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好看又能打,小米9全面評測

好看又能打,小米9全面評測

隨著2019年的到來,各大廠商似乎早已摩拳擦掌,準備迎戰新年第一季度。距小米8發布不足9個月的時間,小米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全新年度旗艦小米9。作為新年以來的首款旗艦,這款代號「戰鬥天使」的小米手機被寄予厚望,官方用「性能超級強悍的年度旗艦,至今為止最好看的小米手機」來定義它。

參數表:

外觀設計:

小米9的設計相比小米8有了自己的風格。小米9的機身後蓋與此前使用過的雙側、四側曲面不同,本次使用了全曲面設計,後蓋被一條弧線貫穿,減少了視覺厚度。後蓋與中框銜接自然,手感輕薄且非常貼合手掌,實際體驗下來為手機加分不少。

漸變後蓋設計在最近這段時間成為了主流,但小米9並沒有採用類似的方案。小米9的機身後蓋採用了證件級納米全息紋理工藝與光學增亮鍍膜。乍看之下,雖然手機只有一種淡紫色,但隨著光線和角度的變化,會呈現出多種持續變幻的色彩,讓人拿在手機忍不住對著光線晃動兩下。

淡紫色機身反射白色牆壁,因後蓋鏡面效果非常明顯,看起來隱約有種小米6亮銀探索版的感覺。基本每換一個色調的環境,小米9的顏色就會與環境色融合,異常的協調。

背部豎置三攝像頭表面採用243mm2藍寶石鏡頭保護片,並覆蓋了一層Super Black鍍膜,一體性更好。小米9三攝外觀採用全息幻彩天使眼設計,第一枚鏡頭的裝飾圈會與機身產生相似的色彩變化,為整體設計提神很多,可以說是背部設計的點睛之筆。

屏幕:

我們再來看看手機的正面。小米9使用了一塊來自三星的6.39英寸AMOLED屏幕,解析度為2340×1080。整體觀感不錯,尤其是窄邊框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很強,讓小米9相比前代小米8要精緻很多。

本次小米9採用水滴全面屏設計,將小米8的寬劉海經過簡化僅剩一枚前置攝像頭,高靈敏RGB光線感測器被放置在屏幕下方,距離感測器也使用的是第三代超聲波距離感測器方案,這樣的組合讓正面板看起來非常簡潔。

得力於全新COF封裝工藝與更窄的屏幕模組,小米9的下邊框只有3.6mm,相比小米8窄了40%。光線感測器位於屏幕下方,還是用了第三代超聲波距離感測器,近一步縮減邊框尺寸,提高屏佔比。

–屏幕亮度:

將手機屏幕分成六個區域,分別測試每個區域的最高亮度。以及模擬光線充足的室外場景,當光線感測器被強光照射後的最高亮度。

測試後發現我們手上的這台小米9,無論是否強光直射,屏幕左下區域的亮度相比其他位置都要高,右上角最高亮度要稍微低一些。默認最高平均亮度為453尼特,強光下平均最高亮度為658尼特,達到主流旗艦的中上水平。

拍照表現:

小米9後置共有三枚攝像頭,主鏡頭是來自索尼的IMX586,支持四合一像素合成,擁有1/2英寸底。這枚鏡頭支持通過硬體級Remosaic像素重排的方式直出4800萬像素照片。小米9透明尊享版的主鏡頭進一步升級為7P鏡頭與f/1.47光圈。

除了IMX586以外,第二枚鏡頭是小米多次使用的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用於人像模式背景虛化。以及一枚新增的1600萬像素,120°超廣角鏡頭,這枚廣角鏡頭還支持4cm的近距離拍攝。

–在標準模式的基礎上再填更多細節的4800萬像素模式

首先來看小米9的標準模式與4800萬像素模式在解析力上有多少差距。

標準模式場景示意

左:標準模式,右:4800萬像素模式

標準模式場景示意

左:標準模式,右:4800萬像素模式

標準模式場景示意

左:標準模式,右:4800萬像素模式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4800萬像素模式相比標準模式在放大後,細節明顯更加突出。夜景模式受限於進光量,對細節得把控要更出色才能還原好畫面。在第二組樣張中,標準模式已經模糊掉的大樓在4800萬像素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還原。第三組樣張中的磚塊紋理細節依然是4800萬像素下解析力更強。當然,對於這顆4800萬像素的索尼IMX586,在解析力和噪點方面還有優化的空間。

–120°超廣角,一旦體驗過就再也回不去

通常情況下,手機只配備了一枚主鏡頭與一枚長焦鏡頭。對風景黨來說,長焦鏡頭虛化效果再好,有時也不入廣闊的視野對視覺的衝擊力強。本次的小米9,是小米手機有史以來首次配備120°超廣角鏡頭,不廢話我們直接看與標準模式的對比樣張。

不得不說,超廣角模式一旦體驗過,在切換回標準模式會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屏幕經過全面屏變革,屏幕逐漸變大,邊框變窄的同時比例也越來越長,說明更廣的視野能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照片依然同理,超廣角模式在保留了細節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廣的視野範圍,畫面瞬間感覺無比的清爽。

