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有什麼變化嗎?」這是去年上手 Galaxy S9 時我的第一疑問。

這個問題已經不適用今年的 Galaxy S10 的三款新機。無論是設計還是配置,Galaxy S10、S10+ 都堪稱迄今最「先進」的 Android 旗艦。

類似蘋果三款 iPhone 的布局,三星今年也在傳統大小尺寸兩部旗艦之外,增加了一款更親民的 Galaxy S10e,尺寸最小,配置最低。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以下是 S10 三款機型的參數對比。

超高的屏佔比,輕到不像旗艦手機

儘管是一貫的全視曲面屏+雙曲面玻璃+金屬中框設計,但 S10 系列的外觀完全變了,R 角更小,外形更方,類似 Note 系列。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S10 和 S10+ 外觀基本一致,兩款的屏幕都比前作 S9 系列更大,但整機尺寸幾乎沒有變化。

S10 和 S10+ 額頭和下巴的寬度大幅縮窄,得益於雙曲面玻璃,屏幕一直延展到屏幕邊緣,屏佔比很高,視覺衝擊力很強,而 S10e 的邊框略寬一些,機身也更厚一些。

S10 是近兩年我用過手感最好的手機,沒有之一——除了雙曲面玻璃造就的溫潤手感,它的輕薄讓我可以輕鬆地長時間握持手機。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即便最大的 S10+ 也只有 175g,輕於同尺寸的華為 Mate 20 pro,甚至比 5.8 英寸的 iPhone XS 還要輕個幾克。

這可能是 S10 容易被忽略的優點,畢竟在金屬+玻璃材質作為旗艦智能手機主流設計的今天,手機的重量動輒突破 200g 已經司空見慣了。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屏幕升級為 Dynamic AMOLED,解析度也提升了

屏幕一貫是三星的優勢項目,S10 系列的屏幕從以往的 Super AMOLED 升級為 Dynamic AMOLED,可以實現每個像素的單獨控制,在基材、壽命、亮度、色彩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S10 和 S10+的屏幕解析度將升級至 3040×1440 像素,S10e 維持了 1080p 的素質。默認條件下,為了省電,S10 和 S10+ 會調節到 2280x1080 的解析度,即便如此,屏幕字體依然銳利清晰。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挖孔屏小了不少,後置三攝,可拍超廣角照片

首發於 Galaxy A8s 的 Infinity-O 打孔屏「挖孔屏」意料之中地用在了 S10 系列上,不過開孔的位置在屏幕右側,孔更小,在暗色壁紙的掩護下,攝像頭的存在感並不強,不過在白色背景下,挖孔則會異常突兀。

在屏下相機技術成熟前,挖孔屏算是最有潛力的一個過渡品了,既保證了相機成像質量,也能把屏佔比最大化,也不失美觀。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S10+ 是唯一前置雙攝挖孔屏的旗艦手機,攝像頭造型像一顆藥丸。它採用了 1000 萬(f1.9)+ 800 萬(f2.2)的像素組合。而 S10 和 S10e 都搭載了一顆 1000 萬像素 f1.9 的前置攝像頭。

S10+ 的前置雙攝可能只是為了提升自拍虛化的效果,並不承擔人臉識別的深度檢測,S10 和 S10e 的自拍虛化完全基於演算法,效果馬馬虎虎。

值得一提的是,S10 系列的前置攝像頭支持 4K 視頻拍攝,這在目前的手機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順便說一句,虹膜識別成為了全面屏的犧牲品,在 S10 中徹底消失了。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後置拍照方面,S10 和 S10+ 均為水平的三攝,其中 1200 萬像素的主攝依然支持兩檔光圈切換,1200 萬像素的長焦鏡頭之外,還增加了一顆 16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光圈為 f2.2,能拍出 123° 視角的照片,但不支持光學防抖。

三顆攝像頭讓 S10 和 S10+ 支持 0.5 到 2 倍的光學變焦,最大支持 10 倍的數碼變焦。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在拍照頁面,快速點按三個圖標可以實現超廣角、廣角和長焦的取景切換,超廣角模式即為 0.5 倍變焦,目測等效 16mm 焦距,畸變控制的還不錯。

