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李大嘴 大嘴讀史

中國足球應了一句歇後語:馬尾提豆腐——提不起來。

這麼些年來屢戰屢敗,讓滿懷期待地球迷一次又一次的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一把鼻涕一把淚。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十多億人口的大國,居然找不出十一個踢球的好手,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疲軟的中國足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讓我們到一千多年的宋朝去找一下成功的經驗。

那時候,中國足球在世界上絕對處於「一覽眾山小」的霸主地位,一代天皇巨星、人們熟知的高俅高太尉就是「踢而優則士」的代表。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為什麼宋朝的足球事業能蒸蒸日上呢?

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提到了一個細節:「蹴鞠家祀清源妙道真君。初入鞠場,子弟必祭之。」

進入足壇是要有祭祀儀式的,重大比賽之前、新球員加盟球隊都是要拜神的,這個神就是「清源妙道真君」。

那麼,誰是「清源妙道真君」呢?其實就是俗稱的二郎神。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二郎神大家都知道,但大家知道的二郎神未必是同一個人。

在漫長的歷史源流演變中,至少有三個二郎神,一個是國家祭祀的李冰次子李二郎,在都江堰建設中立了大功,一個是道教正統的趙昱趙二郎,第三個才是民間流傳度最廣的楊戩楊二郎,帶著哮天犬的那位。

那麼,宋朝的足球運動員拜的二郎神是哪一個呢?

答案是——趙昱趙二郎。

趙昱是什麼人呢?

據柳宗元的《龍城錄》記載,趙昱是隋朝人,早先隱居青城山學道,後來當上了四川嘉州太守。當時,嘉陵江里有一條蛟龍興風作浪,禍害百姓。趙昱持刀跳入江中,親自與蛟龍搏鬥,最終殺了蛟龍,保得一方平安。

隋末天下大亂,趙昱棄官歸隱。不過,每當嘉陵江發洪水的時候,趙昱都會「顯神」,化險為夷。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這一「神跡」之後,封趙昱為神勇大將軍,並在灌江口立廟。到了安史之亂的時候,逃難到四川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封趙昱為赤城王。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根據今天的考證,《龍城錄》並不是柳宗元寫的,真正的作者是宋代的王銍。

趙昱也並不是隋朝人,而是在之前的五代時期就有了。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在唐太宗之前,當地民眾已經在灌江口為趙昱立廟,俗稱二郎神、灌口二郎。

到了宋真宗時期,王小波李順起義,四川大亂。平亂大臣在經過灌江口的時候,祭祀二郎神趙昱,請求神靈保佑差事順利。

平亂之後,大臣上書朝廷,請求追尊二郎神聖號。宋真宗一看,哦,咱老趙家的人,沒問題。

一道聖旨,追封趙昱為「清源妙道真君」,足球界的祖師爺就此出爐。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不過,問題也來了。

因為沒有任何文獻記載說,趙昱會踢足球啊?怎麼就成了祖師爺了呢?即使推廣到其他兩個二郎神,也都跟足球不沾邊啊?

有研究者推測,因為趙昱會「八九玄功」,也就是所謂的「七十二變」,而當時的蹴鞠更看重技巧和花活,所以拜祭趙昱,是為了讓自己的球技千變萬化、超凡入聖。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不拜大師兄呢?孫悟空也會七十二變啊?好吧,宋朝時還沒有孫悟空,要再過好幾百年,吳承恩的《西遊記》才會問世。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據《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記載,前蜀末代皇帝王衍「雅好蹴鞠」,球技很高超。王衍經常把自己打扮成二郎神的樣子,「自作《甘州曲》,述其仙狀」。所以,二郎神成為蹴鞠界的祖師爺,可能跟王衍也有些關係。

既然癥結找到了,就要改。

強烈建議足協發布文件,命令各俱樂部安排專門場所,供奉二郎神,讓運動員經常祭拜,可以先在恆大試點,然後複製推廣。

終於找到中國足球疲軟的癥結:踢球之前沒有拜二郎神!

聽上去有些瞎搞,但足協的亂命還少嗎?多這一條也不算啥,萬一奏效了呢?呵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兩次焚香惹禍以及大畫家的潔癖笑話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