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學校不能用QQ和APP布置作業,看移動教育市場會受影響嗎?

從學校不能用QQ和APP布置作業,看移動教育市場會受影響嗎?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提升自身素質、開拓視野、學習相應技能等最重要的方式。而近年來互聯網、科技設備的迅猛發展,對傳承上千年的傳統教育方式帶來巨大衝擊。對於互聯網、科技設備在教育領域的利與弊,也一直是熱門討論話題。就目前來看,我們不能否認它們對教育帶來的革新,但更應注意它們帶來的負面問題。

為了整治這些負面問題,相關部門已經積極展開相應舉措。比如就在近日,教育部在相關文件中明確指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QQ及其他APP布置作業,去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在回歸教育初心的同時,這是否意味著之前蓬勃發展的移動教育市場會受到影響?如果減少互聯網、科技設備等新元素的融入,國內教育是否會減緩革新的勢頭呢?

減少APP在學習中的滲透,回歸教育初心

隨著互聯網、科技設備的全面普及,教師現在不是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而是將作業轉移到旨在與父母互動的APP中。甚至許多教師熱衷於通過這些APP展示自己的「權利」,要求家長幫助自家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甚至對作業進行評分。

而教育部此次做出的相關舉措,其實是有法律支撐的。在《教育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批改作業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應盡之義。但在之前,很多教師卻利用APP,將原本應該由自己承擔的教育之責,硬加在了家長身上。「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等,成為中國家庭中的典型現象。

教育部禁止教師通過APP布置作業,事實上是對負面事件進行針對性處理。最終杜絕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讓教育變得更加「赤誠」。由此一來,被繁忙工作纏身的家長也能「鬆一口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教育部就非常重視互聯網、科技設備對教育的影響。去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就提出,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看來,減少APP在學習中的滲透,讓教育回歸初心,已成為相關部門及業界的共識。

移動教育受影響?大批企業依然融資不斷

儘管相關部門在有意減輕學生和家長的壓力,並嘗試阻止APP的「無孔不入」,但就目前來看,移動教育市場仍然處於風口之上。不僅教育APP層出不窮,且很多移動教育企業還獲得了天價融資——熱錢滾滾而來。

比如去年12月下旬,主打中小學直播在線課程產品的猿輔導宣布,完成最新一輪3億美元融資,融資完成後估值超過30億美元。此外,去年7月中旬K12在線學習平台作業幫宣布,公司完成D輪3.5億美元融資。而在去年3月,K12智能教育平台一起作業宣布獲得E輪2.5億美元融資,還更名為「一起科技」。

看來,針對中小學生的移動教育領域並未受到影響。畢竟相關規定是教師不能通過APP布置作業,並沒有禁止學生通過移動教育平台去提升自己。從某個角度看,這些移動教育平台的出現,是在通過數字化舉措去抹平「教育鴻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桎梏。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移動教育的未來可期。

找准平衡點,為傳統教育模式插上新翅膀

教師通過APP布置作業,是教育前進路上的一個錯誤進化點和分支,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互聯網、科技設備的重要作用。而就未來發展方向看,互聯網、科技設備是革新教育方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它們的推動下,傳統教育模式才能插上新翅膀,讓教育覆蓋多元教學場景,並讓內容變得更為優質,學習變得更為高效。

而要想實現公平教育、素質教育等齊頭並進,需要將互聯網、科技設備等新元素真正融入其中。在不斷深耕之下,它們才能展現出應有的價值——讓學生更愛學習,並提升學習的效率、實現綜合素質的整體邁進。

在接下來,找准互聯網、科技設備與教育融合的平衡點為重中之重。剔除前者帶來的負面問題,強化它們的正向價值,才能後讓教育實現「育人」的目標。(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2019,這些交通方式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嗎?
大公司病,為什麼要PPT背鍋?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