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戊戌狗年過去了,狗狗們要不開心了:汪!我還沒刷夠存在感呢。

好,那麼庫叔就給一個機會,讓它們在狗年末再上一次鏡。

今天狗狗們要展示的,可是與平日大家對它們的印象截然不同。這種「人類的好朋友」,其實還有著這樣一面——在戰場上它們可以是對敵利器和英勇的「戰士」。

那麼,軍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登上人類戰爭舞台的?在真實的戰場上到底表現如何?

在前幾年大熱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神勇的緝毒犬「哮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訓練有素、執行力爆表,機敏而又不失呆萌的表演圈粉無數。

「哮天」們,其實已經在人類各種戰場「服役」了數千年。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電影《湄公河行動》哮天海報)

1

早在1.4-1.6萬年前,在亞洲的東南部,狗就已經被人類從野生狼馴化為家畜。此後,狗逐漸成為了「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也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重慶萬州出土的漢代陶狗 圖源:三峽博物館)

憑藉耐力好、可長距奔跑、嗅覺和聽覺靈敏等特點,狗從古代就開始為人類看家護院、拉雪橇、追蹤、預警……

而狗的這些優點,在戰場上同樣有用武之地,可愛的狗狗也能化身為強大的「戰士」!

【註:狗對氣味的辨別能力比人類高出1000多倍——可以在子彈射程之外發現敵人;聽力是人的16倍——甚至可以聽到風吹過炸彈導火索的高頻聲音;視野廣闊,有弱光能力,善於夜間觀察事物。】

軍犬的使用歷史相當漫長。相傳於距今24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在城防戰鬥中開始使用軍犬了。冷兵器時代的軍犬戰力相當可觀,古人甚至將它們作為獨立的「兵種」看待,歷來狗都作為極其重要的戰爭資源,中國古代軍事家把軍犬列為「必征之兵」,兵書記載中還有「犬猛於(兵)器」的說法。

放眼世界,在軍事史上,古羅馬人、古盎格魯撒克遜人等民族都有使用大型戰犬攻擊敵人的歷史。

而羅馬的死敵——迦太基的軍隊中,曾專門飼養了一支「猛犬軍團」。這支部隊善於攻擊敵人的騎兵,專咬戰馬的鼻孔。

它們獲得的防護也相當周全。為了抵禦弓箭、長矛和刀劍,防止被敵人的軍犬咬傷,迦太基人給這些軍犬披上了鎧甲,戴上鑲嵌刺釘的項圈。

由於猛犬軍團在作戰和押送奴隸、俘虜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迦太基國王還下令為有功的猛犬建立紀念碑。

2

到了近代,隨著殺傷力較強的火器的出現和普及,軍犬無法再作為直接進攻的兵力和武器。但不靠尖爪利齒,軍犬仍然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其他軍事行動中大放異彩,譬如戰地通訊、救護傷員、前沿偵察、營地警衛、戰場搜救、巡邏和爆破等。在這些行動中,軍犬可以最大發揮它們靈敏的嗅覺、聽覺和出眾的夜間視力,以及在任何地形上都可敏捷行動的能力。現代戰場上軍犬的地位仍然重要。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脖子上掛著信筒的傳信軍犬)

近代歐洲許多國家的統帥都喜歡親自馴養軍犬,俄國彼得大帝曾讓自己的愛犬在戰鬥中負責同各部隊的主帥保持聯繫,傳遞命令和情報(彼得大帝的愛犬死後被製成標本,至今仍保存在伯爾尼的博物館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犬首次被大規模成體系運用於現代戰爭,英、法、德、意等交戰國都編有軍犬勤務部隊,共有5-8萬隻軍犬活躍於戰場各處。而且隨著戰事日趨激烈,各國對軍犬的需求量激增,甚至開始大量從民間寵物狗中「抓壯丁」。例如在巴黎的一次徵集中,法軍僅用8個小時便強征了民間的1000多隻寵物狗充軍。同時被徵集來的還有大量犬類愛好者和馴養專家,以訓練這些軍犬「新兵」。

一戰殘酷的塹壕戰中,各國軍犬的任務因配屬部隊的性質而不同,比如機槍分隊的軍犬就用來馱運機槍彈藥;紅十字分隊的軍犬用於搜尋傷員;步兵的軍犬傳遞情報、警戒陣地;而指揮部的軍犬則主要在各陣地之間傳遞命令(2017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天上再見》中,即是以一隻傳遞命令的軍犬作為片頭,為觀眾展現殘酷的戰場)。

大批軍犬參戰,在各國部隊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軍犬以卓越的戰場表現,開始受到世人矚目。由於軍犬在世界大戰中發揮的巨大作用,戰後的凡爾賽和約德國戰爭賠償條款中甚至特別規定:作為戰爭賠償的一部分,戰敗的德國要交給英法和其他戰勝國幾萬條軍犬。而這也是德國牧羊犬(國內俗稱「黑背」犬)風靡世界的開始。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法國電影《天上再見》片頭片段)

