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Voice:大量遊客湧入之後,果阿已不再是嬉皮之都

Voice:大量遊客湧入之後,果阿已不再是嬉皮之都

「果阿不是果阿,現在是印度了。」

果阿 Tito』s 夜總會的老闆 David D"Souza

如果說,有什麼讓果阿——不僅僅在印度,還在世界範圍內——如此與眾不同,那就是這裡的嬉皮文化。但是如今,果阿的嬉皮文化可能已經消失殆盡。

果阿是印度面積最小的邦,位於印度西岸,北臨馬哈拉施特拉邦,東及南方與卡納塔克邦接鄰,西瀕阿拉伯海。

從建築到飲食,甚至受葡萄牙人影響的午睡習慣——都讓果阿本質上與印度其他地方不同。果阿人形容他們的生活方式為「susegad」,「susegad」源自葡萄牙語,意思是一種寧靜的滿足。

1510 年,葡萄牙在果阿建立了殖民地,不僅帶來了基督教,還帶來了歐洲文化。1961 年,葡萄牙人離開,果阿獲得了獨立,26 年後,它才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第一批嬉皮士在上世紀 70 年代來到果阿。他們被這裡海灘脫離塵世、充滿靈性的氛圍吸引,在 Anjuna、Baga 和 Vagator 海灘停留下來。

幾十年以來,有許多游牧嬉皮士在果阿居住。他們享受著便宜的食物、酒精和迷人的海灘,瑜伽、冥想、跑步和其他戶外活動佔據了他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果阿能讓他們逃避現實的世界、過一種更簡單的生活。自由、包容的文化成了果阿獨特魅力的一部分。他們的身份不是通過宗教來識別,而是作為「Goan」,他們似乎居住在印度以外的國家。現在,儘管大部分嬉皮士已經離開了,但嬉皮文化的影響依然存在。

但是據《紐約時報》的報道,果阿叛逆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一群全新的旅行者——年輕的印度人,他們聚集在這裡並不是為了找尋自我,像嬉皮士那樣,而是為了「慶祝他們的單身派對或在酒吧跳舞」。果阿已經從一個「悠閑的西方嬉皮士的飛地」變成了「印度人的大眾旅遊目的地」。

《紐約時報》將原因歸結為近二十年印度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中產階級的形成。它進一步說明:在一個擁有 13 億人口的國家,如果只有 1% 的人口成為中產階級,那意味著有 1300 萬人有能力度假。據聯合國估計,到 2022 年,印度的出境遊客將達到 5000 萬,而十年前這一數字為 800 萬。

不過,儘管印度經濟在過去 18 年中平均每年增長約 7%,但中產家庭的收入仍遠低於西方國家,因此,果阿這樣的印度國內的地區,成為越來越熱門的目的地。

《紐約時報》 注意到,如今果阿的海灘上到處是遮陽傘、垃圾、賣珠子和圍巾的小販,Anjuna 市場——曾經是嬉皮士交易的市場,但政府十年前開始對此地進行監管,讓他們繳納稅款、購買營業執照,嬉皮士的攤位幾乎都撤走了——現在也由非果阿印度人經營。

雖然旅遊業對當地經濟有利,但大多數遊客來自保守的印度北部,居民擔心,這些遊客的湧入會逐漸改變果阿的寬容文化。

題圖來自 Pixabay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富力地產 2018 年房產銷售額增長七成,仍低於內部預期
為了提振醫療器械業務,強生收購知名機器人手術公司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