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揭秘!道教系統當中的生死輪迴、來世今生到底是怎麼回事?

揭秘!道教系統當中的生死輪迴、來世今生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從哪裡來? 要到哪裡去?" 人人都在追問,生的眷戀,死的恐懼,時刻縈繞心間。生與死,是人生的首要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宗教都必須解答的問題。

一、人身法天象地

人在生下來之後,就拿到了一張死亡的通行證,所以東晉時代的抱朴子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說,人生就象是一隻被牽到市場上屠宰的羊,每走一步就會接近死亡一步。這就是人生,生老病死,有生就有死,這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想要脫離痛苦,打破生死,你就要通過修道,升華生命的層次,脫胎換骨,成為得道的人。得道的人,稱為「真人」。真人是沒有生死的,他是與道一體的永恆存在。

道教以"生為天地之大德",以生為樂,故而追求長生久視,以升清虛仙境。道教樂生、重生,因此千方百計去求生,認為"人之處世,一失不可復得,一死不可復生"。而現世人生又是如此美好,這不免使人深感悲哀。於是道教修行者便儘力謀求長生之法。

既然人之"身為神氣之窟穴,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由此認為人若能永存神氣,豈不就可長生不死? 同時,道教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原則和依據,積極向外觀察、體認,以人身比天地,以人身為小宇宙,天地為大宇宙,天地能長生,人身也能長生

"天人生體,上稟乎天,下象乎地。人身法天象地,其血氣之盈虛消息,悉與天地造化同途","天地運度,以道用言,則人身得天地正中之氣,頭象天,足象地,極曰:人生一小天地。人生皆懷含天氣具乃出,頭圓象天;足方,地也;四肢,四時也;五臟,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勝紀,獨聖人知之耳。既然天地可長且久,且以生為大德"(《太清真經》)。

因此,人之可長生久視順理成章,合乎天道。其長生不滅之理想自然樹立,"壽者長生,與天同精"。

二、道教的生死觀

與長生之追求相應,道教勾畫出長生者之生存樣態——神仙世界。得道成仙,飛升清虛三境,成為道教理想之終級。

道教認為人神在宇宙中為同一體系。在《太平經》里,神人結合,構成如下神人系統,即:無形委氣神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者-奴婢。

在這個系統中,神與仙被視為是有個性人格職司的人,是人的高級存在形態。此九者等級秩序恆常不變,但每一個體的人都有變遷的可能,即"下學可得上行"。凡人皆可通過修鍊、學習,成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之"真人、神人",入住不可言說之大妙神仙天國。

有人以為這一世不好沒關係,我不是還有下一世嗎?我可以從頭再來啊?這就是友教的「輪迴」觀念。那麼,道教是如何看待輪迴呢?

對於某些真修實證的大德,他能夠修證圓滿,生命能夠百分之百的轉世,他的神氣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然而一般的人,沒有通過修持,是根本做不到的

道教說人有三魂七魄。一個有生命的人,他的魂魄是團聚的,這就是生命的實相。當然有時,也會出現魂魄分離的情形,比如嬰兒受到驚嚇,他的魂魄不是很堅固的,就會哭鬧或者抽風,嚴重的還會造成精神疾患,因為他的魂魄還沒有完全磨合。民間一般說是嚇掉魂了,道家有一些經咒方法,可以幫他把魂叫回來,中醫這方面的內容來源於道家。

也有的人長大之後,出現魂魄分離的情形,象是精神分裂症;也有的煉一些意念方面的氣功,出現一些奇怪的癥狀,術語說就是「走火入魔」了;也有一些人,魂魄自身不堅固,就會受到一些負能量的進入,自身受到這些負能量的控制,這樣的人多半缺乏自信。

正常人,他的魂魄是團聚的,才會擁有生命。人為什麼會死,就是三魂七魄聚不住了,因此就散掉了,散掉了之後,這個人的生命就失去了。道教有一些修鍊的方法,就是讓人的魂魄不會分離。《道德經》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黃庭內景經》說:「垂絕念神死復生,攝魂還魄永無傾。」這樣就可以通過修鍊的功夫,把生命保持下去,做到長生。

