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這樣對待韓信,韓信只能改變態度

劉邦這樣對待韓信,韓信只能改變態度

韓信對待劉邦的態度可以用孟子的話概括—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仇寇。×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仇寇。

從韓信一生的故事中就可以明白韓信對待劉邦到底是怎樣的態度了。


恩怨分明

韓信落魄時,常常蹭亭長家的伙食,亭長可憐他,又見他不是平常人,就讓他來家中吃飯,可亭長的老婆不願意,做好了飯自己先吃了,等韓信來了卻沒有飯,韓信一怒之下出走了。韓信在集市上碰到小流氓,小流氓羞辱他,如果不敢砍了小流氓就從褲襠下鑽過去,韓信心中有大志向,真的從小流氓褲襠下鑽了過去。在河邊快餓死時碰到了漂母,漂母可憐他,不計回報的給了他食物。後來韓信封王,分別給了漂母千金,亭長百錢,而又封了小流氓為中尉,可見韓信恩怨分明而又不同常人的看法。


君之視臣如犬馬

韓信先是投奔項羽,項羽只是讓他做了小官,韓信不死心,多次主動表現,積極獻計獻策,無奈項羽心中自傲,根本不理會他,他只能逃離項羽,投奔當時名頭響亮的劉邦,希望能夠在劉邦這裡一展才華。

但劉邦這邊一開始也只是讓韓信做了一個看管糧倉的小官,韓信仍然不得志,甚至因為別人犯錯被牽連,差點被殺。在劉邦這裡做的也不順心,所以在劉邦被封為漢王開赴南鄭的途中,韓信再次開小差溜了。

從這兩次韓信棄官而走可以看出,當自己的君主不把自己當做棟樑,只是作為一個隨意使喚的手下時,韓信的態度也是一樣,背叛逃離起來一點也不含糊,對待自己的君主如同普通人一樣。

君之視臣如手足

韓信在劉邦軍中時有幸結識了蕭何,蕭何慧眼識英才,一眼看出韓信是劉邦勢力突圍的關鍵,所以蕭何在發現韓信開了小差時,二話不說就去追趕韓信,連跟劉邦打招呼的時間都顧不上。好不容易將韓信勸回來,又對劉邦說需要以國士之禮對待韓信,劉邦遂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自此也對劉邦死心塌地,一心為劉邦奮鬥。

韓信出任大將軍後,成功帶領漢軍出關中,先後擊敗魏國、趙國等,又降服燕國,平滅了齊國,此時劉邦和項羽正在滎陽對峙,韓信覺得自己功勞大,加上齊地剛剛平定,田氏實力根深牢固,就向劉邦討要假齊王,劉邦大怒之下,強壓怒火,封了韓信為齊王,韓信心中更加感激劉邦。在此之後,謀士剻通建議韓信自立為王,和楚漢三分天下。雖然剻通講的很有說服力,而且韓信心中也有所動搖,但韓信最終選擇忠於劉邦,為的就是劉邦對待自己確實沒的說,是真正的將自己視做國士的,自己不能背叛他,剻通說不通韓信,無奈之下自己裝瘋逃命避禍。


君之視臣如土芥

漢朝建立後,劉邦漸漸對諸侯王產生不滿,此時恰巧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謀,假稱游攬雲夢澤,藉此時機將韓信貶為淮陰侯,從此,韓信對待劉邦的心裡開始變化。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地位和周勃、灌嬰、樊噲一樣,周勃的列侯爵位是在平叛燕王時獲得的,灌嬰曾經是韓信的老部下,而韓信又最看不起樊噲,所以常常感嘆自己竟然落得和這些人地位一樣,慢慢心中變得不平衡。既然劉邦總是懷疑自己謀反,那麼不如自己找準時機反叛,這就有了韓信後來和陳豨的串通,只是還沒等自己發動,就先被呂后聯合自己最信任的蕭何設計殺害了。

韓信是真正的國士,對人恩怨分明。當別人對自己好,自己就會為對方付出對等的忠心和善意,而自己做出了巨大的功勞,也會要求等量的獎賞(要求假齊王,沒有及時出兵配合劉邦攻擊項羽)。當別人對自己不好,自己也同樣不會客氣。

所以說當劉邦以國士之禮對待韓信,韓信對劉邦根本沒有反心,哪怕能夠和劉邦項羽分天下的時候,而當劉邦登基稱帝後,一心想著要消滅異姓王時,韓信對劉邦感到失望,所以才選擇了反抗,只是反抗沒有成功而已。

每日一篇故史,天天一段歷史,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故史匯 的精彩文章:

正月初一為春節並不老:正月初一為春節是袁世凱的貢獻
陳湯:西漢將領,多次出征攻打匈奴,一生仕途坎坷幾經沉浮

TAG:天天故史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