3

二戰中,軍犬的投入數量更加巨大,應用範圍更加廣泛,整個大戰期間,共有25萬隻軍犬直接為交戰雙方服務。

德國情報機關曾訓練多條軍犬攜帶微型竊聽裝置、微型照相機等器材潛入敵方陣地獲取情報。同時,聯絡友軍、偵查敵情、搜捕押運戰俘、尋覓救助傷員等行動,仍然是軍犬的老本行。

美軍曾將2萬隻軍犬編成一支代號「K-9」的特殊部隊,專門從事警衛、傳令、偵察、帶路、探雷和拉雪橇運送軍用物資等任務,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蘇軍非常重視軍犬的價值,蘇聯指揮官甚至認為軍犬是雷達、無線電、飛機、坦克等現代化武器的重要補充。在二戰前夕蘇聯就開辦了不少軍犬學校,培育和訓練了大批軍犬。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聯民間主動捐獻了6萬多條軍犬,它們大部分來自蘇軍海陸空後援會的勤務犬俱樂部。

蘇聯軍犬最廣為人知的戰績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當時蘇軍特別訓練了126隻爆破犬,把它們布置在敵軍坦克威脅最大的戰線上,進行「一犬毀一輛坦克」的神風式特攻,完成人所不能及的任務,二戰的這場轉折點戰役有它們不可磨滅的功勛。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二戰中蘇軍「反坦克」爆破犬訓練)

1946年4月29日,英國倫敦舉行了一次特殊的授勛儀式:一條名叫朱迪的軍犬被授予表彰英勇的最高勳章——「動物維多利亞勳章」,它成為了當時享譽世界的英雄。

朱迪的傳奇始於中國。它生於中國,因其中國原主人被日軍殺害,四處流浪的它偶然被一艘英軍炮艦上的士兵收留,並被訓練為軍犬。

1942年2月13日晚上,在英軍炮艦上服役並「值班」的朱迪突然躥上駕駛室,面朝一個方向狂吠。儘管炮艦上的士兵這時候還沒有發現來襲的敵人,但出於對朱迪的信任,艦長還是下令準備戰鬥。不一會,日軍轟炸機真的蜂擁而來,早有準備的英軍炮艦擊落了好幾架敵機,但終因實力懸殊而被擊沉,大部分艦員陣亡,朱迪與大約60名倖存者逃到了一座荒涼的小島。可是在這座小島上,尋找淡水非常困難。他們又渴又累,開始陷入了絕望。而同樣疲憊不堪的朱迪克服種種困難,憑藉自己敏銳的嗅覺,終於找到了水源,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幾個月後,朱迪被調到另一艘炮艦服役,不幸的是,這艘炮艦又被日軍俘獲。艦員們被押解到一座戰俘營內。這裡環境十分惡劣,蠍子、毒蛇和野獸頻頻出沒。勇敢的朱迪與它們多次殊死搏鬥,才保護了艦員們的安全,但自己也多次受傷。不久後,日軍戰俘營指揮官竟然宣布判處朱迪死刑。在轉移戰俘時,日本人不準人們帶走朱迪,想把它活活餓死。但戰俘們無論如何也捨不得丟下它,最終一名叫做威廉斯的英國海軍技師冒著生命危險將朱迪藏在自己的行李袋中才把它帶了出來。

戰後,朱迪與威廉斯一起生活到1950年才去世,悲痛欲絕的威廉斯在它的墳上樹立了一座白色大理石石碑,上面刻著「一條勇士般出色的狗,它奉獻給人類遠比它得到的要多」。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2010年榮膺「動物維多利亞勳章」的掃雷犬特萊奧)

4

二戰結束後,人類並沒有迎來和平,冷戰接踵而至。在美蘇爭霸格局中大大小小的局部戰場上,面對複雜多樣的作戰環境,軍犬仍然在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

1969年,深陷越戰泥沼中的美軍使用了大量軍犬,甚至再次從民間徵集寵物狗進行訓練後投入戰場。在叢林戰中,軍犬的作用更加重要,不但成為美軍不可或缺的幫手,甚至還挽救過不少士兵的生命。

美軍在越戰使用的軍犬按任務類型分為四種:

*偵察犬,充當前哨,搜尋敵人的蛛絲馬跡,不管是陷阱還是伏兵,都難逃它的靈敏感官;

*巡邏犬,負責軍事基地周圍的警戒和安全工作;

*追蹤犬,會追蹤逃跑的敵軍,尋找失蹤的士兵和跳傘的飛行員;

*水犬,主要用於搜尋水面下的敵軍蛙人。

當時有一位20歲的年輕人,叫約翰?弗南內利,來自馬薩諸塞州。作為一名訓犬員,閱犬無數的他從來沒想到過與一隻叫做布魯瑟的德國牧羊犬邂逅,然後一同前往越南並肩作戰。

「有人原來就跟我說過,這條狗會成為我最好的朋友,他們說的沒錯,我覺得在我這輩子當中,我跟它的關係比跟任何一個人都要親,我們是分不開的。」約翰回憶道。

1969年9月,在距離峴港20公里的地方,約翰和布魯瑟帶領一隊士兵穿越敵軍佔領區。

我記得當時正走著,布魯瑟突然就停了下來,它抬起鼻子,耳朵輕輕顫動,然後我注意到,叢林里好像有動靜。這種時候必須當機立斷,所以我開槍了,但是我馬上就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敵軍使用的是自動武器、還有手榴彈和火箭筒,火力非常猛。

