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貨幣最輝煌的時期,銅錢紋銀受世界歡迎,堪比如今的美元

歷史上貨幣最輝煌的時期,銅錢紋銀受世界歡迎,堪比如今的美元

銅錢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人日常交易流通的通用貨幣,從秦漢到唐宋一直如此。在宋朝時,中國的香料、陶瓷、絲綢等產品聞名世界,加之中國當時的經濟實力雄厚,政府和商人的信譽都不錯,不僅僅國內市面上交易流通的是大宋的銅錢,而且海外貿易使用銅錢也非常普遍。

據說外國人在交易結算時只肯使用大宋的銅錢結算,宋代的銅錢是名副其實的硬通貨,其地位相當於今天的美元。

但可惜的是,銅錢又不同於今天髮型的紙幣,銅錢必須由銅來冶煉。流向海外的銅錢越來越多,國內的銅錢反而變得少了。最後的結果是,大宋自己的錢卻不夠用了。於是,宋朝政府開始進行貨幣管制,禁止銅錢再出口海外。

然而資本是逐利的,金錢的流動是永不眠的。當時的周邊小國迫於大宋的強勢,被迫發布法令禁止宋朝銅錢再流入自己的國家。比如,當時日本的天皇曾發布命令不準再使用宋朝的銅錢,鄰國高麗也曾制訂過類似的法律條文,但這並沒有減少這些國家的民眾對大宋銅錢的熱情。

據史料記載,當時南亞的一些國家政府甚至將大宋的銅錢專門開闢倉庫儲藏,作為鎮國之寶。於是宋朝銅錢的源源不斷的流失,根據考古學家挖掘記錄,宋朝銅錢最遠的出土地竟然在非洲東海岸的索馬利亞。

銅錢為什麼會流失的如此厲害?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國內的銀兩太值錢了。據南宋理宗時期的文獻記載,國外一兩紋銀只值一千文銅錢,而宋朝一兩紋銀摺合銅錢三千五百文,整整差了3.5倍。即便銀價最低的紹興三年,一兩紋銀也能換兩千二百文銅錢。

白銀在國內的升值,促使宋朝沿海地區的海上走私貿易非常發達,出海貿易賺取白銀已經稱為沿海地區一些商人獲取暴利的手段。

南宋時期,西北有西夏和蒙古國所擋,東北有金國阻礙,僅僅剩下東南沿海對外可以通商。如同絲綢被西方人認為與黃金等值一樣,宋朝那些精美的陶瓷實際和銅錢一樣倍受西方人的推崇。

但陸地是不能運瓷器的,瓷器太容易被打碎了。因此宋朝的海洋貿易之路在當時被稱之為「陶瓷之路」 ,加上兩宋時期的陶瓷工藝舉世無雙,時至今日,這些被運往世界各地的陶瓷製品依然被收藏在沙撈越和伊斯坦布爾等一些國家的博物館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程影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曾經稱霸中亞,實力極為強大,被成吉思汗滅掉又數次復國
民國最可憐的女明星,嫁給自己的姐夫,被其一手捧紅也被毀一生

TAG:前程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