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地球內核的形成恰逢其時

地球內核的形成恰逢其時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28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地球科學最新研究指出,地磁強度在約5.65億年前出現最低值,「地球發電機」也處於崩潰邊緣,而由於地球固體內核的形成能加強地磁場,這一結果表明,地球內核的形成可謂恰逢其時。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但一直以來,科學家們估計的內核固化時間差異巨大,從25億年前到5億年前不等,對記錄過去地磁性質的岩石進行分析,則可以縮小這一範圍。

在地心,有著6倍於月球體積的巨大鋼鐵融流海洋,構成了所謂的「地球發電機」。液態鐵在新形成的內核邊界固化,被認為可能曾是「地球發電機」的重要能量來源——外核中液態金屬的對流形成了磁場。模擬預測,這種能量增強會保存在記錄地磁場強度的岩石中。

此次,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科學家約翰·塔度諾及同事對5.65億年前在現今加拿大魁北克省東部形成的斜長石和斜輝石單晶體進行了分析,並測量了其記錄的地磁場曾經的強度和方向。

分析中,研究人員檢測到了前所未有的地磁強度低值,並推斷當時的地磁倒轉頻率較高,這表明「地球發電機」當時處於崩潰邊緣,當時內核尚未完全固化。

在隨附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彼特·德里斯克表示,地球內核的形成時機可謂「正是時候」,它的出現不僅維持了「地球發電機」的運轉,還拯救了地磁屏障。

(來源: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把故宮15億文創「賬本」當做一種激勵
NASA:空間站宇航員將3次進入太空 每次停留7小時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