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書接上文,哥們問我避震板買哪個好,碳纖維避震板好不好?

最基礎和無聊的理論:沒有附件能做到消除震動

從最基本的概念說起,就避震板本身而言,很多HIFI商家宣稱其原理,因為器材工作時產生震動,震動會影響信號傳輸穩定性,產生雜訊,避震板可以消除器材震動,從而提升聲音保真性。

以上算是我見過的,最簡單粗暴不嚴謹地對避震板的通俗解釋,完全經不住推敲,但初燒隨便看看,也可能就信了,多少看起來都很有道理的樣子。

物質永恆運動,我不覺得有任何避震產品存在消除震動這個說法。相信稍微接觸過此類產品的發燒友也明白這個基礎理論,一帶而過了。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常見避震類產品有哪些?

器材架

音箱腳架

小型桌面音箱支架

小型桌面音箱墊板

器材減震板

器材諧振板

腳釘

壓震板/塊

小型避震腳墊/塊

......

避震附件類研發方向(根據原理區分)

1、本著最大化減少震動的理念研發出來的產品(磁懸浮、彈簧);

2、本著阻隔器材與接觸面產生諧振研發出來的產品;

3、不同材質諧振參數不同,通過接觸改變器材諧振從而起到改變聲音的作用;

大多數我們接觸的避震附件:

在這三方面原理上,有側重又有結合。

比如腳釘,主要是將音響器材外殼與承載體的接觸面減少到最小,造就一個聲學高阻抗區,產生隔離作用,這是阻隔;但腳釘有各種材質,如檀木,鋁合金、水晶等,這又改變了諧振參數,因此是個綜合體。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再比如器材架,有的是彈簧結構支撐,最底部配合錐形腳釘,可見是結合減少震動和阻隔為研發方向;還有非彈簧結構器材架,通過使用各種材質的板材和錐形腳釘影響聲音,亦或是在中空管灌入細沙等高密度物質,依舊沒跑出改變諧振和阻隔的框架。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再比如不同材質的小避震塊、墊;大些的板子,複合板、三明治結構板、鎂金屬板、大理石板,我們常見的那些音響避震類產品,都跑不出這些基礎研發方向。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再比如還有壓震類產品,人家就單純的通過改變諧振來改變聲音。

我見過的避震有什麼材質

實木:如檀木等

金屬:鎂、銅、鑄鐵、不鏽鋼、鋁、合金等

礦物、石材:大理石、水晶等

橡膠:這個最常見了

纖維:碳纖維、羊毛氈、書本等

海綿:硬度一般相對較高

塑料:亞克力、符合剛性塑料等

這麼看來,是不是感覺我們生活上,大面上能見到的東西,好像都能當避震呢?這裡為後面埋下一個伏筆。

避震附件的作用?

1、穩固器材,防滑;

2、防止器材劃傷;

3、美觀,有利於器材銷售;

4、對聲音產生影響;

是不是想問,你這段不是說廢話呢?這段廢話很重要,這關係到我們理智決定是不是需要避震類附件。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所以,我的器材需要使用避震嗎?

我們買到的絕大多數器材本身都有避震處理,上述1、2、3點,決定了器材出廠就做避震,我們需要根據情況判斷是否額外購買避震類附件。

規律上而言,往往售價高昂,更執著於極致發燒的少部分器材,往往其廠家在設計之初就會完整考量避震對聲音的影響,筆者的經驗而言,此類產品廠家會著重明確聲明其在避震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時建議用戶不要對產品額外做避震處理,比如Auralic 的G2系列這種。這類器材筆者不建議額外做多餘的避震考量,對此類產品做避震處理時,違背廠家本身調音初心的概率變大,聲音正方向改善概率較小,畫蛇添足可能性高。

對於售價較為親民的器材,往往廠家對其避震的功能性(看1/2/3點)大於對聲音的考量,此時,避震類附件對聲音產生作用的概率就比較大,加上多數避震產品價格並不高昂,對於喜歡折騰的發燒友而言,此種情況建議嘗試把玩。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其它情形:

器材分內部避震和外部避震,有時候我們不容易分辨一款產品的避震究竟做的如何,或者說廠家是否考量了震動對聲音的影響。

很多小型作坊生產的廉價器材可能配備了看似豪華的避震,並且對其大做文章,為此聲音如何如何,筆者提醒一句,這類產品多數是廠家在營銷方面的考量,可信度較低,作坊的設備、技術實力,能把避震研究透的概率太小了。

總得來說,筆者不建議玩家揪著避震這塊不放,依心量力而行即可。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避震一定會對聲音產生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會。只是影響的大小不一樣,不同設備對震動的敏感程度不同,大多數時候人耳可聞,也會有察覺不到任何影響的情況出現。

也是因此,避震產品可以作用於任何音頻器材,因此,當我們看到類似線材避震墊,或者給排插附加各種避震產品,我們大可不必嗤之以鼻地用玄學眼光去看待,至少筆者親自試過,其對聲音的影響是人耳可聞的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使用避震產品,聲音一定變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筆者接觸過大量避震產品,整體感受下來,就概率而言:

改變聲音的概率>改善聲音的概率

改善聲音的概率≈劣化聲音的概率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貴价的避震產品,一定比廉價的避震產品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基於筆者把玩過的各種廉價或貴价避震產品,把玩基數越大,越不難發現,就概率而言:

貴价避震提升音質的概率≈廉價避震提升音質的概率

貴价避震劣化音質的概率≈廉價避震劣化音質的概率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如何明確感受到避震對聲音的影響?

