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生活不易 對人多一份了解之同情

生活不易 對人多一份了解之同情

「你一點也不了解我」,「他根本就不懂我」,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此類言論,因此而產生的矛盾也十分常見,不論是在朋友同事還是親屬愛人之間。

我們總是希望對方能理解自己的意圖,照顧自己的感受。卻不知自己可曾反身而思,仔細想一想,我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對方的意思,誤解真的是因為對方沒有理解我嗎

陳寅恪先生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中曾經提出:「凡著中國古代哲學史者,其對於古人之學說,應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筆。」此說雖為學術研究而發,其實移用到現實生活中,又何嘗沒有道理呢?

所謂真了解,「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

要準確理解古人的思想學說,我們應該努力達到古人所處的境界,設身處地去理解當時產生這種學說的各種條件,這樣才不至於流於表面地評論

古人所處的歷史環境已經不存在了,為了理解到位,我們總是儘力復原,力求回到歷史現場。但是,在現實中,人們總以為對方所處的環境自己心中一清二楚,沒有什麼隔膜,不需要多加考慮。

這就難免導致誤判,其實你可能真的沒有理解到位,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位置,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可能就大不一樣。

你只是按照自身所站的位置出發的,理所當然的認為對方看到與理解的和自己應該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有時候真的就不一樣。

如果我們在面對問題時,站在對方的角度重新審視一下,也許你所認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生活需要互相之間的了解,更離不開了解基礎上的同情。有了解,才不會妄下評斷,有同情,人與人之間才會多一點溫情。生活本不容易,大家都嚮往著早日實現美好生活。

在追夢的路上負重前行,本已艱難,誰會沒事兒盯著為難你。有時候,只是出於把事情辦好的心理,對你提出了一些要求,增加了你的一些負擔,你可能覺得對方故意和自己過不去,故意整你。

其實這真的不是有人在故意為難你,只是因為缺少一點相互之間的同情。為了生活,大家只好按部就班來做,你能夠理解到大家的實際處境,明白這只是在對事情負責,而不是專門針對你。

對他人的處境和行為抱有一份同情,一切疑慮都將渙然冰釋

生活不易,還要繼續。每個人都在追逐著自己或大或小的夢想,在人生這條不太平坦的路上,多一點理解與同情,少一些猜忌與芥蒂,給別人一個微笑,讓各自的旅途更加舒心一些。

帶著愉悅的心情,迎接每一次朝陽與晚霞,享受每一次風雨和彩虹。放鬆心情,減輕壓力,讓自己輕裝上陣,在追夢路上跑的將更快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修心三不可:鬆散 疏忽 執著

TAG:騰訊儒學 |