魂魄分散之後,一個人的生命,就往生了,這時的魂魄分離之後,生命已經不是原來的模樣了。這時的生命,民間說是喝了孟婆湯,你將沒有原來的記憶了公眾號嗣漢天師府,。三魂七魄分散之後,不會再回到從前。就象一顆草上的露珠,太陽出來就會煙消雲散,無法復原了。那麼三魂七魄散失之後,也就各奔東西了,生命如何再度出現?因為生命是由魂魄組成的,所以新的生命,還是需要魂魄的結合。一個人的魂魄分散了,會通過天地的生命通道,與其他分散的魂魄重新組合,成為新的魂魄團聚體,即是一個新的生命體,這就是道教的輪迴觀。

百分百的生命轉世,那是高真大德才能做到的,有些高道甚至是乘願再來者,或者他的生命可以百分百轉世,這是不受約束的。但是一般人的魂魄,他只能分離,然後遇到機會,與其他分離的魂魄重新組合,成為新的魂魄的一個部分,營養新的魂魄,或者說是生命的一部分。

因此每個人下生之後,都不是單傳的,人類的生命是一個延續體,很複雜。

三、順則凡、逆則仙

《南華真經》說「薪盡火傳」(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火是一直存在的,就象生命的存在,但是柴燒完了,生命就會在其他的木柴上面繼續延續。一個木柴燒成了灰燼,它會成為其他木柴的營養,因而新的木柴上面,也有原來木柴的成分。

所以道教有「物化」之說,歸根結蒂都是「道化」。認為宇宙生物,都是一體的,不光是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而且所有的生命,都是一體的,《南華真經》裡面說「化蝶」,是說莊子與蝴蝶的互化。

道教還有一本經典,叫做《化書》,裡面說不同物種成份可以互化,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也可以互化。人的生命喪失之後,即魂魄分散之後,不一定會變成另外一個人的生命成分,也許轉化成為其他動物魂魄的成分,也許轉化成為土木金石的魂魄成份,公眾號嗣漢天師府,所以有的土木金石也通人性。《化書》上面說:「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虛無所不至,神無所不通,氣無所不同,形無所不類。孰為彼,孰為我?孰為有識,孰為無識?萬物,一物也;萬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道教說能夠勘破於此,就能夠掌握其中的玄機,通過真修實證,達到「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也就是破除生死、長生久視的得道境界,也就是張三丰祖師所說的「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間顛倒顛。」

因此一個人的生命,一定存在其他人的生命成分。這就是生命的奧秘,一個人的複雜性也在於此。所以一個人會有各種各樣的特點,有些不是後天形成的,而是先天過往生命的某種特性,會這樣延續下來。因此每個人會有其他生命的投影,這也是人本身,能夠成為一個共同體的宇宙特性。

四、修道的關鍵

我們說有的人,生下來之後,他有豺狼一樣的心腸,有的是人面獸心,因為他的生命,有動物生命轉化的成份。這就是道教的太極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一定是同時的,還存在生命交叉轉化的成份,這才是輪迴的本質。

所以說,來世,是靠不住的,因為來世的你已經不是現存自我的完整生命了,當然今世你的生命也不是你自己一個人形成的,除非修證到相當境界的高真大德,他們是完全生命的百分百轉化。一般人和其他人相處,應當珍惜今生啊,來世你們就不再如此相識,珍惜今生緣,熱愛生命,這是道教的觀念。

我們不說四大皆空,我們說四大有情。

因此,來世是靠不住的,最靠譜的是什麼?是今世,我們需要把握好,把握好什麼?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們需要把握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今生自主,這是屬於你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只有這100年,或者說不到100年,很多人到不了100年,這是現實。生命需要把握,才是在你自己手裡。

因此,所謂修道,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好我們生命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眾號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嗣漢天師府」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凈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的精彩文章:

面相小知識:有這些面相特徵的人需得度過一段坎坷情路,才能幸福

TAG: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