這個問題等同於避震用在哪裡,對聲音的影響更可聞,就筆者經驗而言,不完整總結出如下幾點,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避震產品,那麼從這幾方面著手,很容易發現避震對聲音的影響並非玄學。

1、質量越大,也就是越重的設備,使用避震產品時,對聲音影響的可聞性越強。

2、對顯而易見的震動——如黑膠轉盤、CD機、音箱類器材,使用避震產品,易明顯感受到其對聲音的影響。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我的設備看起來不需要避震?

機內集成度非常高(都是電路板),或者本身質量比較輕的器材,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如果使用避震產品,對聲音也會有可聞影響。

但是呢,相對那些更為依賴避震的器材,此類器材對避震的依賴程度較低,而且在音質的投入產出比上,回報率也是相對較低的。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我見過的一例通過避震改善音質最好的案例?

筆者有朋友曾從某燒友處收購了一個全實心鑄鐵書架箱支架,是從鐵藝加工店定做的,沒有什麼複雜的結構性可言,下方是長方形鑄鐵底板,焊接實心手腕粗鑄鐵柱子(大概1.5米長),上面焊了一個長方形鑄鐵板用來放音箱,非常沉重,單個沒記錯是將近200斤重,兩個400斤,從業這麼多年,這對書架箱腳架是我聽過最好聲的,雖然腳架是個人異想天開鼓搗的,但我經常在朋友家聆聽這套熟悉的系統,上了這對腳架後,聲音的凝聚度、動態、解析力、透明度、質感、延展、聲場等,基本全方位正向提升,說是脫胎換骨也不為過,時過多年,至今記憶猶新。

我對避震器材對聲音影響的規律總結

玩避震類產品,在我看來,大多數時候,就是犧牲素質換聽感,犧牲聽感換素質。

1、原理為阻隔震動類,以及緩震、吸收震動方向的避震產品,其對聲音起到的作用通常為:收縮線條,使聲音結象更加清晰,定位更加精準,提升分離度、解析力,提升動態表現,增加低頻量感和彈性......

總而言之,就是相對可聞的聲音硬素質提升+大概率低頻量和彈性提升。

但是呢,該類產品有個共性,就是有概率(感覺50%概率是有的)降低一定的聲音甜美度,使頻段聽起來脫節,降低流暢度、增加數碼味兒、低頻過量,增加聲音刺激度、僵硬度等副作用產生。

因此呢,筆者個人建議,如果對系統聲音的硬素質表達上不滿意,感覺聲音糊悶、平面化、不夠清晰明朗,這種情況可以嘗試通過使用該類避震產品,改善聲音的概率就會大些,提升聽音體驗。

2、原理為改變諧振類方向的避震產品,其作用大部分為調整、改變和改善音色。

同樣的,這類產品也有副作用,就是較大概率會讓聲音的硬素質水平有所降低,聲音聽起來沒有使用前那麼清晰,或者說聲音不像使用之前那樣乾淨。

因此呢,如果你覺得你的系統素質足夠強大,但是聽感不夠甜美,不夠溫潤寬鬆,聲音刺激乾冷硬,數碼味兒較重,這個時候使用該類產品調整音色,可能會讓你感到愉快。

玄學附件真玄學?(二)——音響避震附件我玩過近百種

避震產品用在哪,好聲概率大?

有句話我想說前面:越貴的器材,我越建議盡量避免使用避震產品。

理由為:頂級器材無論在素質和聽感上,廠家都會傾其心血進行調校,往往達到了水平很高的平衡點(大多數),而且已經完整的對避震進行聲學方面的設計和考量,所以我個人認為,頂級器材玩避震,更多時候可以考慮功能性和美觀性,對於聲音調校方面,也許是畫蛇添足。

1、對於明顯產生震動的音源類器材,如CD、黑膠轉盤等,我會傾向選擇減緩震動的避震產品,我認為此種情況下通過減少震動,對聲音的正面提升概率大。

2、音箱也會明顯產生震動,但依我個人經驗而言,我會選擇沉重,穩固,材質密度大的避震類產品(支架或墊),這是我聽過好聲概率大的選擇。

3、除1、2所提及的器材,對於質量大的其他類型器材(如功放、合併機、解碼器等),我會大概率考慮為期配備避震產品,我認為沉重的器材使用避震產品,改善音質的概率會大些。

4、對於質量不大,集成度高的器材,我會小概率考慮使用避震產品,淺嘗輒止的簡單嘗試,當做把玩。

碎碎念

發燒之所以好玩,少不了玄學的精妙,只要肯開動腦筋,其實什麼東西都可以做避震來使用。就像有的燒友喜歡用書籍、雜誌當避震使用,不同紙張印刷材料不同,聲音也不同,還有燒友嘗試使用羊毛氈做避震,聲音多了一份潤澤。包括我自己,用投資銀錠壓震,在很多器材上,確實可以起到對聲音的正向作用。

所以你也可以去菜市場買棵大白菜劈了墊音箱,沒準能聽到大自然最樸實、有營養的聲音所在,或者去路邊撿幾塊年代久遠的磚頭墊器材,也許其所承載的建築,幾十年風雨洗禮畫面都能聽起來歷歷在目...

好啦,玩笑歸玩笑,這篇分享就暫且如此吧~

以上全是我作為發燒友,多年接觸該類產品的心得體會,經驗之談,不嚴謹也並不科學。分享、討論的意義大於實際指導意義,僅供參考,謝謝收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保真音響 的精彩文章:

華麗而雅緻的博凱里尼作品

TAG:高保真音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