暖的感覺保留下去。
三天不喝湯就渾身不自在的廣東人,一年喝掉的湯,大概有一條珠江那麼多。難怪都說,廣東人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湯!
更為神奇的是,廣東人煲湯,除了加食材,還會加入藥材。什麼玉竹、夏枯草、生地、芡實、當歸、冬蟲草...只要你說想要煲個湯來喝,廣東人就能立馬給你指出各種最佳的材料搭配菜譜!
這小小的煲湯,其實還是饒有講究的。春夏季的話,喝湯就以防暑降溫、利水祛濕為主,木棉花煲肉、冬瓜煲豬骨,是很常見的家庭主流湯。秋冬季的話,則以除燥進補為主,霸王花煲豬肉、花旗參煲雞……
那麼,我們來看看冬季轉春季時,廣東人煲什麼湯吧!冬春交替易感冒,這5款清肺潤燥、益氣養陰的靚湯正當時!
1
紫蘇北杏薑片滾蛋花湯
【食材】新鮮紫蘇50克,北杏仁15克,生薑2片,雞蛋3個。
【做法】材料清洗乾淨,雞蛋打成蛋液備用,先在湯煲里倒入清水1500毫升,放入生薑和北杏仁,武火煲滾20分鐘後,放入紫蘇葉,再次滾起10分鐘後,倒入蛋液,攪拌均勻,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紫蘇葉是葯食兩用的佳品,藥性偏溫,能舒暢肺胃氣機,其辛溫解表、行氣止咳。天冷的時候,寒咳或者胃腸型感冒經常都是用紫蘇葉的。生薑片溫肺散寒,暖中和胃;而北杏降氣而止咳平喘,下氣而潤燥通便。
這個湯使風寒散,寒痰消,肺氣宣通而咳喘止。除了可以作為家庭日常防治風寒感冒的葯膳湯飲,每周飲用1-2次,每人次1-2碗。更能夠緩解寒咳多痰,風寒襲肺的相關情況。
2
蘆根桑葉蜜棗煲豬肺湯
【食材】干品蘆根30克,干品桑葉15克,蜜棗2顆,豬肺一個,生薑2片。
【做法】藥材提前稍稍浸泡,豬肺清洗乾淨後切塊,然後所有材料放進湯煲,加入清水1500毫升左右,武火煲滾後改文火慢熬90分鐘,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中醫稱蘆根為「火藥」,因為它常用於風熱外感、熱病傷津、煩熱口渴、口咽口燥等。在冬春日食用桑葉,不僅能疏風散熱、清肺潤燥,還可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這個湯還搭配了廣東湯常用的湯料——豬肺和蜜棗。豬肺食性平和,蜜棗就平補有益。這個湯清潤甘甜可口,男女老少都適宜,據說清潤防流感,廣東湯的「治未病」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還能夠疏散風熱、清肺止咳。
3
海南椰子玉竹煲東山羊湯
【食材】海南椰子一個,玉竹30克,東山羊肉600克,枸杞子15克,生薑3片。
【做法】藥材提前稍稍清洗,椰子取出椰子去掉硬殼,椰肉切塊,羊肉切塊汆水,然後所有材料放進湯煲,加入清水1500毫升和椰汁,武火煲滾後改文火慢熬90分鐘,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羊是純食草動物,因而羊肉較牛肉、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脂肪含量都要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海南的東山羊生長在海南東山嶺上,肉質嫩滑。
湯中還搭配了常用的海南椰子和玉竹湯料,一來椰子和玉竹皆是甘甜可口的湯料,入湯能升華湯品的色香味元素;二來它們性涼,清潤生津,和溫補的東山羊搭配,正是一溫一涼、一燥一潤的中和搭配。
4
鹿茸西洋參桂圓雞腳湯
【食材】鹿茸片5-9克,西洋參片20克,桂圓肉15克,雞腳4隻,生薑1片。
【做法】藥材提前稍稍清洗,雞肉汆水,然後所有材料放進燉盅,加入清水800毫升清水,加蓋隔水燉2小時,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鹿茸搭配了清潤滋補的西洋參和潤心脾的桂圓肉,一起燉雞腳,既能益氣滋陰又能壯陽養血,湯品溫而不燥,滋而不膩。
這個湯氣血雙補,特別適合平時怕冷,成日手腳冰凍的人調補。
5
黑芝麻瘦肉燉鮮鮑魚湯
【食材】黑芝麻45克,豬瘦肉200克,帶殼鮮鮑魚5隻,生薑3片。
【做法】材料提前稍稍清洗,瘦肉切塊汆水,鮑魚刷乾淨殼,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燉盅,加入清水800毫升左右,加蓋隔水燉2個小時,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黑芝麻性平味甘,鮑魚營養豐富,帶殼的鮮鮑魚入湯,清熱養陰、平肝利濕、補腎益精。
它們合而為湯營養豐富,潤腸通便,可作為秋冬季養生健體的大眾化湯品。
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嗎?做了以上這些湯,想必你對廣東人的美食偏好便會有所了解啦!
- End -
更多美味食譜
關注日日煮唄


※周冬雨的「小黃鴨」,宋茜的「小香豬」,日日煮斗湯圓大賽好熱鬧啊
※節後上班第一天吃它 一整年都歐氣滿滿
TAG:日日煮DayDayC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