採用雙攝方案的 S10e 意外地沒有選擇長焦,而是搭載了與 S10 相同的超廣角攝像頭,0.5-1 倍光學變焦,最大 8 倍數碼變焦。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S9+ 上的 960 幀「凝時拍攝」也得到升級,解析度將升級為 FHD 全高清級別,錄製時長也有所增加,在標準模式下將能夠錄製 0.8s,而在高質量模式下則可以拍攝 0.4s。

虹膜解鎖消失了,超聲波指紋識別很快,手濕也不怕

Galaxy S10 和 S10+ 終於放棄了兩代後置指紋識別的方案,採用了時下流行的屏下指紋識別。

不過與流行的光學屏下指紋獲取 2D 信息不同,S10 搭載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可以以 3D 的形式記錄手指所有的指紋信息,可以提升解鎖的成功率。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我們測試,沾了水的手指,依然可以正常解鎖。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S10 的屏下指紋只能在指定區域內解鎖,稍用力按壓指定區域,直到屏幕上出現水波紋一樣的解鎖動畫,實測識別速度很快,不過與實體 Home 鍵的解鎖速度相比還有差距。

之前有傳聞稱貼膜會造成指紋識別失效,我們實測證實貼膜沒有影響。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S10e 沒有採用屏下指紋識別,而是一如當年的索尼 Z5,把指紋解鎖集成在了機身右側的電源鍵上,其實這是比後置更好的一種選擇,只可惜這顆電源鍵的位置有點靠上。

電池、配置和版本

電池容量方面,S10e 為3100mAh,S10 為 3400mAh,S10+為4100mAh,三星 S10 系列此次將支持 12w 無線快充,並且均支持無線反向充電技術。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三星 S10 系列國行在 3C 認證公布的信息中仍舊標配 15w 充電器,但據傳後續可能會通過 OTA 方式升級為 22.5w 快充技術。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配色方面,S10 擁有白、黑、綠、藍四種配色,S10e 多了一種黃色,S10+ 多了一種陶瓷白,這種陶瓷白猶如「五彩斑斕的白」,什麼顏色都有,就是沒有白色。

配置上一如往常,S10 擁有 Exynos 9820 和驍龍 855 兩個版本,最高支持 12G 的 RAM,陶瓷版 S10+ 將搭載 12GB+1TB 的頂級配置。

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回到最初的問題:三星新手機有什麼變化嗎?

在一兩年前,這甚至是個嘲諷三星「擠牙膏」的反問句——或許是基於穩妥起見的考慮,三星自 Note 7 之後就進入保守期。

矯枉過正的這兩年,恰恰是中國智能手機在 ID 設計上與國際產生分化的時期,這時期國內廠商對全面屏形態、面部識別、多攝像頭等行業潮流的追逐,三星無一不錯過了。

三星 Galaxy S10 首發體驗:標杆旗艦有兩種,三星屬於後一種

而三星早年的成功,正是來自於它對行業新技術的激進態度:對 AMOLED 的持續改進,對雙曲面屏的不斷打磨,COF 柔性封裝對邊框的革命……

坐擁全球唯一的完整的產業鏈,強悍的垂直整合能力,三星是極少數可以從上游技術探索和升級智能手機未來的廠商。激進是它的宿命,也是它掌握命運的必經之路。

Galaxy S10 終於跳離出那條慢悠悠的車道,它既有屏下指紋、三攝等跟進行業潮流的一面,也有 Dynamic AMOLED、挖孔屏體現自身硬科技的一面。

標杆旗艦智能手機大抵有兩種:一種是依賴供應鏈的技能堆積,在追趕潮流中疲於奔命,在區間價位段立於不敗之地;另一種不盲目跟隨,總有亮眼的新技術,它可能激進,可能不成熟,但時間總能證明。

三星 Galaxy S10 屬於後一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八十多歲的姥姥又開始用智能機了?
Apple Watch 新專利:整隻表都是屏/蘋果高層調整,為減少對 iPhone 依賴/卡梅隆:想看《三體》電影版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