–充分控制明暗曝光,超級夜景模式更專業

小米手持超級夜景是在按下快門的同時拍攝8張不同曝光方案的照片,選取關鍵特徵進行對比、畫面對齊、補償矯正抖動等操作,最終合成為一張畫面。

標準模式

超級夜景模式

這組樣張對地面的暗部和主體大樓的光源處理得當,只是調整曝光的時候,左側燈牌的溢光現象沒有得到控制。

標準模式

超級夜景模式

這組中,無論是左上的光源,還是右側的發光文字、廣告牌都控制的非常好。橋下地面紋理清晰,橋體以及背景的大樓細節相比標準模式更加豐富。「城管執法」的文字銳度更高,更加清晰。

標準模式

超級夜景模式

車輛車燈光源,以及路燈和大樓的光源控制的都很好,地面亮度更高,同時欄杆處細節也更豐富。畫面稍有泛白應該是環境原因導致。不過,如果小米能夠增加除霾除霧模式就更好了。

–更多樣張:

–自拍/人像:

小米9的前置相機擁有2000萬像素,支持四合一大像素。這裡直接複述小姐姐的原話:「這手機自拍不錯啊,美顏效果自然,很喜歡」,看來小米9的前置效果很讓她滿意。我們來看看虛化效果,暗光環境下很考驗鏡頭成像效果。第二組樣張中,小米9在頭髮邊緣和故意留出的手指縫隙都做出了很好的虛化處理。人像模式下,還可以後期在相冊中調節虛化深度和影棚光效,可玩性高。

性能測試:

小米的年度旗艦在配置用料上一直保持高規格的標準,本次的小米9也不例外。在處理器方面,帶來了高通全新一代基於7nm工藝製程的驍龍855,最高頻率可達2.84GHz,單核性能相比驍龍845提升最高45%。GPU方面採用全新的Adren 640,性能相比驍龍845提升20%,讓我們首先進行安兔兔和GeekBench跑分。

結果如下,安兔兔跑分達到37萬,CPU部分得分127813分,GPU得分155736分。GeekBench單核性能3522分,多核性能11277分。本環節小米9的這顆驍龍855相比驍龍845機型在單雙核以及CPU方面分數提升明顯。

–GFXBench 5.0測試:

iPhone XS Max在AZTEC RUINS測試中,採用自己的介面,所以直接將AZTEC RUINS數據得分整理到VULKAN數據欄中,方便對比。

通過GFXBench 5.0測試對比驍龍845的小米8以及搭載A12晶元的iPhone XS Max。根據測試結果可以發現,小米9的驍龍855在各項成績均超過驍龍845的小米8。

共計13項測試項目中,【1080P曼哈頓離屏渲染、曼哈頓、1080P曼哈頓3.1離屏、曼哈頓3.1、1440P MANHATTAN 3.1.1離屏、1080P CAR CHASE離屏、CAR CHASE、1440P AZTEC RUINS (HIGH TIER)離屏】這八項數據均超過了A12晶元。

遊戲測試:

小米為遊戲新增了Game Turbo遊戲加速方案,可通過智能預測遊戲負載情況調整系統資源分配。還新增了遊戲加速首頁,可以實時顯示CPU、GPU、網路狀況等信息。還能對遊戲的觸控參數以及顯示效果等功能進行單獨設置。

跑分數據在全面,也不如實際跑遊戲來得直接。按照慣例,分別使用《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進行遊戲測試。

兩款遊戲均開啟能達到的最高畫質和幀率模式。

我們手上的這台小米9系統版本不能運行GameBench測試軟體,所以沒法在第一時間進行幀率穩定性的相關測試,下面直接說下遊戲體驗感受。

王者榮耀對於很多驍龍845機型來說早已不是問題,雖然進行過一次整體的畫質提升,但在驍龍855面前依然不是問題,通過遊戲實時幀率顯示來看,整體穩定在60幀,在團戰小兵聚集的時候偶爾會掉到59幀,完全無壓力。而刺激戰場沒有幀率顯示,幾把玩下來也是非常流暢,對槍、開車場景載入速度很快,包括上飛機和跳傘也依然沒有感覺到卡頓,最終順利吃雞。

–溫度:

兩款遊戲各經過半小時的遊戲測試,王者榮耀30分機身背面最高溫度35.2°,機身中部32.1°,機身正面最高溫度35.4°,機身中部溫度32.7°。成績低於成人體溫,遊戲全程沒有明顯感知到手機發熱。

王者榮耀30分遊戲溫度

刺激戰場半小時機身背部最高溫度37°,機身中部33.2°。機身正面最高溫度36.9°,中部34.2°。通過這兩組溫度測試可以看到,基於7nm工藝製成的驍龍855,發熱溫度控方面非常理想。

刺激戰場30分遊戲溫度

續航測試:

小米9電池容量3300mAh,相比小米8的3400mAh有所減少,比MIX3增加了100mAh。基於7nm工藝製成的驍龍855處理器,功耗又能達到什麼水平呢。

測試期間手機不插卡、全程連接Wifi、屏幕亮度50%、音量50%。

續航測試分別進行1080p視頻一小時播放;抖音、微博瀏覽半小時;《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遊戲半小時。三小時測試結果如下。

