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今年春節,《中國詩詞大會》又火了!

有人樂聽大師講評,有人痴迷高手對決,還有的人,欣賞主持人董卿的顏值氣質?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然而小樂卻在關注,文人墨客寓於詩聯中的養生智慧。

才情橫溢的古人,字裡行間埋藏了將哪些有趣的養生之道?快跟樂約健康(ID:leyijk)來看看吧。


1.養生之道:道法自然,豁達樂觀

龜雖壽
【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作於公元208年初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認為萬物生長都遵循有始有終、有生有死的自然規律,為此人要坦然面對人生。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生在世,豁達樂觀十分必要,古人所想,在今天同樣適用。


2.養生之道:寄情山水,放空身心

飲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一生追求「真」、「朴」、「淳」,早年雖有過鴻鵠之志,但憎惡曲意逢迎的官場生活,出於生計考慮雖多次為官,但詩人日子過得並不快樂。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東籬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見,亦是偶爾湊趣。生活不易,我們也許無法像詩人一樣大隱隱於市,但出門走走、寄情於大自然,卻能放空身心,獲得一份安寧的心境。


3.養生之道:家人團聚,彼此傾訴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長長夏日裡,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村中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幽靜……可是這樣平凡的生活場景,對於詩人非常難能可貴:在幾個月之前,詩人經過四年的戰亂、流亡生活,從同州經由綿州,來到了這不曾遭到戰亂騷擾的、暫時還保持安靜的西南富庶之鄉成都郊外浣花溪畔。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如何才能心境平和呢?詩人道出緣由: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小兒敲針作魚鉤——家人能夠團聚,共渡難關,總好過一個人默默忍受艱難困苦。

與家人多陪伴、多傾訴,本身就是一劑養生良方。


4.養生之道:飲食調養,運動延年

灌園
【宋】陸遊
八十身猶健,生涯學灌園。
溪風吹短褐,村雨暗衡門。
眼正魔軍怖,心安疾豎奔。
午窗無一事,梨棗弄諸孫。

陸遊這首詩作於淳熙八年(1181)十月。這時,詩人罷職後回山陰「灌園」,也就是灌溉園地。詩人這次罷職回山陰後,友人離散,朋舊凋落,心情沉重。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陸遊沒有任憑自己陷入不良情緒,相反,他專心做個「農民伯伯」,侍弄自己的梨棗小園地,經常勞動,活躍身心,抵禦衰老。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使人延年益壽,不過注意運動要適度。

游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

【宋】蘇軾
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這首詩作於蘇軾在杭州任地方官時,他游遍佛寺,一天喝了七盞濃茶,興緻勃勃,把自己比作維摩菩薩,又比作康樂(謝靈運),並說飲了茶,葯也不用吃了。

蘇軾說閑來無事喝喝茶,可消食解膩防疲勞,甚至連吃藥都省了……小樂想,喝茶清心降火,但要是患有慢性病,葯不能停啊!啥時能停葯?這還得聽醫生的!

攝養詩
【明】龔廷賢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明代名醫龔廷賢生育中醫世家,曾任太醫院官吏,其醫術甚為高超,經治者服藥輒愈,在京城享有「醫林狀元」的盛譽。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養生保健經驗。

「詩詞大會」里的養生妙招,你能看出來幾個?

龔廷賢號雲林山人,有《壽世保元》等著作

告誡人們注重保養人體的「精氣神」,在吃喝問題上提醒人們做到食勿過飽,勿求厚味。讓人們經常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性格,一個人在處於逆境時,要從容面對,自在逍遙,樂享百年。


5.養生之道:少生氣,多開懷

不氣歌
【清】閻敬銘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出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大可懼,誠恐因病將命廢。
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這朗朗上口又接地氣的《不氣歌》,大家還記得在哪見過嗎?小樂先來:爺爺的摺扇上就有……

字面意思不必說,寫這首「歌」的幕後故事,估計大部分朋友就不太清楚了。來來來,聽故事啦


閻敬銘(1817-1892),道光二十五年進士,晚清大臣。

《南亭筆記》曾記載,閻敬銘做軍機大臣的時候,見內務府承辦一百個皮箱,每箱報價銀子六十兩。閻敬銘大為驚訝,便上奏慈禧太后說:「外間購買皮箱,每個至多不過六兩,內務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說:「既然如此,半月之內,你就試著代我買一百個。」

第二天,閻敬銘拿著銀子去市場上購買,不料皮箱店居然全部關門,閻敬銘好生奇怪,問皮箱店的老闆怎麼回事,老闆說:「昨天有太監來吩咐,半月內不準開張交易,如有違反,必將貨物打成粉碎。」

閻敬銘無奈之下,只得讓人帶信到天津趕緊買了送到北京。不想半月過去,竟然事情沒有辦成,原來送信的親隨也被內務府用一千兩銀子買通,早已逃之夭夭。

慈禧為了享樂,要修圓明園,可閻敬銘覺得國家正困難,還是以大局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說「治以節用為本」。這讓慈禧太后很不高興。而且閻敬銘在軍機處因為受了小人氣,把當時的軍機大臣還給辭了,自己專管財政,誰也別想亂花一分錢。

然而慈禧太后看不過,找了個小茬,就將閻敬銘罷官了。後來,怕對天下臣民交代不過,又給他官復原職,可閻敬銘知道自己已經完全失去了信任,還有什麼好乾的呢?除非事事順從。可這實在窩心,還不如眼不見心為凈,他遞交辭呈,回老家養老去了。

回到老家,也不得清凈,因為拒絕了一些親友非分的要求,常受親友的埋怨和記恨。某天夜裡,無奈之下,寫了這首《不氣歌》。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的人生理想,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操,才有了值得今人反覆吟詠的,科學、實用、接地氣的養生詩詞。

藏在經典古詩詞里的養生之道——保持樂觀、適度運動、三餐有度、心情舒暢等,古人親測好用,如今的我們,不妨也來試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約健康 的精彩文章:

板藍根也有國際標準啦!7類人不宜喝板藍根,喝了反而容易竄稀!
春捂秋凍?這時候3類疾病正虎視眈眈,「捂錯」你就麻煩大啦!

TAG:樂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