一道閃光過後,我……往下看,發現胳膊中彈,身體一側被炸得皮開肉綻,甚至左肺都漏出來了,我看見肺臟一點點的收縮。

當時布魯瑟就站在我身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它的眼裡充滿了悲傷。這下我們遇到大麻煩了,我不想讓它呆在那,我不想讓它看到我死,所以我跟它說『布魯瑟,走!快走!』這對我很難,因為我每說一句話都會咳出很多血,但我竭力讓自己保持清醒,因為我想讓布魯瑟離開,我不想讓它看到我死……

可是,它始終不肯走,它低下身子,試圖咬住我身上的制服,後來,我用手抓住它身上的挽具,讓它拖我回去。我不知道走了有多遠,感覺就像永遠都走不完一樣,我不知道它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力量,它在拖著我往前走時,被子彈擊中了我想大概有兩次,但是它好像下定決心要把我拖回去,它的忠誠是無法想像的。我不知道該怎樣感謝它,是它救了我的命。

在類似的叢林戰爭中,軍犬挽救了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也贏得了倖存者由衷的感謝,其中自然包括約翰?弗南內利,他在被布魯瑟拖到安全地帶後,需要立即被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我跟他們說,看不到布魯瑟,我哪也不去,我必須看到它,我要抱著他、摸著它,向它表達我心裡的感謝,可是我沒能看到它來,當時藥物讓我變得有些精神恍惚。就在這時,它突然從床底下竄了出來,然後一點一點的爬到了我的面前,它把腦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開始舔我的臉……看到它我真高興,在我抱著它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我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面對你的救命恩人,能說些什麼呢?」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5

中國是最早使用軍犬的地方之一,而如今我國的軍犬水準也相當可觀。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犬部隊創建於建國前夕的1948年:山西太原解放,我軍接收了閻錫山的太原綏靖公署下轄的「特種通信隊」(也稱「犬鴿訓練隊」)。

建國後,訓練軍犬的工作逐漸步入了正軌。在共和國的歷次對外戰爭中,軍犬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1979至1993年,在保衛祖國南疆的戰鬥中,軍犬大顯神威。據一位老兵回憶,1984年4月,老山戰場,我軍的一支小分隊在越軍陣地後方進行戰鬥穿插,他與軍犬「黑子」作為整個隊伍的尖兵。走到一處濃密的灌木叢附近,「黑子」突然朝著那裡狂吠,並且不肯再挪動半步,老兵覺得這裡面一定有古怪,就小心翼翼的用槍嘴撥開灌木,發現裡面藏著一顆又黑又粗的炸彈,連接著多根細如髮絲的絆線,絆線的末端隱沒入草叢,非常隱蔽。老兵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沒有「黑子」的報警,小分隊所有戰士都將被炸得粉身碎骨。

不久後,小分隊終於接近預定位置,但也遭遇了難纏的敵軍狙擊手——他躲在密林中,不斷以極為精確的火力壓制小分隊,使他們無法再前進半步。多名隊員受傷後,仍找不到敵軍狙擊手的位置,老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黑子」身上,他撫摸著黑子,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命令,隨即放出這條英勇的軍犬。「黑子」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入密林,敵軍狙擊手預感到了危險,隨即調轉槍口朝它開火,但軍犬體型低矮,在灌木叢中間穿行,子彈很難打中。冒著雨點般飛來的子彈,「黑子」終於找到了敵軍狙擊手——原來他躲在一處被樹枝和樹葉掩蓋的幾乎天衣無縫的彈坑內,小分隊隨即利用迫擊炮將其消滅,按時抵達了預定地點。

一天之內,「黑子」兩次挽救了小分隊全體指戰員的性命,老兵回憶道,「為了獎勵『黑子』,當天晚上沒有安排它去站崗守夜,讓它好好休息。」

這種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神奇的戰績,在軍犬的傳奇歷史中簡直多不勝數。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首都機場警犬隊)

目前,我國在軍中服役的軍犬主要有7個品種:羅威納犬、德國牧羊犬、杜伯文犬、史賓格犬、瑪蓮萊犬(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的「嘯天」即是一條瑪蓮萊犬)、拉布拉多犬和本土的昆明犬,它們的性格各異,用途也各不相同,但都活躍在邊防、緝毒、緝私的第一線,保衛著祖國的安全和我們的幸福生活。

在人類戰爭舞台上,狗是個狠角色!

(圖為中國昆明犬)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文 | 劉萌

編輯 | 黃俊峰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9-02-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熱水泡jio、卡魚刺別喝醋…醫生的新年願望,笑著就被感動了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