一小時1080P視頻消耗8%電量,這個成績比較不錯。半小時微博瀏覽非別會涉及圖片、文字以及視頻,消耗電量5%。抖音短視頻半小時消耗電量5%。王者榮耀消耗電量10%。刺激戰場消耗電量12%。經過3小時續航小米9最終剩餘電量60%,成績優於小米MIX3 3200mAh電池剩餘的53%電量。

閃充測試:

以往充電速度都是小米的短板,18W功率充電頭用的太久,甚至被網友戲稱是「祖傳充電功率」。本次小米9在充電功率上有所突破,帶來了全新的27W快充。小米9搭載全新Charge Turbo疾速閃充方案,採用電荷泵半壓直充技術。

小米9在提升充電功率的同時,整機通過了TUV萊茵安全快充2.0認證,同時國內首個通過WPC無線充電聯盟Qi EPP功率認證,兼容更多大功率無線充電器。

在測試期間,通過Power-Z進行充電功率記錄。結果如下,紅色曲線是電流值,藍色曲線是電壓值,綠色曲線是能量佔比,也就是充電曲線。

我們可以看到,在開始階段,電壓保持在24W左右,充電至8分鐘左右開始在24W和16W跳動。

之後保持在16W功率直至35分左右,開始每次1A的速度減少電流量。

減少電流持續十分鐘後,電壓降至5V,電流降至1.57A。隨後持續減弱電流值,直至完全充滿。

小米9最終充電速度結果:經過10分鐘充電20%,半小時充電59%。0%至100%充滿耗時71分鐘。

對這個成績沒概念的話,下面與採用18W功率充電器,3200mAh電池容量的小米MIX3進行對比。小米MIX3 30分鐘充電51%,一小時充電91%,最終充滿耗時86分鐘。相比之下,小米9在增加100mAh電池容量的同時,在充電時間上節省了15分鐘。

從這個成績來看,小米9前期充電速度明顯提升,對短時間極速快充場景需求高的用戶,可以放心了,半小時近60%的充電速度,即使夜間不充電待機放置,在第二天起床時插上充電器,滿足從家到公司這段路程是毫無問題的。

除了27W有線快充,小米9在今日還首發了同樣基於半壓直充方案的20W無線閃充。無線充電線圈採用5層納米晶體結構,通過多股繞線技術可有效降低感應電流,減少充電發熱。最終通過Buck降壓晶元和電荷泵兩級降壓架構把電壓降至電池可接受範圍。能夠提供最高20W的功率。

小米官方表示,實測下只需1小時30分鐘就能將小米9從0充至100%電量。除了小米20W無線充電器外,還有20W車載無線快充支架,以及支持10W無線充電的小米無線充電寶可供選購。

系統/解鎖體驗:

小米9將MIX3上帶來的AI按鍵在緣由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帶來了全新的「小愛捷徑中心」。任何場景下,只需單擊機身左側的AI按鍵,就能直接進入小愛捷徑中心,這裡提供像【快支付】點擊直接提供微信、支付寶、小米的掃一掃和付款碼。【看看榜單】直接提供微博、百度、抖音、知乎熱榜。【查快遞】提供直接打開小米、淘寶、京東查快遞或直接查單號的功能。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卡片可以選擇,在實際體驗下來,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在去年的小米8,僅有部分版本配備了屏幕指紋,今年的小米9則全版本標配了來自匯頂科技獨家提供的第五代光學屏幕指紋。錄入過程分為錄入和手指邊緣錄入兩個部分,總共需要按壓指紋識別區域20次。目前的解鎖體驗不錯,速度理想成功率也很高。個人大部分時間還是喜歡人臉識別+抬腕亮屏,拿起手機立刻解鎖簡直光速,只是安全性很低,帶著口罩遮住口鼻依然有大幾率能夠解鎖成功。

在通過指紋識別解鎖時發現了個小功能,就是在成功解鎖後,手指不抬起直接像操作懸浮球一樣的拖動,就能快速打開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和掃一掃,以及喚醒小愛同學。

總結:

小米9作為新年的第一款旗艦產品,在設計上更加用心,全息煥彩配色讓人眼前一亮。正面板超窄邊框設計讓屏佔比更高,視野更寬廣。首次引入超廣角鏡頭,為拍照帶來了全新體驗。硬體得到了855的超高性能加持,還推出了最大12GB的內存版本,不禁回想起了那個以「性能怪獸」定位自己的小米。

小米9可以說是自前代產品從裡到外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功耗續航、充電速度也都不再是短板,隨著20W無線充電技術的推出,甚至完成了彎道超車。經過這段時間的體驗評測,筆者認為小米對這顆IMX586還有調教優化的空間,其餘部分的體驗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如果你曾渴望擁有高顏值高性能的小米6,那麼在全面屏時代,小米9可能會滿足你同樣的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AOtech 的精彩文章:

Intel i9-9990XE首測:14核心加速5.1GHz!

TAG:BOAO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