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想讓孩子更優秀,這三件事父母要放手,做的越多害娃越深

想讓孩子更優秀,這三件事父母要放手,做的越多害娃越深

導語:想讓孩子更優秀,這三件事父母要放手,做的越多害娃越深

有了孩子後,我們升級成為父母,為人父母者都會對孩子傾注無盡的愛,尤其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重視教育不等於懂得教育。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過,「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無所作為,不是無所為,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教育孩子。

做為家長,我們不要老是想著控制孩子的行為,不要老是要求孩子去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要老是批評孩子、指責孩子,而是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啟發孩子如何做等等。如果想讓孩子更優秀,這三件事父母要學會放手。

1、無休止的催促、提醒孩子。

孩子上學後,做為家長往往干涉太多,例如書包,每天晚上提醒孩子收拾書包,到了早晨還得提醒孩子背書包拿書包,一旦孩子忘帶了什麼書本,立即反思是自己的錯誤,這是很不可取的行為。還有吃飯,最好規定到了飯點孩子就要主動過來,甚至還得幫著父母擺放碗筷等等,不要無休止的催促孩子,寵溺孩子。

再例如起床,不要像個老媽子似的擔心孩子會遲到,所以一遍遍的去喊孩子起床,這是孩子自己的事,遲到了後果要自己去承擔,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孩子自己應該學會承擔的。父母過多的干涉、提醒、催促,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還會讓孩子滋生懶惰、依賴等壞毛病。

2、包辦代替孩子做事情。

孩子到了不同的年齡段,就需要學著做些不同的家務活,例如五六歲的孩子可以幫著擦桌子,洗自己的襪子,會洗臉刷牙等,上小學後,晚上回家自己知道作業全部做完,睡覺前整理好書包,睡前準備好自己第二天上學要穿的衣服,學慣用品自己會整理,自己的書桌自己收拾等等,家長千萬不要事事包辦,覺得孩子學習累,所以除了學習別的啥都不讓孩子做,或者看不慣孩子的書包、書桌、房間等亂糟糟,就開始自己幫著孩子收拾,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懶,生活自理能力越來越差。父母一定要放手,孩子自己該做的就讓他自己去做!

3、替孩子決定、替孩子安排。

孩子們放了假,就像那脫籠的小鳥一樣,恨不得時刻自由飛翔在那寬闊的天空。可是有的家長總是已經提前替孩子規劃好安排好一切,每一天都安排的密密麻麻,可這並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如果孩子的一切生活、學習都是家長在替他做決定,那麼時間長了,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的規劃能力和判斷能力,等到有一天長大後離開父母的懷抱,他會茫然失措,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所以,每一天甚至每個學期的計劃和安排,父母不要提前替孩子決定了,剛開始最好是由父母帶著來做安排,等孩子漸漸大了,就放手讓他自己去安排與規劃吧。

同理,在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時,不要上來就告訴孩子該這樣做、那樣做,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父母要做的是孩子的導師,是要與孩子共同合作、相互互動,而不是孩子的保姆。

(文/笑雪育兒思考,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雪育兒思考 的精彩文章: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將來不用給她養老?」未必!這番解釋有道理
它是產後恢復的「晴雨表」,超過這個時間,易留下病根

TAG:笑雪育兒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